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生活的养成之路
查看话题 >学习英语这件事 II : 语法是钢
上一篇文章讲到单词就和盖房子的砖头一样重要,它们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没有一定单词量就谈不上用一门语言去表达。然而,没有语法的单词就是一盘散沙。徒有一堆砖头却没有一个稳定的钢筋结构,房子仍然盖不了。
但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学语法和背单词有着绝然不同的方法。记单词应该像海绵一样大量吸收,然后通过不断重复以加深印象,最后成为记忆。理想情况下,单词量是越多越好,因为当我们在听和读的过程中(接收信息),我们不知道别人会用什么样的词,那当然应该知道的越多越好。而我们在说和写(输出信息)时,充足的单词量给了我们更大的自由度去做更高级和复杂的表达。
而语法却不尽然,语法是一套规则,它没有什么高级不高级之分,如许多英国文学家,他们可能会去使用一些在我们看来很生僻很高级的词汇,但却不可能故意去创造一套“高级的语法”。至少在这点上,我们和文学家是平等的,在该用一般现在时的时候,我们都得用一般现在时。
记单词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过程,但学语法应该要更聪明一些。我记得高中英语课学语法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头雾水,总是被一个个的时态名字搞得团团转,如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但为了考试,只是填鸭式的去记忆,却并不理解它们的区别,因此在考试中也只是靠语感来做题,分数就靠碰运气了。
如果说记单词是从面到点的过程,先海纳百川,然后逐个突破。那么学语法就是点到面的过程,从最日常的语法点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扩大知识范围。像游戏中的地图,一开始地图只亮了一个小点,去的地方越多,做的任务越多,整个地图才会被完整显示。
在工作中,我在外企工作5年有余,写过上百份英文报告,也无数次和国外领导和客户进行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我有许多关系好的英国朋友,几乎每天都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单词是越多越好,而语法点则是够用就好。我将分工作场景和生活场景两个部分去分享我我最常使用的语法要点。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工作场景中语法的变化较少,但要求很高;而生活场景中语法的丰富程度很高,但要求较低。
工作场景
我们在工作中用英语汇报时(无论是文字还是口语),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一个的主题,可能是业绩回顾、发展计划或是个人总结等,这时候就已经确立了语法的基调:总结大部分使用一般过去式或一般现在时,发展机会则可能要用到一般现在时和一般将来时。由于是对领导或客户汇报,句子的语法要尽可能简单但正确。
说到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因为是最基础的语法点所以可能很多人不在意。但在我工作中仍然能能看到许多名校毕业或者海归的学生没法正确的使用如此基础的时态。而这样低级的错误可能会直接让领导和客户对我们的英语水平产生质疑。那么写英文报告有几个要点:
1. 句子需要完整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工作中,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对语言的使用要求都比较高,像是要注意格式、敬语、表达清晰、逻辑完整等,否则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不严谨的印象。而我却发现许多人写的报告中会有不完整的句子。除了祈使句之外,一个完整的句子(带句号的)必须要有主语和谓语,除非我们写的是没有句号的一串词组。
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谁(任何东西)做什么(任何事情),如 "I smile."和"Competition is fierce." 即使只有2-3个词,也是完整的句子。而“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00多年的时期和和他的老师柏拉图”,这个句子很长,但是没有谓语,它也不是完整的句子。
很多人在表达的时候,并不是故意要漏掉主语或谓语,而是因为用了错误的语法,让主语或谓语不小心消失了,如:"The market growing quickly." growing被错误使用后,它已经不再是谓语,所以这句话变成了没有谓语的不完整句子。
省略主语的祈使句也可能会在报告中出现,但主要是在给出建议的时候会用到,如:
- Launch a new product to compete with competitors.
- Expose more on social media.
- Rise the prices to increase profits.
