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毓海-伟大也要有人懂 少年读马克思2014版
在封控期间终于看完了,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导读书,有些话题很大作者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励大家去读原著。这可能也是这本书的目的,引起大家读原著的兴趣。我一向认为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有不同的想法可以探讨,但有些杠精没有读过书就开始批驳,甚至人身攻击作者,我劝他们即使不读原著,不读全书,也请看看第三章吧。
作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马克思:马克思思想的源头(ch1~ch2)、马克思对前人思想的发展(ch3~ch8)、马克思的成就(ch9~ch15)、马克思对当今的意义(ch16~19),以上方面各有所穿插。对每章的内容作了概述,如有不当请各位指出。
第一章 马克思是哪里人?
1.马克思出生于莱茵地区,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莱茵地区归普鲁士。拿破仑对莱茵地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民主改革,犹太人的地位得到全面改善。马克思的父亲和马克思在思想上更倾向于革命的法兰西。
2.马克思出生于高贵的资产阶级家庭,因此马克思的出发点都是别人、共同体,故马克思因为法国公民
第二章 公民与市民的区别
1.公民是什么?
马克思17岁时写的《青年在职业选择时的考虑》中,阐述了公民与市民的区别。公民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而是为了共同体能够牺牲自己一切的人。这是法国启蒙思想的根本。
2.谁是公民?
马克思认为,文艺复兴没有发现人,只是发现了“商人”,资产阶级没有解放人,只是把人变成了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因此马克思起初把城市无产阶级视为现代公民。后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发展,把组织起来的农民作为革命的主体。
3.无产阶级是等同于穷人和弱势群体?不是,应是具有公民意识,具有斗争精神的公民。无产阶级中较为容易产生这样的人群。

第三章 我们应该追求怎么样的知识?
1.存在客观的知识吗?
马克思23岁时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对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作了批判。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认识都可能是对的,人的社会存在——所处的的阶级位置——决定人的意识,客观、中立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客观的知识,是由无数双眼睛里的世界共同构成的。
2.马克思的批判是批驳吗?
马克思所谓的批判不是非黑即白,是“包纳他人视野的态度”。首先要自我批判,其次是正视他人的眼睛,倾听他人的呼吁。这对现在也有指导意义。

第四章 世界上有直线运动吗?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还讨论了事物的运动问题。马克思认为,事物本身的运动表现为弹性和偏离。历史运动并非是简单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其中需要斗争和博弈(实践),多种合力最后产生的结果,不是任何一种力(意志)所能事先看到的。引用黑格尔的例子,即奴隶受压迫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奴隶,而是因为他放弃了斗争。
第五章 蜜蜂和人类的劳动有何不同
1.人类劳动的特殊性
“一方面,人类劳动是把人头脑中的法则加诸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劳动也是把法则加诸人的自由意志。前者是使自然服从法则,后者是使人(自由意志)服从法则。”
2.劳动的异化现代社会最根本的异化:劳动创造了世界,但这个世界反过来构成了对劳动者的压迫
3.现代社会不平等的来源人们变得日益互相依赖,依赖于社会,为了共同生活,不得不制定相应的法则,这些法则作为“社会不平等”被人们自愿地接受下来。青年马克思认识到,“人类历史是波浪式发展的,迄今为止的文明和进步是有代价的,只有文明和进步所造成的‘代价’和‘异化’被克服时,才能真正谈得上人类解放。”
第六章 爱情和独立思考的力量
马克思在蜜月期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终结了唯心主义,批判了小市民的唯物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该作的导言成为中国独立翻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第一篇。
另有几个小八卦:
1.马克思和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在1843年6月结婚,燕妮是马克思姐姐的发小,比马克思大4岁,燕妮称马克思为“小野猪”
2.燕妮的祖母燕妮•威杀特将嵌有家族徽章的戒指传给了燕妮•冯•威斯特华伦,这枚戒指后来被夫妻二人反复典当
3.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献给燕妮的父亲路德维西的。路德维西是个英国人,马克思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源于他,资本论的幽灵一句的灵感来自于《哈姆雷特》

第七章 为什么大学的目标是追求卓异
柏林大学历来是面向精英贵族的,培养上层官僚的,黑格尔认为这是错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信仰,而且只顾自己眼前。所以提出了“伟大人物”“卓异人才”,马克思在他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提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八章 为什么马克思自称黑格尔的学生,又反过来批判黑格尔?
1.马克思继承了什么?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一步将辩证法融入唯物主义,发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就是矛盾和斗争。
2.马克思批判了什么?
批判了黑格尔普鲁士贵族的唯心主义(历史的发展是由“精神”来推动的)及资本主义(精神的自我运动产生精神即资本创造财富,资本支配劳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把关于主人和奴隶之间的辩证思考,转变为资本与劳动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第九章 什么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在巴黎完成,也称巴黎手稿)中核心讨论劳动。
1.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即少数人暴富,大多数人“完全没有财产”的异化状态。
2.什么是劳动的异化?
有三个表现:1)以劳动分工和协作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组织能力加强,生产力高度发达、日益富裕,但大多数人却是“无产者”(《赡养人类》中的哥哥星球)
2)机器日益支配和掌握人的命运3)市场经济把人劳动的能力、创造能力、人的魅力,统统变成了人的购买力➡️人的异化(人的堕落)
第十章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
1.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不同:
恩格斯➡️富二代,工作、生活、思想都平衡得很好,富有规划性,写作是为了发表产生影响。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弊端在于国家和市场,生产与交换的“无政府”需要国家干预。
马克思➡️比较随意,没什么计划,写作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大多作品仅为手稿。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在于资本和劳动间的关系,资本主义是高度有组织化的制度,少数人通过垄断资本对社会生产力产生支配。
2.《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二人发现“正像英国人习惯于把一切问题转变为经济问题,法国人往往善于把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一样,德国人总是习惯于把经济和政治问题转变为抽象的哲学问题”,缺乏直面现实中的具体问题。
1844年8月,马恩在巴黎范尼大街著名咖啡馆碰面,如今这家咖啡馆已成为范尼大街的地标。

