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一日游
上周四还是周三,小博士突然问我周末要不要去十渡玩。对于十渡,我的印象就是大学某年班级郊游去的地方,我因为当时在交换还没去成,只看到班级群里几张模糊的照片,青山绿水间穿着橙色救生衣的男生女生划着小竹筏,很有点诗情画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式的毕业旅行已成泡影,短小精悍的京郊一日游显得比较有操作性,于是买了票周六大清早出发。
报旅行社的好处是有空调大巴车,大概是因为好几年没坐过这种车了,上车的时候居然有种恍惚感,记不清上一次坐大巴车旅游是在什么时候。去程感觉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实际上却用了两个多小时。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边的景致从北京市区的高楼大厦渐渐变为郊区悠闲自得的小村落,村民在路边摆摊兜售花花绿绿的水枪拖鞋和应季水果,临近景区的时候还看到了巍峨的山峰和碧绿的拒马河,头顶空调吹着凉嗖嗖的小风,第N次感叹为什么没有景区推出“空调车旅游”服务。但乐极生悲,因为太过激动一直扭着脖子看,导致回家之后颈椎病犯了,这是后话了。
这几年极端天气增多,天气一有点过人之处,除了天气预报之外,各路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天气预警,短信都能收到好几轮。几天前就知道周六北京气温可能会达到40度,在车上感觉还好,只是阳光看起来有些炽烈,我穿着短袖短裤,但抹了好几层防晒霜,心想大概这就能高枕无忧。没想到一下车,阳光扑面而来,如同西红柿进了微波炉,似乎都能听到皮肤滋滋冒油的声音,在景区的第一笔消费果断付给门口卖防晒衣的小摊。
我们的门票上印着好几个景点,有几个导游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天气实在太热,第一站果断选择漂流,往山上走了一半,没发现存包处,果断折返下山,在临街小商店里找到存包处,把包放下,轻装上阵,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无比正确。漂流坐的是小橡皮艇,可以一个人坐也可以两个人坐,胆小的我和小博士决定挤一个,后果就是全程我的腿都被他卡住,想动都动不了。我的手机放在防水包里,小博士举着手机试图给我们拍照,本想拍完立刻也放进防水包,没想到启程之后就再没给他放进去的机会了。
所谓高山漂流,就是从山顶向山下俯冲,一路上好几个大弯儿,小艇不能调整方向,每一次过弯都得撞到沟壁上才能调整方向,仿佛管道中的弹球,激起一大片冰凉的水花。露天的部分可以看看风景(虽说也顾不上转头看),但还有两个隧道,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只有不断被撞击的感觉以及不停泼到身上的水。小博士一路都在大吼大叫(后来才知道喊的是“手机”“手机”),我则一直在笑,颠簸中的笑声听着不知为何都是一个单调的频率,仿佛不像是从我的嘴里发出来的。
如果只是这些的话,衣服倒也不是很湿,起码在可控范围内。但每一段隧道都连接着一个小水池平台,冲进去的时候激起一大片水花不说,平台上也早有人虎视眈眈,意图挑起战事。门口村民贩卖的水枪水瓢等等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有先进武器在手,便可以有恃无恐,随意挑衅。手边没有一枪一炮,人又怂的(说的就是我们)只能小心翼翼靠边挥舞白旗,依然会被泼不说,可能还会不幸夹在两只激战正酣的队伍中间成为炮灰。没了水流推进,船的方向没法控制,我和小博士用手划,收效甚微,有大妈看不下去我们在原地转圈儿,友情赠送一个瓢。有了瓢之后终于有了动力,也有了向别人挑战的底气,虽然还是因为忌惮手机,没有使出全力。平台上还有手拿竿子的大爷,看看船只拥堵了,会拿钩子把船钩到出口处让你们继续滑。越到重点战况越激烈,最后一个池子里不少人都下了水,当面对泼,怎么说,在这么热的天气里全身湿透的确是一件很爽的事,湿淋淋爬上岸,感觉自己快要蒸发掉了。
