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牡丹花开觉生寺
2022年4月底,北京海淀,敕建觉生寺
敕建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据《敕建觉生寺碑文》记载,雍正帝有云“以无觉之觉,觉不生之生,所谓觉生也”,现山门匾额即由雍正帝御笔手书。
乾隆八年(1743年),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至觉生寺,故觉生寺又被俗称为“大钟寺”;乾隆在位期间,曾多次亲赴觉生寺祈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更下令辟觉生寺为祈雨场所之一。此后祈雨活动一直持续至清末。
1984年11月,大钟寺被辟为古钟博物馆,并于第二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陈列中、外古代钟铃共400余件。1996年,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生寺国保碑(国四)


一、寺院布局
大钟寺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观音殿、藏经楼、大钟楼及翼楼,另有六座配殿分布于东西两侧。
寺内最具特色的核心建筑为大钟楼,立于巨大青石台基之上,为两层,上层顶为圆形,下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门上悬乾隆帝御书“华严觉海”匾额,楼内为闻名于世的永乐大钟。
山门与石狮

山门

山门之敕建觉生寺匾额(雍正御书)

树影掩映的钟鼓楼


天王殿

大雄宝殿
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面阔五间,硬山顶,前檐接盖抱厦三间,单檐歇山式卷棚顶;现为“礼乐回响”展厅。

观音殿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面阔五间,硬山顶;现为“质器庄严”展厅。

藏经楼
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面阔七间,双层阁楼式建筑,硬山顶;现为“妙境梵音”展厅。

大钟楼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闻名于世的永乐大钟即悬于楼内中央。

大钟楼之华严觉海匾额(乾隆御书)

九亭钟园
建成于1994年,为大钟寺东侧扩建之仿古庭园,共九座钟亭,三十二间钟廊。

二、牡丹吐芳







三、古寺光影












- TheEnd-
城市漫步系列
1、帝都
……
城市漫步| 承恩寺燕京八绝
城市漫步|潭柘寺之夏
城市漫步|大钟寺
……
城市漫步|牡丹花开觉生寺
2、魔都
……
更多文章,请关注“薇薇小屋”,感谢关注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