第11章 为什么说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不成功的,西方的资本主义也是不成功的?
背景:1845年,马克思在巴黎刊文攻击普鲁士的国王,造成了外交危机,被法国驱逐。这时,只有比利时接受他。在布鲁塞尔,他和恩格斯完成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讨论了两个命题:
一是资产阶级让人类的交往方式都简化为商品交换;二是无产阶级将使“片面的商品交换关系、冷酷的金钱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公正和人道”。
1.为什么苏联的社会主义是不成功的?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的价值,它唤醒了社会的生产力,物质利益的追求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苏联的计划经济因无法满足人民对西方物质生活的向往而告终。
2.为什么资本主义也是不成功的?
物质欲望不是自由,人们只有学会掌握和控制物质欲望和生产力时才是自由的。而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控制被它所唤醒的磅礴的生产力(债务危机)。
第12章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斗争,你怎么能不打破鸡蛋而幻想蛋饼呢?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支持并呼唤“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因为他认识到,阶级通过夺权和掌握政权,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社会的普遍利益。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政权。

第13章 为什么马克思预言革命将在中国取得成功?
1.社会主义革命在欧洲大陆革命的失败1848年3月18日米兰和柏林发生革命,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了,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却失败了。欧洲大陆认为马克思是危险分子和煽动分子。1849年8月27日马克思来到伦敦。
2.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离不开亚洲市场“整个世界已经被组织成了市场,所以,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的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市场。”中国革命将摧毁欧洲资本主义的海外市场,欧洲资本主义将陷入危机。
3.中俄内地陆路贸易优势马克思在《俄国的对华贸易》中预言,中俄采用现代技术、贸易和制度手段联合起来,并以此把欧亚大陆重新组织为一体,那么欧亚大陆文明就足以与西方的海洋文明抗衡。
第14章 一卷《资本论》是怎样诞生的?
马克思的姨夫菲利普先生、母亲的遗产和好友威廉•沃尔夫的遗产都帮助了马克思。而且马克思还用了好友的遗产去炒股大赚了一笔。但是马克思花钱太快了,1867年马克思完成《资本论》一卷时没有邮寄的费用,只得由恩格斯赞助,马克思亲自将稿子从伦敦带到了汉堡。
第15章 为什么说《资本论》颠覆了经济学
1.“等价”观念的更新马克思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等同的东西,因市场交换活动的需要有了“等价”。但这容易产生一个陷阱:“把人类的交往活动等同于市场的交换”。市场交换不过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一种,这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缺陷。
2.资本主义所认为的“等同”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等同的真正含义。资本主义的等同,不仅仅意味着市场中的“等价交换”,而更是指“投资”必须等同于“利润”,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真正秘密。
3.古典经济学出发点的问题马克思惊世骇俗的新发现:计算起源于交换活动,数学的基础是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视野较为狭隘,把人局限于投资者(商人),把数字和计算视为经济学的基础和研究对象。出现经济危机时,“他们就用数字模型和选择曲线来应付”,但“一种离开了政治和历史哲学分析的经济学只能是统计,人的活动和经济行为却不是按照简单的计算来进行的。”
第16章 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法兰西内战》的诞生背景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爆发,当时的巴黎面临着两个困境,一是被普鲁士占领,二是财政破产,全面负债。劳动者爆发公社运动,要夺回巴黎,按照劳动者的意志建设管理巴黎。但等马克思完稿,巴黎公社运动却已宣告失败。
2.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创造了社会。巴黎公社提供了一个劳动者组织起来管理城市的方式:即按照街道社区、行会和工会层层结合,最终建成一个高效率的城市管理网络。“如果资产阶级革命是从创建国家、建立市场起步的,那么,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则是从创建社会——即劳动者的组织入手的”。从中国实际来说,就是从创建工会、农会、妇救会等组织开始的。
3.马克思去世后
1883.3.14马克思去世。恩格斯花费了大量精力总结出马克思部分遗稿,整理成《资本论》二、三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把马克思的大量手稿安全转移到苏联,编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标题所谈的问题很复杂,作者没有概述,建议读者去看看《法兰西内战》
第17章 为什么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答:从一战开始就成为最大的战争投资国。之后以摩根和洛克菲勒为首的12家私人金融机构于1913年成立美联储,把美国货币的发行权从美国国家和人民手里夺走。1907年至1908年,哥伦比亚经济学教授塞里格曼尝试建立美国国家中央银行,但以失败告终。美国垄断的不是商品生产,而是货币、信用和信息。
什么是资本?马克思认为,资本起源于战争国债制度,借助于信用和信贷工具得到发展,资本把一切社会关系改变为债务关系。它对应着金融业的三个主要领域:证券发行、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资本主义社会是靠资本组织起来的,而不是靠市场交换组织起来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第18章 马克思对于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究竟有什么用
1.资本主义的本质通过信用攫取剩余价值,货币和信用的掌控权被少数私人垄断,资本就会支配市场,更将支配国家。《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终结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2.社会主义的倡导三种交换方式的合理配置:国家主导的再分配、市场主导的商品交换,社会主导的互助和馈赠。
第19章 怎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