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画是丑,但诛心论者是丑恶!
 这两天人教社课本插图被网友的口水喷死。 星条旗、青蛙嘴、死鱼眼、显现性器官…等评论槽点被大家一一提了出来。 无一例外地,各种阴谋论也甚嚣尘上。 好多天没什么大动静了,好不容易有个靶子典型,大家伙一个个群情激愤、夹枪带棒,对这个插画设计师开始口诛笔伐。 下图的网友留言,没有讨论插画线条、配色等技术问题,也没涉及和教学内容表达匹配度等风格问题。 全部都是诉诸动机(Appeal tomotive)或者叫诛心之论。 诛心论就是诉诸人身谬误的一种,系借由质疑提出主张者的动机,而论证或明示暗示其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就像作家巴特勒说的:“从不充分的前提中推断出充分的结论,这种艺术就是人生。”  02 诛心,本质上就是不尊重法律,而是全凭主观意识,随意解读“动机”。 通过无限放大、膨胀和延展对一个人的“动机”进行解读。 甚至盲目地用极其感性的情绪使这一解读陷入极端扭曲混乱中,并给“动机”戴上高帽子,引起舆论撕裂。 这其实是一场对不合自己口味的人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打劫和谋财害命”! 和阴谋论一样,诛心本质上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猜测。 对诛心论者来说,到处都是"莫须有"和"欲加之罪"! 活在诛心论盛行的社会,人人自危! 03 诛心,从一开始就严重轻视和忽略了法律所针对的“明显的危害行为”这个重要属性。 法不诛心而治于行! 老祖宗也早有定论“论行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为什么现代法治要强调“法不诛心”? 首先,人的内心是隐秘复杂和难以为人掌控的。我们的内心活动更是因为潜藏在内,而难以为人所发现和掌握。 其次,哪怕是十分险恶的内心,只要没有付诸行动或教唆他人行动,没有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就不能去质疑别人的目的而语言伤害。 马克思早就总结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 也就是说,法律是调整和规范人的行为,人的内心和思想在法律管辖之外。 但现在不少网友充当了法律裁决的急先锋,要判定一个人思想有罪,内心龌龊,图谋不轨。 插画设计师内心怎么想我不知道,但这些诛心论者捏造事实的欲加之罪真的是其行可鄙。 04 2000年前,汉武帝的小舅子田蚡发明“腹诽”罪。 他深知皇帝最忌讳痛恨之事是:妄议朝政。 田蚡觊觎当时三朝元老窦婴的宰相位已久,便利用皇帝的心病诬告窦婴在肚子里“诽谤”皇帝。 尽管批评尚未出口,尽管诽谤在肚子里没有表面的行为证据,但皇帝可以仅凭自己的臆断,就可以给予严厉的制裁。 腹诽比“诽谤”更为严苛,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更强,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流氓行径。 2000年过去了,一切有变吗? 被网暴致死的未成年人刘成洲和上海隔离期间因给快递员200块感谢费太少,而被网友骂到跳楼的那位市民… 他们的死,让我深深感到某些人的蠢毒! 每念及此,都让我想起朋霍费尔的名言:愚蠢并不是一种智力缺陷,而是一种道德缺陷。  05 为什么阴谋论总是不绝于耳? 美国罗特格斯大学戈泽尔教授的一段话可抄: “相信阴谋论的倾向,与人的失范、缺乏信任、不安全感有联系……而与失范的密切关联,又显示阴谋论的立场与对主流体系的疏远和不满有关。” 生活中他可能只一个智识平庸的Nobody,一听“清华美院”,没有受过任何美育的他,一定要跳起来和大家一起在这件事上狠狠踹上一脚。 现实里他蔫头缩脑,但在网络的世界里,他也可以对这些平日仰望的天之骄子进行鞭挞唾弃。 在智力上我不如你,但在道德和爱国情怀上我超越了你! 是的,他们什么东西都爱上纲上线。 实际上,语言施暴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被社会认同后,希望在网上变本加厉地从别人身上找回来。 特别是从那些比他们优越很多的人身上。 其次,阴谋论者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而且坚信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宇宙中心。 所有人都围绕着自己考虑问题,都在处心积虑地搞自己。 是“有人要害朕”的深度迫害妄想症患者。 三是病态的猎奇心理。“真相枯燥乏味的,而阴谋论却神奇有趣引人入胜”。 谣言动动嘴,真相跑断腿。传闻这东西,往往把事实歪曲得妙趣横生。 有人有心理需求,肯定就有人大剂量炮制,怎么吸引流量怎么制造—扣帽子,贴标签信手拈来。 06 在美国,一直都有不少人质疑NASA阿波罗登月是假的,质疑那些图片是宇航局在沙漠上摆拍的。 NASA出来说过一句话吗? 没有!人家才不上当鸟你! 因为他们知道用证据反驳阴谋论是没有用的。 阴谋论照顾的是人们的情感,而不是理性。 阴谋论者看不起事实。 不过,与其说他们缺乏从事实推导出观点的能力,不如说是他们没有这个兴趣。 比如,无论科学家怎么说,《档案》迷们也要相信外星人的事,他们的逻辑是: “如果政府没有揭露一个阴谋,那它就是在掩盖这个阴谋;如果政府揭露了一个阴谋,那它就是在掩盖其他阴谋。” 普通人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真相视而不见。 假如谣言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谣言。 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攻击目标。 07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认为世界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应该有人为此负责。这是什么?这就是阴谋论。” 在这些人眼里,任何事件都是一些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故意策划的! 目的论和阴谋论在思想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两种思维方式的核心都是要给事物强加一个目的:花朵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味是为了吸引传粉的昆虫;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是因为只有那些脖子长到能吃到更高树叶的强基因被保留下来。 很多时候,目的不过是人在事后给不明真相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脑补罢了! 芒格大哥说得好:一旦你手中有只锤子,就会把所有的事情当成钉子。 写在最后 作为产品设计师,我也看了很多其他设计师对插画的评论。 反而业内人士相对客观和理解: “论线条和构图来说,确实是专业级画师所为。” “只能说这位吴勇设计师的风格比较不符合大众审美。” 我看教材插画风格和儿子的漫画科普书《神奇的校车》类似。略带夸张和随性。 但这种风格适不适合教材就不好评价,因为审美是很主观的事情,主要看孩子们自己喜欢吧,毕竟他们是受众主体。 插画的美丑是主观价值判断,对插画拿着放大镜去找缺点,或者质疑背后的阴谋就非常不应该。 就像一位网友评论的:确实丑!不过那些诛心之论更丑,完全是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