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班作业Day2-为什么读经典?
累了,不想抄题目了,反正就是让介绍一篇对自身写作有影响的经典,谈谈为什么喜欢,有什么启发...
正文:
这两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是双雪涛。这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但最核心的是文学意识和审美的提升。在阅读了他几乎所有作品,和他推荐阅读的,对他影响深远的几位作家(塞林格、海明威、鲁迅等)的部分作品,又听完了他和他推荐的一系列讲座后,我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体系,也开始能够系统性地解读和评判一些文学作品——我认为这是我在创作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双雪涛优秀作品太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平原上的摩西》我读了三遍,每遍都有新的感悟,在此简单分享:
一、关于信息量
从《平》中我悟到,写作就像出数学题,作者不能一次性把所有信息都给完,而是要给出读者解出答案所需的最小信息量。我觉得这点对任何类型都适用,因为无论什么类型,推动读者读下去的都是悬念——情感悬念,情节悬念,人物命运悬念等等。给的太多了,读者就不思考了,给的太少了,读者又看不懂,所以要给的刚刚好,在勾起读者好奇心的同时,不断推动他们思考,甚至挑战他们的智力。《平》中有一段庄德增坐出租车的情节。双没有说司机就是老李,我第一次甚至没看出来(我的疏忽,信息是够的),第二次细读时才明白:这个夏天戴着口罩,眼神锐利,说话难听的司机,除了老李不可能有别人。读完这样的作品,会感觉脑子被“抛光”了一样,变灵活了。
二、关于人物
人物的声音很重要,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三人称叙述。《平》中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每个人物都很真实,没有一个“道具人”。不管重要与否,占据了多少篇幅,他们都是鲜活的。比如临近结尾处,双这样描写被凶手杀死的一位无足轻重的司机:“其中有一个司机上衣兜揣着一把梳子,一边开车一边梳头,说送完他就去跟相好会面,相好三十二岁,丈夫常年出差。他把他勒死后,梳子拿走,一直用到现在。”寥寥几句,人物一下就活了。包括孙天博这个次要人物和已故父亲间的关系也很动人,还有警察蒋不凡的命运…我认为这种真实来自作者对人性的把握,没有对人物强烈的同理心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是写不出的。
三、关于核心事件
《平》让我意识到核心事件的重要性。我之前也尝试过用多个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写作,但由于缺乏一个贯穿始终、将这些人物紧密联结的事件,最后就显得很松散。在《平》中,这个事件是一起跨越二十年的凶杀案,所有人物都或多或少被牵连其中。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事件的份量,当作者最后揭开真相,解开男女主间误会时才足够有冲击力。如果只是一个喜欢火的女孩想瞒着父亲在平安夜为青梅竹马放把火,那可能也是个不错的爱情故事,但肯定不如《平》,核心事件冲突不够,也就失去了那份命运的重量。
四、关于隐喻的运用
平原、摩西、火、平安夜…这些都是故事里出现的隐喻。其实《平原上的摩西》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强烈的隐喻意味。我很喜欢平原这个隐喻,在故事中,这是庄树母亲傅东心以李斐为模特画的烟盒的名字,同时也暗示着超越现实的理想道路。我认为隐喻是作者表达主题的有力工具。很多时候,作者无需把主题写明,而是可通过隐喻烘托一种氛围,给予读者在一定范围内感受和思考的空间。虽不能说所有好作品都使用了隐喻,但好隐喻一定能为作品增添光彩。
五、关于写作的精神
这点就不局限于《平》了。我在双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对自己真诚,也对读者真诚,不拿腔作势,也不遮掩闪躲。
还有就是要努力写,挑战自己智力和情感的极限。和其他运动一样,写作是脑力运动,不榨干自己就写不出有质量的文字。当然还有阅读。
如果有对他经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平》选集中的最后一篇《跋:我的师承》,我引用最后一段:
“2010年开始写小说,2013年第一次在期刊上发表,之前拿过两个台湾的文学奖,在台湾出过一个单行本的中篇。说实话,虽是认真而写,但是心态都是玩耍,也不自认是文学青年,从未有过作家梦。只是命运奇诡,把我推到写作的道路上,或者是推回到这条道路上,让我拾起早已零落的记忆,忘记自己曾是逃兵的事实。对于小说的做法,我被余华启迪,他从未停止探索叙述的奥秘,尖利冷峻,不折不从。对于文学的智识,我是王小波的拥趸,他拒绝无聊,面向智慧而行,匹马孤征。对于小说家的操守,我是村上春树的追随者,即使不用每次写作时打上领带,向书桌鞠躬,也应将时间放长,给自己一个几十年的计划,每天做事不休。对于文学之爱,我是那两个语文老师的徒弟,文学即是生活,无关身份,只是自洁和精神跋涉。对于文学中之正直和宽忍,我是我父母的儿子,写下一行字,便对其负责,下了一盘棋炒了一盘菜,便对其珍视,感念生活厚爱,请大家看看尝尝。对于未来的文学道路,我不及多想,妻儿在侧,上有慈母泰山丈母娘,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也许有着激荡的灵魂,我坐在家中,被静好时光包围,把我那一点点激荡之物,铸在纸上,便是全部。”
这是他2015年写的。
我一直认为双雪涛是新生代作家中写得最好的一位,如果保持这个势头写下去,迟早能走出国门,甚至可冲诺奖。不过近几年他都没有发表什么作品,2020年的中篇《刺客爱人》很一般,他自己也说状态不好,我觉得非常可惜。希望他早日找回状态,继续在写作道路上指引我,做我的灯塔。
PS:
为啥我一写就写这么长。
以及,关注社会新闻真的太耗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