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日记
第二次隔离的第一天:
早上接到流调电话,告诉我大数据显示我在6.6号和某一确诊病例去过同一家便利店,需要跟我核实一下情况。
我习惯性地说,好,我看一下账单。
对面的人噗嗤笑了出来,说你还看什么账单啊,我这里都有!
我刚想说,我想看一下时间嘛,看看我们是不是有时间交集。然后蚌住了。人家都说了,人家那里有数据嘛,我要找什么账单!
我问需要隔离吗?流调工作人员说,你跟居委会报备一下,看看居委会怎么处理。
于是我赶紧给居委会打电话,他们说,需要隔离14天!哎不对,是7天!
晴天霹雳。
“等会,看了一下数据,你不用隔离,连做14天核酸就好啦。当然前提是核酸是阴性。你赶紧去做核酸吧。一定要记得做,不然就给安排鼻拭子,捅鼻子的!”居委会说。没想到这么快我就被赦免了,nice。
我和居委会确定可以出门之后挂了电话。当时上午11点多,带孩子出去很麻烦,去小区的核酸点和外面的核酸点估计都来不及,于是我决定下午出去再做。
扫码如同闯关,我提心吊胆,生怕响起警报声。想起上次被弹窗3,警报声响起时,大家都看着我的样子,就像被抓现场的逃犯。
还好这次没有弹窗。健康码还是绿码。我如获大赦,做完核酸愉快地带娃去公园玩耍。
在公园等厕所期间,我接到海淀派出所的电话,我吓了一跳,说我怎么了?对方说你别紧张啊,就是流调。
于是我像背书一样,把今天从接到流调电话到我做核酸的过程都说了一遍,包括居委会的安排和没有被弹窗,健康码还是绿码都汇报清楚。
然后他说,还有吗?我说,这,没有啦!还能有啥?我又紧张起来了。
小哥说,好,我们就是听上级安排做个流调,那你听居委会安排吧!
好吧。我觉得流调电话其实不用打这么多,还是不同部门的。
看起来他们彼此之间根本没有交流,所以就会出现重复联系当事人的情况。
上次被流调的时候更乱,我接到了四五个不同部门的流调电话,甚至有丰台区的工作人员拿着十年前的住址信息跟我沟通。而我已经住在海淀至少七八年了。
他们彼此说的处理方法也完全不一样,我提出质疑,然后他们告诉我听居委会的就好。
那何必这么多人打电话呢?
过了一会小时,又有人给我打流调电话,说自己是海淀派出所的,这次是个小姐姐。
我像背书一样,把今天从接到流调电话到我做核酸的过程都说了一遍,包括居委会的安排和我没有被弹窗,健康码还是绿码这一切都汇报清楚。加上刚才已经接到海淀派出所的流调电话的事儿都说了。
我承认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冒出八个大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不出意外,小姐姐说,你听居委会的吧!
nice。我美滋滋地挂断了电话。
过了一个小时,电话又响了。今天已经接受了几波来自zf的关怀,我的内心已经平静如水。我淡定地接起电话,对面还是那个小姐姐,但是她不淡定了!
她说,防疫政策有变,已经升级了!你现在需要居家隔离7天!不能出门!你赶紧报备居委会!
我只好给居委会打电话,传递最新消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你是6月6号到过便利蜂对吧?是最近最后一次去吗?
我查了一下账单,显示最后一天去便利蜂是在11号。上周六。因为他们一直在说6月6号的事情(只有那天是和确诊病例重合的日子),而我789号都没出门,我没想起来后面的事儿。
工作人员说,那你需要隔离七天。从上周六开始算,你需要隔离到本周五。
我:原来这样算啊,那岂不是很好。我还少被关在家两天呢!
工作人员说,那你赶紧回家吧!你家有几口人?都是谁?一会发给我。你家人都到家了,我安排人上门贴封条。
贴封条?这么严重。我脑海里浮现贴着封条的家门,总感觉透露出一丝诡异。
我说,那谁给扔垃圾?谁给做核酸?
居委会说,会有物业工作人员帮忙的。你记得把家里人信息发给我。会安排上门核酸。
我说,可是我会开门扔垃圾呀,那封条不就掉了吗?
居委会说,没事,会让扔垃圾的师傅进去拿啊。
我:???好像不太对劲。师傅不也得从门进来吗。难道还能穿墙而过。(内心os,我没敢说出来)
我跟我老公打电话通报了情况。试图抓娃去坐婴儿车带他回家,奈何娃子跑得飞快。我怀疑他知道要被隔离了,今天要多玩一会。
于是我抓紧时间在外送平台上下单,买够了一周吃的菜。
过了一阵回家了。三口人聚齐,我们穿戴整齐,郑重其事地给居委会打电话,居委会说马上会派人过来。
我们三个原地等待,都没去做饭,像三个束手就擒的犯罪团伙。
物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处理垃圾的师傅。都是熟人,一切好办。他们贴封条之前我还要求看了一眼,就是普通白色封条,可惜没拍照。
好了,一切尘埃落定。做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