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信人间有神仙
最近刷B站,刷到张至顺道长的视频片段,不禁感慨万分,令人想起多年前一段际遇。
不知因何缘故,自小时候起,就爱神仙之学,把一部《西游记》当成宝典,翻来覆去的看。少不更事,看到乌巢禅师给唐长老授《心经》,激动的不得了,以为是当神仙的秘文,百思不得其解。悟空拜见须菩提长老时,不能了生死的几种修炼工夫,也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比丘国唐僧与那国丈的一段辩论看得更是让人欲罢不能,竟然陷入纠结。
原文如下:
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凈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凈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行,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裀。歌之鼓掌,舞罢眠云。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本人纠结的是,到底是哪个大?修仙的品次高,还是修佛的力量大。看到西游之中,玉帝奈何不了悟空,还须求如来佛镇压。感觉修佛比较厉害。可是“ 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这个感觉又特别逍遥。哎!选择困难症犯了。
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长大,读了很多佛道方面的书。这个少年当头,色欲难过,感觉又是修仙无望,心里两个小人扎来扎去。岂不闻:"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这个感觉可恐怖了,给我弄出心里阴影,可是感觉这个佳人又还挺好的,又没有,更纠结。就跟那个”女人是老虎“唱的一样。青春岁月甚是苦闷,时常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1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到浙江天台山上去,说是这个天台山,也是稀奇,山上有佛寺,更有道观,还有个王羲之的换鹅碑。佛教的寺庙都走了很多次了,也跟很多法师混熟了,后来有个朋友带我到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宫看看,当然南宗全称是全真南宗,也就是以内丹术出主。当然如果追溯一下,天台山的道家源流,三国时候左慈的高徒葛玄葛仙翁是在天台山得老君授法,在桐柏宮修道,唐代的上清派的大宗师司马承祯更是在桐柏宮隐居修道 ,他的五代徒孙杜光庭也是著名的天台道士。据他记载,天台寒山子的诗集是由徐灵府收集的,徐灵府也是位隐居天台的道士。南宗的开山祖师张伯端也是天台人,也曾住桐柏宫,是这个渊源吧!以前的老桐柏宫在58年见水库的时候,淹没了,现在是新址。
朋友在宗教局工作,跟里面的道长很熟悉,正好方丈张高澄道长在,就请我们一起喝茶聊聊天。现在张道长已经是全国道协副会长,长住北京,不在桐柏宫了。年轻人能请教什么问题,反正就在那边瞎聊。聊了什么,已经忘了。只记得当时茶很好喝,傍边有个道长人帅、琴弹的好。聊到一半,我们在外面,看到一个白胡子老人家从经堂的二楼下来了,道长解释说这是从茅山讲道过来的张至顺老道长,已经快100岁了,当时我惊讶的牙齿都快要掉了。因为我站的地方正好看到老道长下楼梯,他轻飘飘就下来了,没见到任何的吃力。胡须雪白,脸上有光,没什么老年斑,完全就是位仙人,而且道长说老人家在这边讲课不用麦克风,估计这会儿是课程结束了,要来离开了。我看着方丈过去拉起老道长的手,说了一会儿话,说什么也忘记了。然后老人带着笑容,和几个弟子做上车就走了。然后方丈说了一点老人家的传授的功法,说是金刚长寿功。我也没有再问什么。后来又陆续听了一些关于张至顺老道长的讯息。只是在2015年知道,他老人家羽化了,不断预知时至,在离世前的1个月还可以下地干活。
太奇特了,古人当真不欺我,《黄帝内经》中黄帝所谓的上古之人” 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可不就是老道长这样的吗?104岁还可以下地,必然是知道之人,达道之人啊!
事后想起来,觉得非常可惜,太矜持了不好,看到这般人物,就马上咣咣咣先磕三个头再说。说不定看我骨骼清奇,万一是个修仙的材料呢?追悔不已,后来虽然看完了关于老道长的视频,常常以手抚膺坐长叹。
然而,正是这一见,让我相信,神仙不是梦,更不是梦中奇谈,后来看了很多丹书,也有了一点认知。当懈怠之心起来的时候,想想张真人,让人感受到莫名的亲切,心中会迸发出一种力量。可以让世俗的心变的安静。
只是游思飘荡了这么久,生也不知何生,死也不知何似,前后两节空茫茫,心猿难擒,不能悟空,情识杂染,不复性初,不知大道何往哉!
坡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坐禪用心記(瑩山紹瑾禪師) (4人喜欢)
- 春天的茶 (2人喜欢)
- 《陶弘景事跡類編》一卷 (3人喜欢)
- 《桓真人昇仙記》(後面非常有趣) (7人喜欢)
- 我服了Deepseek,给我真拍舒服了。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