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小苏说说陈晓版《梦华录》(1)阳谋之判

江南水乡,一人一舟,飘然水上,是一个美景,但也是一段记忆。
白居易曾说,江南好,最美是杭州,看到杭州美景,便想起那段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梦华录镜头下的景致很美,有着春日宴的美,有着芳草青青的柔,
也有着智商在线的谋,水中行舟,只有二人,两岸无法常驻倾听,
视野开阔,能看到窃听之人,水中行舟,可避免埋伏窃听之人。
这是一种阳谋,但是天下之谋,最大的谋略就是阳谋。
这比密室商议,旁边有个明目张胆还不被发现的窃听者要高明许多。
至少,看剧的智商不在被掩盖,能发现许多合情合理之地。
不得不说,陈晓的颜一直很好,近看,那贵公子的气质,跃然画面。
多年记得他义渠王子的风采,如今再见,恍若当年。
他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精彩,也是一种将人物徐徐道来的平缓。
不会让人出戏,也不会让人突兀,只会让人觉得,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不是一个拿捏腔调的人物,不是一个剧中角色,仅仅是一个故事里的人而已。

与我曾经写过的陆绎一样,陈晓确实演出了一个缉拿高官,勘破案件的公检法领导,
是怎样的气度,骑马入宅,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
故事也说了,顾千帆派人明着暗着来要回夜宴图,其实就是给了对方机会,
但是暗着偷,无法找到,以至于无法小事化了,明着要,对方不懂,以至于无法息事宁人。
这才有了顾千帆策马入宅,亮出腰牌,明示身份的戏码,
这是一种心理战,用不对等的高低落差,给对方心理上的屈服与震慑。
古书有句话,无旋马之地,
所谓旋马地,出自“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视为房间狭小。
《次韵贺彭阁老先生(二首)》
明代 李东阳
半生名行重儒林,吏隐官曹岁月深。 文靖旧无旋马地,敏中元有耐官心。 川原暖入三春雨,殿阁凉分六月阴。 欲效禹偁书院壁,向来官序敢相侵。
但是,高官家一般都是有宽阔的庭院,可容旋马之地,意思为宅院宽阔。
我感慨的地方在于,很少有古装剧去用马匹入宅,展现身份与阵营的差距,
但又很少有古装剧去体现“旋马之地”的含义,以及证实旋马之地的宅院是可以骑马的。
再见这个成语的印证,可谓是惊喜
能够深夜闯入高官家,跟杨大人沟通事情,又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地方
那就是如何通信杨大人所来目的,又如何告知杨大人必须配合?
很多时候,古装剧表现的是盛气凌人或是冷若冰霜,
要么一言不发,让对方猜猜猜,要么滔滔不绝,肚子不藏事。
但少有电视剧将缜密的保密,用无声的沾水写字传达信息,
这是一种随时可以消除的痕迹,也是一种无声的智慧,
这一点,也是这个剧看下去的点,智商永远在线。
杭州余杭区仁和,这是杭州良渚附近的小镇,而且这里距离良渚古镇很近,
有一个叫运河村的地方,还有良渚遗址,也是京杭运河登陆杭州的一个码头,
身为杭州人,看到仁和二字,颇为亲切。

不过,杨夫人贸然闯入,气冲冲地质问陈晓,确实一种剧情上的需要,
毕竟女主又看不到文字,只听到只言片语,
这里是电视剧的通病,就不赘述了,尽管联系到了女主的身世,
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设定,不是俗套问题,是不太可能出现的问题,

是,北宋女子可经商,地位提高,是,解除了宵禁,有了夜市。
可是登堂入室,直接跟公检法的执行者公然叫板,斥责,还要给老公树敌,
这不是官家夫人在这个当口会做的事情,至少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