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有时间精力焦虑,说明你没有在做具体的事

我自己创建了一个免费的「知识星球」,经常会把自己的思考片段发布在上面,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看的读书笔记以及好的内容。
5 月 29 号:
#随心# 现在教育真的太过于重礼轻文了,很多工科生只知道如何有更好的技术,但是却没有想过其他的有关于如何做一个「好人」的问题。这样继续下去迟早会有问题。
#分享# 我们希望时间能够成就我们的梦想,可时间很少轻易许我们一个「梦想成真」。但有些时候,它又会补偿我们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 吴军
#随心# 本来想要说今天周日多写几篇稿子,计划写五篇,但是发现连续写五篇稿子实在是不简单,可能今天最多只能完成 3 篇稿子。
5 月 30 号:
#分享# 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如果你还有时间精力焦虑,说明你没有在做具体的事,没有爱具体的人,没有在解决具体的问题。
#随心# 我在想有的时候,是不是把每天都想着太累了所以才让自己真的感觉到累。
比如工作的时候,如果真的投入去做,是自己能够专心去做没有其他的后顾之忧,眼前只有现在的工作,那么其实不会感觉自己现在在做的工作很累人。
说白了,其实就是如果干着的活是自己喜欢或者愿意花时间去做的,其实并不会感觉累;如果做的工作是十分重复,自己感觉不到价值感的,那么就一碰到就会感觉很累。
#随心# 明天早上 8 点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公众号文章发了。有两个好处:
1、让自己从床上离开;
2、坐在电脑上开始排版,一方面这件事情不用花费太多的脑力;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从刚起床的迷糊状态慢慢苏醒,不至于那么困又睡回笼觉。
#随心# 我感觉我太过于追求设备的体验,导致自己老是弄错重点。
比如我刚刚拿着我的 Kindle Paper White 3 在看论文,因为是 PDF 格式又是双栏排版,在 6 寸的屏幕上看字体超级小。
我上次买了 7.8 寸的一代得到阅读器,但是因为上海疫情一直拿不到手上。就想知道在 7.8 寸的屏幕上看同样的双栏排版论文是什么感觉,字体会不会稍微不会那么大。
然后在小红书上各种找对比,但是最后发现时间都用在了看手机上,真正要看的论文都没看。 其实最应该记住的点是:
1、已经买了的阅读器就放着,等疫情过后解封了迟早会到手;
2、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经常用阅读器多看点书和论文,如果在比较差的环境下能够坚持学习,等到换了更好的条件时,会有更好的体验更高的效率,这就是一种延迟满足。
5 月 31 号:
#随心# 有很多事情都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或是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比如当我追求阅读量、关注量的时候,更不会有人来关注。
而当我只关注于记录自己学习的笔记时,突然发现每天都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而且有更多的阅读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