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是如何起作用的?
如果你对命运有疑问,可能会去咨询命理师。
如果你对身体有疑问,可能会去看医生。
如果你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疑问呢?那可能就会去找心理咨询师。
大学时候一个同学,内心有很多不满,于是找了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回来之后感觉清爽了许多,大体上是解决了情绪和认知上的一些问题。人有情绪上的问题,通过心理按摩师的舒缓,比较容易解决。
这是心理咨询见效最快的病例——通常是某些事件引发,生出强烈的负面情绪,疏解和宣泄之后就结束了。
可如果你受到了心理创伤,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一直都没有面对,持续了大半辈子,那你去找心理医生,可能就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了。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觉得这些心理有问题的人简直是有钱没处花,竟然掏着昂贵的费用去找人聊天。聊天也就算了,还能治愈?哈哈哈,真是好笑!这个人一个脑袋两条腿,好好的治愈啥呢真是傻!
所以,我们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假设心理咨询有用,这是怎么起到作用的呢?
另外延伸出一个问题:假如聊天有用,那我自己跟自己聊不也是可以的,省很多钱呢!
我们先来回答这延伸出来的问题:自己跟自己聊是有用的,的确省钱。的确适合经济上不宽裕的同学,可以通过自我对话和探索来矫正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有很多可用的方法,只要你努力学习,有时间都是可以自己搞定的。
我们现在就来说一说,心理咨询是怎么起到作用的。
掉一下书袋是:心理咨询是在咨询师与患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的情境下,通过互为主体性的情感调谐,促进患者发展心智化和觉察性姿态来形成新的内在工作模式,替代先前的工作模式来完成治愈的。
现实中,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快要活不下去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目前的生活难以持续地忍受下去了。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个体面临着存在的危机。
为什么一个人面临存在的危机,需要去找咨询师来解决呢?我们需要找一找参照对象。也就是那些生存状态良好的同学,基本上都有个体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应的,个体面临着存在危机,就是因为安全感匮乏,或者没有归属感。
安全感到底来源于哪里呢?这种对于安全的感受,自然首先来源于自身。我觉得自己有安全感,那就有呗。或者是——每个人不都有安全感吗!其实并不是。
很多人在被养育时期,并没有获得安全感,以至于在后来的人生中,安全感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可以为之舍去一切。以《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为例,松子是典型的安全感匮乏患者。死缠着男人,宁愿忍受暴力对待和无尽屈辱,都只是为了获得一个依恋关系带来的安全感。七杀那么无情,还是有很多女孩子为了获取廉价的安全感,跟一个对自己无情的人生活一阵子,本质上也是安全感惹的祸。因为感受到自己安全的匮乏,所以宁愿为了抵抗这种匮乏,付出其他方面的更加沉重的代价。
童年的养育至关重要,这也是豆瓣会有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原因。一个灵魂来到世上,通过父母的身体和人生来完成自己此生的修炼使命。如果父母不能提供具有安全感的依恋关系,则此生功课过重,以至于很多人持续生活在痛苦之中,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坚决不会生养孩子。这就是丁克的绝大多数来源。
在依恋关系中,简要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前者是我们理想的正常形态,也就是父慈子笑,一家人相亲相爱。而不安全依恋,则情况复杂。或者父母双亡,自小失怙;或者单亲或离异,无力照料;或者出身贫困而父母他乡,被爷奶等亲属带大;或者父母均在而关系失和;或一方情绪不能自理诉诸暴力……
所有后者形成的关系中,都难以养育出具有安全依恋的孩子,为其后面的人生埋下一颗地雷。
也正是为了解决安全感匮乏的问题,患者寻求心理咨询师辅助,本质上是在一种特殊的依恋关系中,通过觉察、发现自我、重新解读人生,重塑内在工作模式,来帮助自己重建安全感的。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发展的是患者自身的反思能力和觉察性姿态。反思能力,是回顾和重新关照过去人生体验的能力;觉察性姿态,是对反思过程的感受和不佳评判的觉察。
在这个咨询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重新回顾自己的人生,翻新这些沉默的记忆和人生体验,以成长和发展的视角,以积极的心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塑,也对现有的问题寻求一个方向性的解决方案。
-
imperfecti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12 0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