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味道的美食
小的时候,每逢下雨天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妈妈就会有时间折腾花样的做好吃的给我们。
最近广州经常下雨,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夏日时光。
河南的农村,夏日的午饭一般都是捞面条,所谓捞面条就是水开之后下入宽点的手擀面,煮熟之后过水,然后加入各种炒好的卤,其实也就是比寻常炒菜咸味重一点。然后地锅中撒上一把清洗干净的绿豆,等大家伙儿吃完面,唠会嗑,吹着夏日的穿堂风,然后锅里的绿豆开了花又刚好凉到不烫刚刚好的温度,来上一碗绿豆汤,解暑又美味。
想起来,小时候吃过的种种美食,现在在外面的餐厅里也很少吃到了。
有一种叫做蓝扁食的面食,北方把饺子称作是扁食,但是这种食物和饺子却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为什么叫这种名字,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大手擀面杖子,把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大饼,铺满整个案板,然后铺上调好的韭菜,轻轻卷起成细条状,然后用刀切成两三厘米的小段,切口刚刚好可以封住,成矩形,下锅煮,不会开口,熟后捞出,可以不带汤也可以带汤,可能在这点上有点像饺子。
另外一种面食叫菜莽,切成小的面饼,把调好的西葫芦包裹进去,上锅蒸熟,然后咬的时候不至于有汤汁洒出来,是的,这个你问我西葫芦怎么调,因为小时候也是在一旁观摩老妈做,所以细节忘记了,你要是让我问我妈具体的做法,嗯,抱歉,她老人家已经撒手去了另一个世界好多年了。我想我妈了。也可能是只是想她做的好吃的。
初中的时候借宿在学校,周末回家,能吃我妈烙的发面饼吃三个以上,发面是一种做法,死面又是很多的做法,除了葱油饼、韭菜饼之外,我妈做的洛馍还有另一种做法,做好的烙馍选两张,其中一张铺开,上面撒上盐和油,用另一张饼叠在一起涂抹均匀,然后像贴被子一样,对折叠在一起,重新回到锅中加热,两面金黄并焦脆,从中间一切为二,香味四溢,焦脆在口中散开。
是的,我只是想我妈妈做的好吃的了,我是一个冷血的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