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从此踏入心理行业
犹豫良久,今天重新换上了当年定制的“梦想家+偏执狂”键盘,算是一个小小的仪式感,踏上了我打算接下来终其一生奋斗的行业——心理行业。
过去10年,从传统行业到记者到互联网行业,我也没有想到,最后我心归处,竟然是大学第二学位读完后,再也没有正儿八经研究过的心理学。
即使在这个博客上,我也几乎没有提到过心理学相关的事情,在过去两年漫长的躺平期,思考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有些也记录了一下,始终不见心理学的影子。
那么,我是怎么把心理学作为我弱水三千只取的那一瓢的呢。
要说最初的自我意识,是在读书会的时候,大家会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分享读后感,而我发现自己擅长并且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有一期阅读书目是《社会心理学》,我有如重温故友一般,觉得喝了一碗高级鸡汤,顺滑、温暖,可是到了分享日当天,不少人却说,没想到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这么多,这本书佶屈聱牙,加上厚厚一本,要读懂,读下去实在困难。当时内心是有些诧异的,如果说心理学的书大部分佶屈聱牙,那《社会心理学》绝对称得上是通俗读物了。
后来,被我拉黑的初恋辗转通过我的大学同学找到我,说想见我一面,大学同学说他现在病了,劝我放下往日恩怨,一笑泯恩仇吧。一笑泯恩仇?我迷茫,多么站着说话不腰疼。后来他的爱人也找到我,说他情况很糟糕,除了我不信任所有人,暴怒和哭泣交叠,不眠不休,只能靠药物入眠,崩溃的时候说不想见任何人,只相信我。她说,你见他一面吧,我们说的话他已经没有能听进去的了。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和大学同学一起去看他。见到他的时候,他刚挂了点滴,强打起精神,聊了半小时不到,就精神萎靡,支撑不住,抱歉地说,知道你们来,我就不会挂吊瓶了,我现在实在太困了,可能要睡会儿了。他说,不知道我要睡多久,你能来我很开心,知道你不会等我醒来,你们走吧,下次再来看我好吗。乖巧的像个孩子。暴怒和哭泣仿佛是他爱人骗我来的借口,现在看不到半点痕迹,我心绪复杂,说,你睡吧,我等你睡着。
迷茫。不知道为什么三年时间可以把自己折腾成这样。我想到大学是因为他我才去修了心理学,我想到后来我每见到经历痛苦长大的人,内心都充满着心疼和保护欲。这个人虽然把我伤的千疮百孔,却像毒药一样,让我往后的人生不自觉的陷入吸引这些人,并且希望他们拥有健康灵魂的循环中。他像一个永恒的命题,让我觉得无力又心怀不甘——如果我再强大一点,一切应该都会好一点吧?
好友说,可能你就吸引这样的人吧。我说,那或许我应该去当个心理治疗师,因为遇见这样的人,我自己也迈不开脚离开,总是不自觉的想告诉对方,世界不是这样糟糕的。好友说,学些方法挺好,不然你每次都把自己搭进去,代价太大,你不该这么心软,最后对谁都不好。我失笑,我确实是个非常笨拙的人了。
然后,然后我就结婚了。我把自己放在一个几乎真空的环境,没有家长里短,没有人情世故,没有职场生存,开始雨后春笋般的思考过去的人生,我是谁,我要干什么。
思考很漫长,一开始还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如我开始搭建投资体系,了解政治经济学,这是给自己带来安全阈值的技能,但是我很快发现了里面的猫腻——对于投资,思考的太细太全,就容易被割韭菜,反而是搭建好大框架,用姜太公钓鱼的耐心,等待纷扰过后的收成就行了。于是投资框架搭建完成后,我又开始无所事事了。
然后我发现了自己想要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但是我依旧放不开那根安全拐杖——我想去从政或者是最适合我的,失败了至少也旱涝保收,对投资有帮助,如果有机会,我就能帮助那些被时光掩埋的人挖掘自己的价值,创造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谁知道,这件事还没有真的落地去做,疫情的不断推延,反而让我慢慢想明白了——除非你位居高位,不然你没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的情绪又低落。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对Z先生说:我好像想明白了,我想接下来的人生拥有对自己人生的把控权,我不该再去任何组织了,应该找一个适合自己,受社会环境波动小,值得深耕的事情,并且这件事的核心目标并不是财富,而是对社会有所贡献。Z先生困顿的问:是什么呢。我说:不知道。
后来的一切都好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说的一样,世界会给你各种各样的暗示,告诉你应该去向哪里,要做的只是听见这些声音,勇敢的跟随它们。特别感谢在我身边的人,让我无时无刻不觉得自己幸运且幸福。
心理行业是最符合我需求的,我对发小说,想到这个,我才第一次觉得自己独立成人了,丢开了那只社会普世价值观的拐杖,不再想老了以后的物质保障是否稳固。发小说,我不明白,但是这很好。
潦潦草草的写完了心路历程,如果要细描估计可以写成一本书,这件事等老了再做吧。目前打算从心理咨询师入手,这个新世界的大门,我还没有踏进去,并不知道最终会归于何处,只是一切都即将开始了。阔别我过去30年稚嫩、不安分、迷茫的人生,终于走上一条自己选择的道路。
朝闻道,夕死可矣,谨以此文,记录一个全新的我,也爱以前那个磕磕绊绊迷茫着往前走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