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去转山(下)【西藏之行16】
一夜风声呼啸,隔着薄薄的门板简直有与天地同榻而卧的感觉。
夜里其实都没怎么睡着,看了几次时间。闹钟定在早上五点,到点后打着手机电筒,快速穿衣,收好行李就出了门。
山顶好冷,走过路灯幽微的光就一篇漆黑。

昨天没问上山往哪个方向走,我跟小赵有点傻眼。大概走了条路,突然间几条狗黑乎乎的身影咆哮着向我们冲来。
小赵吓得拿着手杖使劲在面前挥舞,口里“呵呲呵呲”有声。我抓住小赵打狗的手说别打,你越凶它们会咬我们。
看不清前路,只能感受到一片影影绰绰的狗影。我们退下来,看能不能另辟一途。来回兜了一圈,我让小赵导个航,小赵看了半天,说线路指示出口就是刚才狗挡道的地方。

我们麻着胆子又转回到出口,这次只有两只狗在路边晃悠,我俩快速走过,果然前面一条坦途。
但好景不长,没走处多久,我们就被一条石头河拦住,黑黢黢的夜色中,辩不明道路。正彷徨间,后面远处有人打着手电前行。
我们大喜,连忙呼唤他们,问他们是否识路。他们居然是当地藏民(但仅限转山),招呼我们跟过去,一起走。

虽然跟着他们心里踏实,但他们的脚程实在是太快了。他们在前面走,小赵居中,我远远地吊在尾部。还好他们三人中有个体能差的,过不了多久就要休息,顺便也等等我。
人在黑暗中行,月在乌云里穿。乌漆麻黑中不敢懈怠,努力跟上他们的脚步,至少他们前行闪烁的灯光让我心安。
但最终我还是跟不上了。路下不是平路,而是砾石,崎岖不平需要小心择路,不然容易崴脚,看不清只有凭感觉往前走。

突然,月亮一下从云层里钻出来,道路照得亮堂堂的。第一次发现月亮也可以这么亮,就像点了很多路灯,前后左右清晰可见。此时抬头看冈仁波齐,轮廓清晰,只是看不清面目。

海拔5480米的峡谷地带走完,开始爬海拔5650米的卓玛拉垭口。虽然从爬坡位置到垭口只剩下170米左右的海拔差,路程约1.4公里,但爬到垭口最高处却非常不易。不仅是爬山的路难行,更是因为如此高的海拔没增加一米都会令人喘息不止。

我们本以为可以看到日出,后来发现太阳是在山那边升起,天光一寸寸亮起来,山的面貌和轮廓一样清晰可见,只是冈仁波齐始终不得全貌。我抓拍到一张面纱稍启的样子,很有点罗马教皇皇冠的富丽堂皇之感。

行走速度越来越慢。山顶气温很低,手脚都处于僵硬状态。想拍照都要下很大决心,两只手像胡萝卜一样不听使唤,从包里迅速拿出手机,快闪两张赶紧结束。


还有注意脚下的路,这些路也不能称其为路,真的是因为走的人多了,勉强形成与旁边不一样的狭窄通道。

积雪的路中央是结冰的小河沟,那是万万不能走的,细碎的冰片下是冰凉的雪水,带网面的运动鞋踩上去就是自讨苦吃。只有小心踩在积雪路面。再走一段,干脆就是一片雪地,也是不敢多做停留,跟着藏民的脚印亦步亦趋地离开。

爬过垭口再下山时,就比上山要轻松一点了,但很多碎石滑坡让你还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好几次我都差点滑下去,几经挣扎又稳住了脚跟。这番挣扎往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必须留在原地大口喘息片刻,方能让快跳出胸腔的心慢慢回归。

从五点到九点半我们滴水未沾,终于走到了第一个补给点。但奇怪的是我们基本上都吃不下东西。要了一壶甜茶慢慢喝完,吃了两片饼干后,我们又上路了。
临行老板娘说,接下来的二十多公里都是平路,路很好走。经历过雪地,冰河,碎石滑坡的上山之路后,这话让我们很宽心。
而事实证明,所谓的“平路”,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漫漫沙石路,它们遥遥地向远方延伸,仿佛要走到天荒地老。

越接近中午,阳光愈烈。峡谷里骄阳似火,风却仍旧肆虐。今天的风是逆风,加大了每一步前行的阻力。帽沿被吹翻,脸就裸露在强光下,早上一起床就走,脸上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但已经顾不得了。我脑子里唯一想的,就是走完脚下的路。

我这一路走下来,爬了海拔5650的卓娅山,过雪山,渡冰河,滑沙坡,走石路,经历飞雪,沙尘,雨水,骄阳,也真的算是一场修行了。
每次觉得走不动时,就会想到那些磕长头的藏民。他们既没有水也没有食物 ,只是把自己完全地融入到当下的跪拜之中。在山上我也无数次地想,背包太重了,食物和洗漱用品根本就没有用;肉身太重了,往前行时灵魂可以超越一切。

当我最终回首来时的路时,心中激起的是不可思议的自豪!我居然也完成了冈仁波齐转山!我不求消除一生罪孽,但我用行动检测了我的意志!
如果没有信仰至少有信念,没有信念至少要有梦想,没有梦想至少要有目标,也许就是这样一个目标支撑着我一定要完成这次转山。

再回首,我感觉到身心都轻盈起来,而心里也燃起强烈想归家的愿望。回家里安置好肉身,让灵魂安静地照见一切,余生可期。

整理匠默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听3个小故事 你再也不会把家政阿姨当整理师了 (1人喜欢)
- 20241209-20241215(349@365)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