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代
在深圳出差,住的小区叫“振业时代”,翻译为 better time ,突然觉得这个翻译很考究,花了心思。
扯远了。
晚上在读《今日简史》,发现这书里竟然解答了我之前一直困惑的问题。
简单做下记录下吧:
全系列三部,《今日简史》为第三本,是探讨的当下人类命运的议题。
第一部分 科技颠覆
第1章 理想的幻灭:从旧故事到新故事
先大概讲了20世纪三大故事: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自由主义。前两大逐渐陨灭,近几十年来,全球政治一直是由“自由主义”独霸。自由主义的演变,从法国、到英国、德国、美国,但从工业时代,到目前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主导的革命,“自由主义”显得无法招架,且主导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是一群工程师、企业家和科学家。这些人很少去做政治影响,也并不代表民意,他们要接手政治吗?(联想到了马斯克,2018年出版这本书真是有一些神预测啊)
第2章 就业: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就业的问题,人类的两大能力,即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在一步步被取代。神经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让科学正在“破解”人类(我非常喜欢这个词)。同时讲到如果人类的情绪和欲望,如果可以被某些生化算法所破译,即通过对人的一系列动作做生化识别,人工智能安装对应的传感器,这样AI会比人类做的更好,举了两个例子:“一个医生”VS“AI医生”、 “一群人”VS“一套集成的网络”,医疗治病与汽车自动驾驶。最终推演到算法,即目前的社会生产方式算法可以作为生产者,同时算法可以作为消费者,所谓人类自我的“自由主义”正在消失,进化出了一条数字独裁的路。
第3章 自由:数据霸权与社会公平
现阶段人类认为“自由意志”(freedom)是最重要的价值,但真的是这样吗?英国脱欧票选(民主?将国家命运的问题交由一群大多无专业背景的普通民众)等一系列所谓个人自由、意志自由的案例。从而推演出这个时代其实听“算法”就可以了。随着生化、生物算法的研究,人类感受是可以运算出来的,所谓自由民主的意志,也是人类生化程序的选择。回到刚开始说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算法可以检测人类的感受与行为,例如医学通过算法对你的身体发展情况做预测,未来身体健康听“算法”就行了。同样,算法可以通过生物传感器对人的行为进行检测,可以判断你是否是同性恋、以及对事物的喜好和内心的隐秘。算法可以做的远远不止这些,算法是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机制的,并且可以操控人的观点和情绪。(For example 1,谷歌搜索关键信息,搜索的答案前后顺序直接影响人类的判断),今日的”真相“是由谷歌搜索的排名去控制的。For example 2,谷歌地图,导航,智能手机直接影响开车这件事。For example 3,大学就读什么专业?算法真的为你选择的时候,你是听还是不听)这些例子都太生动了。还有很多文学的比喻,从莎士比亚的戏剧、简奥斯丁的小说、哈姆雷特的抉择,所有的选择需要算法给个意见,所谓的最优答案吗?)太有意思了,AI决定读什么专业、在哪里工作、和谁结婚、人类的生命就不是一场决策的大戏。所谓的民主选举、自由市场,都不需要了,算法一下马上知道结果。整个宇宙成为了这种算法的数据流,从个体到整体,形成了无数的数据。
算法的的哲学,“电车难题”交给算法自动驾驶去处理,如果道德可以用精确的数字和统计编写成程序,AI真的就可以变成舒马赫和康德的合二为一。(脑洞太大)
数字的独裁,是真的有可能。算法可以通过背后的写法产生歧视(女性、肤色、种族,某一个群体,甚至批贷款都是通过算法),(联想到河南的红码事件),未来算法代替各类专业,算法给政治家选项,让他们做选择。
第4章 平等:谁该拥有数据
历史上拥有资源的规律,20世纪其实上在缩小阶级之间的差距,是因为需要大量的人去产生、去工作,政府需要一群良好的公民。但是AI的兴起,会让大多数的人不在拥有经济价值和政治力量。(真的就会像电影那样形成生物种性)。最后谈到谁该拥有数据呢?最后给出数据共有这个答案(这是一个好的概念,但不符合人性和政治规律,过于理想主义)
第二部分 政治挑战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会对自由和平等这两种现代核心价值观造成威胁。想要解决这项科技挑战,必然需要全球合作。然而,民族主义、宗教和文化让人类分裂为彼此敌对的阵营,于是全球合作难于登天。
Facebook在做一件想把“线上”和“线下”联通的事。
未完,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