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去转山(上)【西藏之行15】
藏区阿里深度游一开始,开车师傅就说我们的旅程会在第三天分两条线:一条去冈仁波齐转山,一条去看王朝古迹,问我们有哪些人选择去转山。
小赵说他要去,我犹豫一下也举了手。但是全车小伙伴都劝我别去。转山意味着要在平均海拔五千米的高度走50公里,小赵是00后,身强力壮,倒是无所谓,就怕高反加体能消耗我身体会吃不消。最后大家的结束语就是:“要是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还是别去啦。”
以前看电影《冈仁波齐》,讲述11个藏民历时一年,以朝拜之姿踏上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期间遭遇无数艰苦,大有唐僧西天取经的艰辛,最终凭着一颗颗虔诚的心,到达冈仁波齐转山的故事。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却也被深深震撼。

冈仁波齐藏语意为“宝贝雪山”(也称“神灵之山”),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的原始佛教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在藏民族的传统观念中,万物皆有灵。与藏民族繁衍生息密切相关的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等都会被赋予生命,其中神山受到特别崇拜。

他们相信绕神山转“就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轮回中免遭堕入无间地狱,甚至脱离六道轮回来世成佛”。也许,我就想体验一下,他们虔诚背后一直支撑他们坚韧不拔的信仰吧。
起心动念之后,还是对自己的身体有点担心。问及一个转过山的朋友“几十里路走下来会不会断气了”,她说“我不也没断气。我当时就直奔转山,别的景点都没去”。听她这么一说我完全放了心,也下定了去转山的决心。

师傅让我和小赵签了脱团协议,把我俩送到冈仁波齐售票处。下车时其他小伙伴们跟我们依依惜别,好像我们不是去转山而是去前线打仗一样。
初初踏上转山之路,就与两只肥噜噜的土拔鼠相遇。它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完全打破了我们对转山路未知的紧张。

许是经常有路人给它们投食,它们一点也不怕人,扭啊扭啊扭地走到你身前就立起来,好像要跟你交谈似的。小赵摸着它的身子,它也很顺从,就跟家养的宠物一样。我也伸手摸了一把,手感很不好,硬棒棒的,一点也不软。

后来路上,我们时常碰到神出鬼没的土拔鼠窜来窜去,它们挖了无数四通八达的地道,很有趣味地跟我们捉迷藏。我们还听到它们“唱歌”,不是我们意象中“呼噜噜”的声音,而是如鸟叫一般尖锐高亢。好吧,韩红也是胖乎乎的,人家唱起歌来也是清亮亮的呢。

转山计划是两天,第一天下午四点进景区,坐车大概节约六公里路,然后徒步15公里到止热寺住宿,第二天再继续剩下的35公里。
我们开始围着山走,山峰离我们很近,但天气原因我们看到的也始终只是它的一部分。

路上慢慢开始看到磕长头的藏民,手戴手套(大多还会再套一双拖鞋),膝着自制厚护膝,前身挂一毛皮衣物或者围裙,有讲究点的,还会在胸前挂块垫子。
他们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在额前,面前,胸前划过,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

有的带帽蒙巾,有的直接裸脸触地,尘灰覆面之上,额头与鼻尖,下巴全是白白的灰印。然后双手在地面画一个开放式的心形,再站起,重新开始,而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
在峡谷穿行,风特别大,好在都是从身后把人往前吹,只要把头部护住,身子裹紧,觉得还是相对省力的。

藏区天黑得晚,快九点时,天开始飘雪。小赵黑色的冲锋衣上黑白分明地显示出雪花的轮廓。

而这时,精疲力尽的我们终于看到止热寺的红墙。这让我们精神一振,重燃前进的信心。
随意找到一家茶馆兼宾馆,一进门,那股混合着多种复杂气味的气息暖暖铺面而来,我们一屁股坐在炉前,温暖舒适的放松让我生出深切的幸福感。

买个新盆泡个热水脚,感觉双腿有了知觉。小赵跑到外面看“冈仁波齐”,然后遗憾地通知我没有太阳,神山看不全呢。
我泡完热水脚也跑出去看,快要被夜幕笼罩的冈仁波齐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狂风把我身上刚有的一点暖气瞬间卷走,没法多看山了,我裹紧衣服赶紧回房。

宾馆晚上9点来电,11点断电。我们珍惜这点仅有的有电时光赶紧做好第二天的转山准备。
等我们睡下时,并不知道今天的15公里只是对我们牛刀小试,真正的考验还没开始呢。
整理匠默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听3个小故事 你再也不会把家政阿姨当整理师了 (1人喜欢)
- 20241209-20241215(349@365)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