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都有哪些突如其来的感悟?
查看话题 >端午出行记

端午假期第一天,跟朋友聊旅游计划时讲到,我是那种出门要给自己做很长时间心理建设的人,需要一遍遍的开导自己,对比外出和宅家的种种利害,当然,以唯心的夸大出门的种种好处为主,继而得出“出门超棒,宅家很傻”的结论。
想来,感觉自己和“屋檐之夏”里面的刘雪华老师有点儿像,都不是那种会积极主动走出家门的人。区别在于,她有钱,不必担心宅家吃不上饭。而我,堂堂不足七尺的青壮男儿,必须要出门挣生活。社交,哪怕是轻社交,偶尔会成为我无法逃避的重担。
最后,还是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萌生了出门转转的想法。因为被动,所以在目的地的选择上又花费了好长时间。特别是步入30以后,明显感到自己比以前更加瞻前顾后了。对出行目的地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距离不能超过2小时车程,不能是去过的地方,路况不能太考验车技,目的地不能有太多的人,位置也不能太偏僻。有些是客观因素,有些完全就是个人的主观需要。无奈,毕竟自己再也不是那个18岁说走就走的年纪了,如果说人的身体7年完成一次整体的代谢更新,那么说来,距离18岁我已经更新了2轮,更要坦然的去接受自己的这种“不一样”。虽说,身体条件变化了,脑袋里装的事情也多了。但一直在努力向简单看齐,发现和感受那种单纯和热情呈现的美好。说得文雅一点儿,就是希求返璞归真吧。
贵阳周边的大多地方我都去过了,如果非要选择一处地方,恐怕就只剩下高坡苗乡了。之前,因为它名气比较大,总担心会有太多游客前往,担心那里太过于商业化,还隐隐的担心“高坡”那么高的地方不好停车,会不会极其考验驾驶技术。事后发现,一切担心都是多余。
当我发动车子,车内的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就已经呼吸到了那种散心式的轻松愉悦的空气,开始在心里表扬自己出门的这个决定。对此,我要感谢自己那位曾经性格火爆的朋友,因为是他让我把忧伤布鲁斯歌单换成了氮泵低音炮。音乐,对于生性敏感的我,影响特别的明显。
地图显示,从贵阳市区到高坡苗乡有两三条路可走。不过我总是跟随导航分配的最优选项,走的是100县道转014县道。从高速转到县道的时候,便惊喜连连,迎着斑驳的阳光行驶在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上,首先会穿越过一段茂密的香樟树林,再往前是一段高大的松林,可以看到路边的标识牌写着“野生菌采摘基地”,继续往前是无尽的法国梧桐,路两旁浓密的林子里隐没着几处老旧废弃的电器厂和一些门头漂亮的度假山庄。心中暗喜自己发现了这条宝藏自驾路线,刚想停在路边拍几张照片,又意外地发现道路右侧居然是一潭碧绿的湖水。湖边零星分布着一些前来垂钓的人,好不惬意。我摇下车窗,换了一首悠扬的曲子,伴着湖水缓缓地在绿色的树荫下行驶,仿佛身置某部浪漫的爱情电影。仅差佳人在侧。这时,一众轰隆隆的机车队从车旁飞驰而过,后座大多都有佳人为伴。望着那些年轻不羁的背影,真的是令人羡慕极了,更为添彩的是后座女孩们头盔上的装饰,一个个都好有特色,好不张扬。有的是大的夸张的蝴蝶结,有的是黑色的蝙蝠翅膀,还有一个是数条白色的狐狸尾巴。啊,青春啊,你太闪亮。前两天在网上看到别人说,德国地铁站的老人,有些很喜欢看漫画书,充满了“童趣”。反观我们自己,总是把“什么年龄段该做什么年龄段的事情”分得太清楚,甚至有些死板。其实,只要是没有超出自己身体的负荷,又没有伤害到别人,做一些看似“孩子气”的事情又何妨,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了。
因为高坡苗乡云顶村和摆龙村的高原风光同我去过的龙里大草原有点儿像,也就没有做过多的停留,而是掉头去了较为小众的摆弓岩瀑布。到达停车点的时候,还只停了四五部车。下车的时候,有位穿着略显邋遢的瘦弱中年男子缓缓地走向前来,“你好,这里停车是要收停车费的,10块钱,随便停多久都可以,要现金”。到不贵,贵州大多数景区的停车场都是10元不限时间。我问他能不能用微信,他坚持现金,说一会儿要去买菜,现金方便。我在副驾前的储物格里翻了好久才找出来两个5元的钞票。等我游玩结束,离开的时候,才搞清楚他坚持要现金的原因。原来,他对后面来的车子都表达了同样的诉求,有两个游客明确表示自己没有现金,想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他只好无奈地摇头叹气说,“那算了”。他竟然没有微信,也没有微信二维码,甚至他可能连手机也没有,所以,这里自然也不可能是官方授权的收费停车场。端午小长假,也就这么零星的几个人,放在平时更不会有什么游客,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带现金的,只怕一个月他也收不到多少钱。原则上说,他做的事情有点儿违法,但10块钱谈不上多大的损失,他讲话又礼貌,还很热情地给游客指引通往瀑布底端的隐秘小路,我倒希望他能有个较为稳定地维持生计的事情去做。
停车点刚好在摆弓岩瀑布的顶端,从边沿向下俯视,隐约能看到一对情侣在潭水边拍照,粗略估计瀑布的落差有三四十米。瀑布上游的树荫下有四五个人围在一起野餐打麻将,还有一位阿姨蹲在水边清理野菜根茎上的泥土,与城市里的高压快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贵州多雨,通往山下的小道难免有些泥泞,加之山体较为陡峻,到达瀑布下端着实花费了一些力气。不过,那些看似难以到达之处,往往也藏有非凡的景致。水瀑飞流直下,击打的岩石轰轰作响,水帘背后是向内凹陷数米进深的天然溶洞,就像是一个巨型扩音器,将水声无限放大,很有气魄,好不震撼。为了能拍到水帘洞的效果,我特意走到瀑布侧后方的溶洞里,不到两秒便已湿透全身。心想,如果温度再高一点儿就好了,兴许我还可以跳到潭水里游一圈。
爬回停车点的途中,迎面有一对下山的父子心存疑虑地问我,“请问瀑布下面好玩吗,好看吗?”。特别是那位眉头紧锁的小伙子,特意强调“还远不远,值不值得下去?”。我笑着说,“不远了,四五分钟就能到,下面的景色很美”。关于值不值得,我不知该如何作答,毕竟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的经验之谈,源于我对美的认识,不一定适合他们。出门,就是为了看不同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氛围,不是吗?既然如此,又有什么不值得。
楮知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考研复试逆袭指南:从被刷到稳录,血泪经验帮你避开所有坑! (6人喜欢)
- 参加写意画培训的心得体会 (6人喜欢)
- 蓝蓝发廊|可爱大姐给我整笑场了,哈哈哈哈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