上岸之后换了衣服(小博士欣慰地说:啊,手机居然真的没进水!Iphone就是牛!),我们也都玩不动了,刚好看到池边有石桌石凳,就在那坐下来吃午饭。小博士带了个自热米饭,倒上水开始蒸,我倒是没闻到什么香气,但把一只棕色的卷毛小狗吸引了过来,在他旁边摇头摆尾,黑豆似的眼睛闪闪亮亮,水晶心肝玻璃狗,那点小想法一望皆知。后来主人把它强行召回,但我打开一袋鸡胸肉之后,它又来了,在我的左右左顾右盼,那眼神看起来像饿了半年似的,如果我给它吃了我就会成为它小小世界里的善良天使,它会铭记我一辈子。小博士说“你不要和它对视”,可怎么能忍住不跟它对视!后来它的主人又来了,怒斥其“没出息”,强行拴在了隔壁桌边,我们才得以吃我们的午饭。吃饭过程中碰见好多狗,有只小白狗的主人漂流去了,一直看着池子嘤嘤地叫;还有不少人带着狗一起漂流,甚至还把柯基抱下来让它在水池里游泳(我对这水的干净程度更没信心了),不得不说这些狗胆子还挺大的,我们在隧道里叫得那么撕心裂肺,也不知道它们叫了没有。
到了下午,阳光更加刺眼了,我们实在没有勇气从树阴下走出去,就在那里消磨了两个多小时。池边有好几棵大树,蝉声聒噪,树上拴着一根绳,被我们用来晾刚刚在水里打湿的衣服。鞋都湿透了,也晾在一边,光脚踩着卫生纸,地面的热度从脚心蹿上来。期间吃了一根售价是市里三倍的冰棍,喝了一瓶同样三倍的脉动和矿泉水(小博士颇为不满,说要找物价局)。这里有不少某种树,叶片又大又圆,浓绿油亮,果子颜色浅一些,像鸡蛋一样大,摸起来硬硬的,有更浅一些的纹路。我说像某种桃子,后来一查,是核桃(的确是某种桃)。小博士给我和核桃拍了一张照,我带着白色遮阳帽,满脸“今年的收成不错”的笑容,我特别喜欢。
待到两点多,眼看集合时间快到了,磨磨蹭蹭地出发去其他景点。玻璃栈道又在山上,不得不再次爬山,小博士一直感叹失策失策。中间还坐了一个所谓观光魔毯,其实就是一个传送带,其实风景不错,但是我一直感觉自己要滑下去了,坐完出了一身的汗。玻璃栈道就是玻璃的栈道,贴着悬崖建的,脚底是万丈深渊,河水潺潺,各种植物随风荡漾,虽然理智告诉你玻璃很结实,但本能还是让人毛骨悚然,走了一圈拍了几张照就赶快下来了。在往上还有玻璃吊桥,横跨在两个山头之间,一看就知道自己肯定没有勇气走到最后。这里的山很有特色,陡峭的山体刀砍斧劈,但层与层之间夹杂着绿色的植被,有点像蛋糕上夹着的绿色奶油,不少山头还有笔架一样的造型(小博士说了半天砚台,我才知道他说的是笔架),山下是潺潺的拒马河,十渡就是拒马河的好多道弯之间的渡口。下山的时候又路过高山漂流的起点,发现居然排了好多好多人,比核酸检测点还要多,于是又感叹先漂流是正确的,没有失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下山下到一半走不动了还坐了滑草,失重感几乎没有,但速度是真快,冲到坡底的时候一度以为自己要飞出去了。
集合时间是四点,三点五十的时候我们还在门口停车场洗手间,居然就收到导游的电话,说就差我们了。看来大多数人都抵不住热气,早早上车吹空调了。不得不说上山的路植被挺稀疏,只有山腰有几处栈道,好歹是有了个顶棚,爬起来稍稍凉快一些。回去的路上堵车很久,但好歹是顺利回去了,结束了这一日游。
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玩的,但小博士还是忍不住让人吐槽,去之前我在网上看攻略,准备带一身干衣服、防晒、驱蚊贴,他不屑一顾说不要带,还让我穿短裤短袖,结果湿透的晒到不行问我要帽子的以及被蚊子咬了的都是他,整个旅程中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I TOLD YOU”。再就是学校突然又通知周日可以去参加毕业典礼但需要24h以内核酸,于是他整个行程都在担忧着去哪做核酸,在十渡看到路边一个核酸点就急吼吼下车做核酸,由于这地儿就在北京和河北的分界,中间一度收到进返京政策的短信,差点把他吓死“天啊我怎么出北京了”。
好消息是他到底还是参加上了毕业典礼,啥都没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