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风物,东京梦华,宋人饮茶之“茶百戏”
豆瓣8.5分,上半年最好的古偶剧,在众多光环的簇拥下《梦华录》无疑是时下国产剧的焦点,网络热度的新宠。
其中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这个钱塘茶铺老板,在“乡野村妇”刷屏后,在新一集演绎的宋人点茶与斗茶的生动情景,又让“茶百戏”与咖啡拉花的话题更一度冲上了搜索热榜,这些现象自有优秀作品受到关注的必然,却也映衬了某种现代生活对于文化和仪式感的缺失。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目之曰《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序》
这是孟元老为《东京梦华录》作的序,也是电视剧名字的由来,因而当赵盼儿在剧中花一整集的体量表演“茶百戏”时,也不显得突兀,《梦华录》本就是为旧时风貌而做。
因创作者和写作方式的局限性,古有“史难及庶人”之说,但为旧时风貌而作,也就意味着关注的焦点终于不再聚焦于诗礼簪缨之族,不再高居于庙堂之上,正如静清和先生作《饮茶小史》的初衷,带大家了解从上古原始煮饮,到陆羽改进的煎茶……这些在史料难以关照角落,茶在民间的演变及其背后深层勾连、互动、衍生的关系。
《饮茶小史》从“秦取巴蜀茗饮始”,一直写到“健康瀹饮是根本”,以历代细碎、翔实的史料作支撑,以可靠确凿的前贤琐记、林下闲谈等为依据,力图从两千余年的历史脉络、余绪之中,相对准确地还原出那段中国的饮茶历史,使之茶脉赓续,气韵贯通。“风微仅足吹花片,雨细才能见水痕。”
《梦华录》中,茶汤巷中老板们因眼热“半遮面”的生意前来“踢馆”,引发了一场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现代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们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饮茶小史》中就自《清异录》考证了自唐宋以来出现的“茶百戏”,这种区别于宋代《大观茶论》、《茶录》等宋代官方审美标准外的民间赏玩形式。
一、生成盏
“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

这是《清异录》中对于生成盏的记载,我们得以籍此窥见,在唐代茶瓯从功用、器型、审美等方面正在向点茶专用器皿转变,因为生成盏里的“水丹青”,即注汤、搅拌形成的茶汤泡沫所形成的物象,需要放大、清晰地呈现,故对茶盏的造型,有了视觉上的特殊要求。
二、茶百戏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匙,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鸟之属,纤细如画。但须臾即就灭散,此茶至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通过注汤、运匕、击拂、搅匀茶汤,茶末与泡沫交汇融合,汤纹水脉便会形成幻化的物象,即是时人所谓的“茶百戏”。
但是其所形成的纤细如画的物象,会随着泡沫的破裂而须臾散灭,由此可见,点茶真正呈现的茶百戏物象,是由击拂形成的汤花沫饽使然,而非像今天的咖啡拉花一样,利用两种颜色对比而刻意勾勒出的文字与图案。
三、漏影春
“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漏影春先以漏影作画,然后再在所成的植物叶与花蕊里,依形添加一些刻意食用的非茶类蔬果,待大家欣赏完毕之后,再以沸水冲点,而后全部吃掉。
综上所述,生成盏与茶百戏,是从属于点茶游戏里的一种特殊玩法的两种称谓,以炫耀、观赏为主。而漏影春,则类似于春闺用以消遣取乐的花草茶、果子茶等。三者皆以娱乐性且迥异于常规的点茶。

一种文化与事物的破圈,一定在某种成度上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为什么我们总是对那些历史的时刻孜孜不倦,总愿意徜徉在浩如烟海的纸卷中寻找爱恨情仇,非是我们厚古薄今,只是每每环顾历史都会震撼于那些未在时光烟尘中湮灭的深沉厚重文化。
茶艺在当代被当作情趣的雕虫小技,那些古老的饮茶习俗,在今天看来似乎渐行渐远,乃至模糊不清,其实,它们并没有被历史的烟尘完全湮没,只是顺其自然地蜕变、融合或沉潜于此后的茶事之中,波澜不惊,与古为新。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茶吸引了历代文人雅士参与其中,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今天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历史关口,茶自可以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切入点,让更多的人能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