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DIY篇之:纠正关于留学准备的错误认知,是成功上岸的第一步
感谢各位捧场!我也在做文书撰写/润色,赚点零花钱,欢迎大家来戳,也欢迎大家私信我免费评估文书和筛选中介 (((o(*゚▽゚*)o)))
——————————
DIY选手的申请季终于结束了,写回顾贴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踩了这么多坑(…),好在最后的“战绩”还是很客观的,从欧洲申到北美,申7中7,还收到了一小笔奖学金,数目不多,但也聊胜于无了。在这个过程中,也目睹过其他非DIY选手踩过的坑,今天就写在这里,算是传递一下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吧。
1. 遇事不决找中介
TBH单纯只说找中介or不找中介都是不靠谱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是起码我可以帮正在读这篇文章的朋友避个雷。在签中介之前,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事:
- 中介真正值钱的服务是文书撰写,所以在签中介前,请向你的中介索要文书样本,PS/RL尤其要看,如果对方不给的话,你可以和他说拜拜了。
- 关于选校定位:中介为了保证你有学上,往往会限制你的选校范围,并推荐给你许多保底项目,简单点说就是中国人限定项目,给钱就下offer的那种。所以如果中介疯狂pua你,说你只配得上这种项目,你也可以和他说拜拜了。
- 账号密码必须在自己手里。提前问好中介,是否会把申请的账号密码给你,如果不给,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 中介的优势是信息差,在找中介之前,请审视自己:是否有时间独立完成信息检索、选校定位、文书撰写?哪一部分我是擅长的,哪一部分我不擅长?比如说,你的信息检索能力很强,那么就可以选择半DIY的方式,把文书外包出去,而不用全包给中介,既浪费钱,又提心吊胆。
2. 刷高雅思、托福等语言成绩到底有没有用?
先上结论:没用!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刷语言成绩上,那么用在准备其他材料的时间就会相应缩短。试想一下,你正在申请某个学校的CS专业,其最低语言要求是6.5(6),招生官会因为你总分比别人多了0.5就会欣然把你录取吗?最低语言成绩的设置是为了确保非英语国家的学生有能力听懂英文授课,而不是为了确保你的学术能力有多么突出。要知道,不是所有国家的申请人都需要向大学提交语言成绩的,没有一个雅思7.5的成绩单,难道招生官就不会录取他们了吗?
所以在满足了最低语言成绩要求的情况下,与其浪费时间刷雅思托福,不如好好打磨自己的其他材料。
3. 我又不是申美国,文书没那么重要
每次看到这种论断,我都忍不住吐一口老血出来:文书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招生官审材料时看的无非是这几项内容:本科学校专业(是否为211985/双一流),是否match研究生专业,绩点,语言成绩,推荐信,个人陈述(或动机信),简历,其中半壁江山都属于文书的范围。如果你的成绩不能在申请前从87提高到90,不能让自己的本科学校一夜之间华丽变身为“双一流”,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格外重视你的文书,好的文书可以给你的申请材料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在你其他标化成绩略显一般时,高质量的文书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
4. 广撒网多捞鱼,海王式申请不会错
NO!!!!!!!!(惨叫)(当然土豪随意)
我个人认为申请季最多投5个项目,多了就没意义还浪费申请费了。
为什么?
因为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啊亲!
每个项目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啊亲!
海投理论上可行,但你能做到5个项目写5篇不同的文书吗亲!
如果做不到不就是一稿多投,瞎猫撞耗子式申请吗亲!
更何况不要忘了网推的推荐信啊亲!
你真的敢让两位甚至三位老师帮你传十几次推荐信吗亲!
(咆哮体over)
说一说我个人的经验,我申请时是从20个项目缩小到了7个项目,然后写了7篇不同的文书,为了不太麻烦我的老师,我拜托了三位老师写推荐信。.。。这一切都是在我当时课不太多的情况下完成的,虽然如此,我还是从7月份准备到了12月份,差点累晕在学校的图书馆里……
所以说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申请成功率,请做小而精的申请,不要海投!不要海投!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申请负责。
先写到这儿~有机会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