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被哄睡过的孩子,要用一生寻找哄睡的歌

赛 诗 会· 哄 睡 的 歌
嘉宾评委/ 程一身





佩索阿是有童年情结的,除了《斜雨》之外,他的诗中会突然写到童年,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前的日子。对佩索阿来说,童年就是由父母等亲人给他在不安的世界里营造一片安全空间的时期。而哄睡的歌就是把这个敏感的孩子从不安送向安全的通道。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支歌:哦哦哦,睡着吧,老猫来了我打它。这其实是一首只有两行的哄睡歌,但在我看来,它充分揭示了哄睡的实质:以爱的能力和责任向孩子允诺,为他提供一种绝对不受伤害的保护。无论是现实中的老猫,还是梦中的老猫,一旦出现在孩子身边,就要把它赶走。
我说这一点是因为这次参与“哄睡的歌”的三行诗写作者未触及这一主题,或者说这些写作者主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而未结合或体谅童年佩索阿的精神世界。尽管这样,其中也有触动我心灵的句子:
有时音乐与歌都只是一种声音, 在夜晚与汹涌的困意匍匐而不留神迹, 却让一些聒噪的灵魂缄默而复活。
哄睡是声音的艺术,是用声音让人彻底安静下来的艺术。这首大气的诗似乎已经超越了对孩子的哄睡,而适应于成人了。
现在是午夜十二点时针 亲,困死了 你说摇孩子睡觉就像地震
这首诗呈现的情景比较复杂,它设置在午夜十二点这个特殊的时刻,值得琢磨的是其中的两个人称词“亲”,“你”,似乎这是一对青年父母,在异常困倦的时刻还不得不哄孩子入睡,显然是孩子的迟迟不睡造成了大人的“困死了”,这应该是一个青年母亲的口吻,她向不用哄而自觉睡的老公抱怨“摇孩子睡觉就像地震”,地震般的摇摆幅度显示了哄睡的难度,甚至是暂时的不可能。上述因素使这首诗充满了张力。
舒伯特的曲子里 飘着土豆夹牛肉的味道 皇帝的新衣,在入睡前夜夜剥离
这首诗写得很有生活气息,让孩子吃了土豆夹牛肉的晚餐以后,又播放着舒伯特的曲子为孩子脱衣服,让孩子入睡。“皇帝的新衣”用得巧妙,它不再是安徒生意义上的虚假自欺之物,而是视孩子为皇帝,给他买新衣服穿,从而写出了对孩子的宠与爱。
哄睡通常用的是音乐与歌谣,这些内容空灵富于节奏感的制作具有较好的催眠作用。不过,也有人讲故事,因为故事有情节,其作用可能不是催眠,而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这样反而不能起到哄睡的作用。正如下面这首诗所写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堪萨斯大草原上,住着一个叫多罗西的小女孩……”哄睡总是从故事的这句话开始, 可是讲故事的人先睡着了 听故事的孩子还精神着呢
我注意到,不止一位参与者写到了梦,但精彩的并不多。下面这首还是很有想象力的:
快睡吧 在梦里可以将参天大树 种在大海的中央
这应该是父母对孩子睡前说的话,也隐喻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哄睡的歌实质上是爱之歌,因而也必然是深情之歌。这次参与者做到这一点的似不多。倒是下面这首关于缺失与寻找的哄睡歌写得很深情,在这首诗里,哄睡也成为赴死的隐喻:
没有被哄睡过的孩子 要用一生寻找 一首哄睡的歌
还有一首诗也写出了宏大的背景和独特的视角:
战争夺走一切 接下来的哄睡歌 只好风来唱
如果再选两首,我以为阿菠萝与西德文麦琪写的也不错。事实上,哄睡的歌应主要从父母的角度来写,并在哄睡中呈现出对孩子的爱,有些诗不乏创意,只是扣题不紧,把哄睡的歌写成了成长的歌或夜歌,这是遗憾的偏离:
明天的事明天再碰 擦干身子,把头发弄蓬松 风将在半夜参与你的梦
这其实是很好的诗,但与哄睡没有关系。
荐诗/ 程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