不比不知,一比便晓(Why Women Kill? 观后感)
美剧Why Women Kill?,字面意思是:为什么女人们杀人?汉语多译为《致命女人》,全剧内容围绕出于种种原因,剧中的已婚女人们先后、分别要了自己旧爱的命,不折不扣的“致命的女人们”。这部剧的第一季于2019年7月在洛杉矶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电影节首播,随后8月在全美播出,共十集,每集大约45分钟左右。一看便知,本剧女性主义色彩浓郁。
作为视听艺术品,这部剧的服装色彩缤纷明艳,非常夺目,特别女性友好;另外,同一空间在1963,1984和2019,三个不同时代的布景设计,从色彩到物品都极富时代感,就算三个时代的故事穿插进展,也一目了然,时间感清晰可视。这部剧最与众不同的是,同一座建筑在三个不同的时代,见证了三种不同的婚姻故事,即1963年的Robert和Beth Ann夫妇,1984年的Karl和Simone夫妇和2019年的Eli和Taylor开放夫妇的故事。不同时代的婚姻故事穿插并行推进:2分钟前还是1984年的故事,2分钟后或许是1963或2019年的故事,并且几乎是无缝拼接,但精心设计的布景、色彩和音乐,能让观众清晰识别故事的主人公及故事进展。
当整部剧作把婚姻家庭故事穿插并行,跨时代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无形的对比悄然形成,在对比中既看到了变化,也看到了固有,真可谓:不比不知,一比便晓。
“女人为他人而生”是不变的。无论是1963年的Beth Ann,1984年的Simone还是2019年的Taylor,她们的时间和生活安排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另一半或为另一半考虑地在周转着,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中显示着女性独立意识的从弱到强。1963年的Beth Ann是全职家庭主妇,对丈夫几乎是言听计从,一个手势就是她为丈夫服务的号令;孩子离世的真相,她被蒙蔽,自己喜欢谈钢琴,因为丈夫的意见而不得不放弃,她起初是完全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后来的清醒归功于生活,甚至得益于丈夫的出轨和自以为是。1984年的Simone,作为社交名媛的她貌似很独立,很成功,但她对男性的依附体现在更换三任丈夫,把个人幸福大部分部或部分地寄托于男性,重要的是自己生活已被男性左右而不自知;当她计较Karl的同性恋时,实际也是她的不独立的一种体现,她惧怕外界的舆论,有为他人活着、被他人左右的嫌疑。2019年的Taylor是21世纪的新女性,有着强悍的律师职业,就成为律师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她的努力、独立和勤奋,但她也是为他人而生的,当她那么在意Jade,感觉自己离不开她时,其实已被捆缚,自我已淡出了;为一个写不出剧本的Eli,给自己增加独自养家的压力,表面上看很独立自强,实际也是为他人而活着的印证。她们都是忙着直接或间接地为他人可以忘我的女人,尽管时代不同,但她们的“为他人而活”并没有什么改变。女性不是不应该忘我地为另一半着想、考虑,甚至牺牲自我,而是她们所有的付出都理应有平等或对等的回馈或感恩,剧中的男性如果感恩,就不会置他们另一半于难堪、尴尬或痛苦之中。
“男人为自己而活”是不变的。与“为他人而活的女人”相对的是“为自己而活的男人”,他们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社交,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情或性情,他们以各种方式出轨越矩,更不考虑自己身边女性的体验,或者说心里是没有身边人的,身边人的感受或声誉更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至于是否从事家务劳动都不算什么大问题。1963年的Robert有着高大上的高技术含量职业,但在痛失爱女之后,并没有体恤妻子的痛苦,而是追逐自己欲望的满足,出轨女招待,他内心只有自己的感受。1984年的Karl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名媛妻子作伴,但不顾妻子名媛身份地执着于自己的性取向,有不同的性取向没错,只是要得到对方认同再步入婚姻,是起码的尊重;Karl显然向Simone隐瞒了他的性取向,以致Simone得知真相后倍感惊讶,Karl同样是为自己的感受活着。2019年的Eli更是为自己活着,写不出剧本也能心安理得地住着大房子,爱人之外的美女在身边时不由自主地心猿意马,似乎没有想过Taylor的负担和压力,并坦然住着别人打扫好的房间,享受着别人做好的美味。为自己着想和生活是本能,并没什么不对,但只是接受而没有付出地与他人共处,就违背了文明对人的启蒙和教诲。
“自我意识的固守”也是不变的。剧中三个时代不同的男性和女性,无论是为他人考虑较多,富有牺牲精神的女性们,还是对自己关注更多,为身边女性付出较少的男性们,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每个人都被自我感觉左右,按照自我意志处理生活问题。所以,Beth Ann与女招待成了朋友,Simone后来同Tommy走到了一起,Taylor则很难接受Jade去威尼斯;再看,Robert以忙于工作为名出轨女招待,Karl继续自己的同性恋生活,Eli则以接受开放关系的姿态享受多彩生活。可以说,他们都受制于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这一点或许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变,毕竟“春江水暖鸭先知”,每个个体都首先最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因而受制于自己的感受和意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些不变之外,也有着实实在在的变化,特别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从经济无法独立的1963年的Beth Ann,到在社交界如鱼得水,又有自己事业的1984年的Simone,再到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身边男人的2019年的Taylor,她们在经济和情感独立上,都有着明显的改变,变得越来越强大自信,越来越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这要归功于时代的更迭,及在这种更迭中有过不懈努力的人们。
有时想,时代的更迭依赖时间的变迁,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人们很难把握现实世界。在物理学家们还在讨论“时间”的有无时,人类已在时间长河里游了无数里程,或许所有的变化都应归功于时间:人类的好奇和求新,在时间长河中是不可能不求变的;这样想,女性的觉醒和独立就是时间所赐。
对比剧中随时间变迁出现的“不变”和“改变”,尤能清晰明了地感受文明的脚印,也能更清楚地认识 “why women 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