2. 时态尽量统一
如果上一页内容是一般现在时,下一页内容毫无原因的变成了一般过去时,就会显得十分不专业。我们可以根据报告背景去选择一个时态的基调,如总结过去的报告可以用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大部分时候也可以),陈述性报告可以用一般现在时。定好基调后,整篇报告就保持一个时态,除非有不得不改变时态去强调时间差别的情况。如表达未来要做的事情时,可能会改变成一般将来时;或强调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没有结束时,可能会转换为现在完成时。但原则就是,非必要的情况,就保持时态统一。
3. 切忌混淆被动式、过去式和形容词
如:
- System is crushed (形容词)系统崩溃了。
- System is crushed (被动)系统被搞崩溃了。
- System crushed(过去式) 系统崩溃。
我经常会看到以上三种情况的混淆,因为都会用到单词的过去时态,尤其是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长一样的时候。因此许多人会在写过去式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写出了被动式,或者反过来。虽然三种形式长得很像,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思。尤其是对于领导和客户来说,他们要根据汇报来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时,用词错误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混淆。如以上例子,系统自己崩溃和系统被搞崩溃,可能领导要采取的措施是完全不一样的。
生活场景
而在生活场景中,我们可能会和外国友人进行口语交流或者信息交流。相较于工作场景较为固定的主题,生活中的聊天主题可能会十分丰富,如表达自己过去做过的事,评论对某件事的看法,或说明自己准备要去做什么。那么语法时态则会不停的转换,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但因为对方是朋友,所以可能并不会太在乎我们用的语法是否严谨,不像工作中需要十分准确的语法。生活中好用的语法点有:
1. 绝妙的从句
从句有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等,我不在这里赘述,可以另行查看。但在生活中,我时常用从句来解释我想要描述的事情。如:
- I went to a restaurant which is gorgeous.
- I told him that he should come.
- Shall we meet where we can see the bridge.
而又因为对方是朋友,不会太过在意语法的严谨,因此我常常会一个从句接一个从句以不断的解释和描述事物。如上面第三个句子:
- Shall we meet where we can see the bridge which is blue that is the same colour as sky.
当然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示范,但从句确实在和朋友交流的时候十分好用,是可以重点学习的语法点。
2. 现在完成时
我开始意识到现在完成时的重要性,是从我和朋友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开始的。当时我们谈到一部电影,我本想说我看过这部电影时,却发现用一般过去时是不够准确的。"I watched this film" 指的是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我看了这部电影,如"I watched this film last week"。但如果只是想强调我“看过”这部电影,而不是强调之前“什么时候”看过,现在完成时则更好用一些:"I have watched this film."
类似的使用场景就有很多了,如“我去过某地”或“我做过某事”这种句子都是会在聊天中常常出现的,因此都可以使用现在完成时:
- I have been to Paris.
- Have you heard the news?
- I haven’t read this book.
3. 抓主谓宾
前面工作场景中写到我们在写报告时,不要漏掉主语或谓语而让句子变得不完整。而这个习惯在生活中也能派上大用场,就是我们在看英文原著时。
当我们在看英文原著时,作者们通常不会考虑到他们的读者可能是英语不是很好的人,于是时不时就把句子写的巨长无比,让我们迷失了方向。但这个时候我们只要抓住句子里的主谓宾,就能读懂句子的一半了。如我随便翻开毛姆短篇小说,就能看到一句:
Mrs Macphail was not a little flattered to think that she and her husband were the only people on board with whom the Davidsons were willing to associate, and even the doctor, shy but no fool, half unconsciously acknowledged the compliment.
这句话题主体结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Mrs Macphail (主语)was not (谓语)a little flattered (宾语),"麦克费尔夫人有点受宠若惊",后面一长串都是基于这个主体延伸出来的。
- "Mrs Macphail was not a little flattered to think"是指“麦克费尔夫人有点受宠若惊的去想了一件事”;
- 这件事是"that she and her husband were the only people on board" ,“她和她的丈夫是船上唯一的人”;
- 什么人?"with whom the Davidsons were willing to associate", “戴维森家愿意交往的人”;
- 逗号+and,另起了一句话;
- "even the doctor half unconsciously acknowledged the compliment",“甚至是医生本人也有一星半点意识到了这种礼遇”;
- 中间插入了"shy but no fool"去形容医生是个有些腼腆却并不愚蠢的人。
完整的翻译就是:麦克费尔夫人一想到他们夫妇俩是戴维斯家唯一在船上愿意交往的人,不免有些受宠若惊,甚至医生本人,虽然有些腼腆却并不愚蠢,也有一星半点儿意识到这种礼遇。
以上仅列举了我认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常用的语法点,但只是冰山一角。学语法不应该填鸭式,而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去查找学习,就比如前面的例子,我想表达“我看过这部电影”时,才去认真学习了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而一旦学会了,它就变成了一种技能,在未来各种场景下都能游刃有余的使用它。
当掌握的语法越来越多之后,就会明显感受到它们就是一个房屋中的架构,我们只需要往上堆砌作为砖头的单词就能组成一面完整的墙,就能表达我们任何的想法。同时也会意识到,在我们去理解别人的时候,找到他们的语法点就像抓住他们语言墙中的钢筋一样,就算他们的句子再密不通风,一旦抽掉钢筋,就会瓦解成容易理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