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模式,价值对话
最近些日子真是如同亲身经历了几场话剧的排练,不,是上演,还要被拉着、拽着成为了主要配角。配角的戏份很简单,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而主角,要么矫情哭闹,要么痛哭流涕。矫情哭闹的相对有缝隙,穿插对话;痛哭流涕的压根儿无需多语,泪水的力量凝结了时间成为了固态,气氛的固态,一种无需多语屏障的空间。
初夏的夜晚,疾风簌簌,诉说着,却又止于自然与人类之间无法撼动的不同。而人与人之间运用着同样的语言,却仍然无法沟通,理解障碍,一种不能存在却真实感知的“对话模式”。价值对话。
有的人,不愿语言成为利器,喜欢柔和委婉,希望尊重别人也获得他人尊重。可有的人,像北方冬至以后的大风,说话是刮人的。有的人则可以行驶语言如同秩序与边界,体面而智慧。(which I really respect)所以对话不同级,价值取向会出现偏差,语言碰撞甚至南辕北辙。你认为此处为美好的句号,可以在未来并不尴尬的句号;对方则理解为省略号,总是可以哭闹解决而成为了续篇,谁让你没送我惊叹号,以此惊醒,原来一切并非如此。可你为何不数落我在工作中的失职?为何不明确指出哪里出现问题?yeah~~~只是说话留有余地,反而成为该被挑剔的对象,和必须一并参与演出的主要配角。
然后,是否要为了环境而改变对话模式,改变认知取向,改变内心深处的秩序?Nope~~~Absolutely nope.
对话模式的建立,取决于对象与对象之间。存在于对立必然存在于顺势。很难,特别难。宛如加缪在著作中(这本绿色印花书皮,上海译文的,不写名字里,最近豆瓣查的严,省的又白写了)提到,是适应环境还是寻找内心坚持秩序的环境?有可以语言成为利器的人类,请您们有时间,俩一对,三一群结伴而山崩地裂,惊天动地。而与之无法为伍,便选择沉默。对话模式,称之无效沟通,价值观念天壤之别。可当必须与之建立对话模式时如何呢?价值取向不可能改变,唯一改变的是语言更加省略,近似的沉默与简练,来自于对自己的尊重。
所以,不是时间给予了年龄,只是线性的刻度而已;是心智给予真正的理性,理性给予了婴孩时期最大的边界;边界成为了契约,契约重新制定了时间,不同于线性时间的流动。涌动着智识思考未来,思考以后,思考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空间维度状态。装下瞬间力比多(情绪,欲望,动物性)喷发形成的激情暴怒与哭闹。从而建立良性,平静,基本的对话模式。才可以称之为对话模式,具有价值含量的对话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