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执到无执,物尽其用即为大好。
关于极简,记录一下自己的过程。
小时候家境不好,父母对于我们一家人的生日不甚重视。我妈说,过生嘛,煮两个水煮蛋滚一滚就过了。各种节日也没有特别重视,印象中除了过年妈妈会带着我们去大采购,其他节日基本都是略略了。中学时第一次接触月饼,还是连队里发的四个五仁,妈妈让我们吃,硬邦邦的,馅也不好吃,啃了几口就放下了。
到了大学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节日可以过,腊八节煮腊八粥,冬至吃元宵,元旦是新岁伊始,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吃粽子吃咸蛋······不过,我心中对于这些节日,大抵知道其传统意蕴,从没有觉得非要搞一个什么仪式感去完完整整地过一下。
刚毕业的三年,每个月都是月光,中间工作调动时送朋友很多书,扔掉了很多鞋和衣服,搬过两次家,每次搬家都是东西成堆,觉得自己很浪费。
买房时,差几万问朋友借,朋友的一句反问:你工作都这么几年了,这几万都还差吗。开始想自己对所挣到的工资如何分配的,钱都到哪里去了。后来遇见欧巴,他身体力行地影响我对于物质的观念。凡事简单,不在乎形式,只有实质就很好。甚至求婚,在网上买了个几十块的蜡烛套餐,在家里摆着求婚了,王府井买了一个素戒了事。婚礼在他老家办的,迎合他家老人心意,整了个农村粗暴套餐(粗暴简单得不行),让老人觉得有面子,去租了一个车队的宝马(在我看来真的是浪费钱),我们也没有拍婚纱照,懒得费劲。回成都后就请单位上的同事一起做了3桌吃了饭。
疫情刚开始的半年,隔离时和朋友讨论,深深觉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太可怕了。朋友很是忧心地说,除了在这里讨论,我要好好想想怎样从自身做起才是能对地球减轻一点伤害。我们都想了一些自己能想到法子,比如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少买一些可有可无的物品,做菜按量不浪费等等。
结婚以后我和欧巴定期会对家中物品进行清理的。疫情以来,清理得更加频繁。清理的过程,既是对拥有物品进行筛选,分类,丢弃,也有一个连带作用,让自己认清物品买来以后我们如何浪费了它。可以提醒自己以后再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看清楚了一些消费主义:一些小家电,其实都是对物品功能的过分细化,还有一些是制造虚假的消费需求:酸奶机、蒸蛋器,煮蛋器,微波炉,豆芽机,起司机······很多都是买来做一两次然后就闲置堆灰了。放在储物柜里,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各种的所谓健身器材,如果没有毅力坚持大概率是不会用的,很多属于买了就误认为自己会健身或者瘦下来的典型。仅有一个欧巴在天津时突发奇想买的一个所谓锻炼仰卧起坐的“躺椅”?我让他扔了他舍不得。想到几大千买来的一平方房子,就被占用了这么多地方来堆不用的物具,真的是浪费金钱空间。
我处理了一把全新的躺椅,想就给同小区业主们使用,实现物品剩余价值的再利用,免费送的。在业主群发出并说明免费后,很快就有人说需要,于是我擦干净躺椅,在家里等了很久,最后自己送到物业处,在群里通知他去拿。那个业主很久也不回复拿到没有,也没做任何口头的谢谢回复;原价1200的一件做工精致、造型时尚可爱的小红裙子,结婚时专门挑选买来做敬酒裙的,就穿了那一次,我拿去干洗了,后来在海鲜市场上60块钱包邮卖掉了。欧巴直呼我卖得太便宜,说太可惜了;家里的茶几,用处不大,看着碍事,估计没人会要,出了欧巴说心疼,不出也是鸡肋。后来想着找人搬估计还要给搬运费。就只得作罢。
这两件事都给我一些触动:
1、处理二手物品是费心力的一件事,免费送的话,人们往往对免费得来的物品不甚珍惜。全新躺椅免费送出,喜欢贪便宜且没有礼貌意识的人拿走了,大概率他拿回去也不会珍惜,极有可能他也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真正需要躺椅的人反而没有拿到。因为在他之后有好几个业主还在问椅子,还有人说为什么不搞一个竞价。
2、原价再昂贵的物品,哪怕是全新,一经转手就是二手。如果抱着一个卖钱的心态肯定是会失望的。长期不出放置在家,对空间进行占用,看着闹心,想着生气。
3、买来的东西如果不使用,就造成了金钱浪费,空间浪费,原材料浪费。
4、家里东西少但是能更大概率保持整齐清洁,居住空间就会相对来讲空阔舒朗。花费少点的时间在无谓的家务琐事,减少家人矛盾,人的心情自然也就干净、清朗。
故而这之后直到现在,购入新物品前一定要三思,多问几次:这个物品使用率如何,方便清洗使用吗?实用性怎样?符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吗?家中是否有相似功能或者重合功能的工具?
搬入新家后,我们买的床架,桌子,沙发都是淘得比较新的二手物品,衣柜从之前的房子拆来然后又安装。冰箱、电视、洗衣机、烘干机买新的,其他的家电是房子自身带的。餐具是把之前的拿来继续用。客厅除了餐桌和沙发,基本没有家具。阳台上有一处是孩子的玩具屋。主卧室除了床就是衣柜,次卧只有一张床。
现在也仍在定期清理,但是不会很频繁。两个人欲望都很低,对饮食比较有要求,家里每月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
回想起来,进行极简的道路上,从最开始扔扔扔,看什么都不顺眼,执着于形式上的简化,到后来想明白现有物品物尽其用,让它完成自己的最大功用再淘汰;最开始限制自己什么都不买,到后来有目的性的购入,在物件的单品与种类上进行选择;看到塑料袋和过度包装尽量不用,出门自己带包;宝宝的玩具出一买一,定期清理绘本和衣物转送有需要的朋友。
养孩子费用集中在学费,保险费,课后延时费,儿保费,体能训练班,出游玩耍。房贷不超过4000。
现在新家不动的家具已经就位,客厅除了一个沙发没有别的家具。儿子的玩具区有时总是凌乱着 。别的房间都是只有一张床,主卧有柜子。整体都是简单大方的。看着比较空阔的房间 ,心里舒适,轻松。工作压力再大,至少回家后空间是比较有序干净的。
物尽其用不为 形式而 执 ,是为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