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记录生活的独特方式?
查看话题 >2022.6.26周记
01 本周回顾
1.周一上午看书,下午写周记,粗看论文,晚上第一次尝试,失败告终,整理月原则。
2.周二上午看书,下午清理寝室卫生、扔衣服,晚上《梦华录》E1-7。
3.周三上午看书,下午清行李,买冲牙器和直发梳,晚上回家,《梦华录》E8。
4.周四上午研究穿搭,下午《梦华录》E9-17,看书,晚上keep,构思下周活动主题。
5.周五上午《警察荣誉》E1-2,《破事精英》E1,下午去光谷参加知乎读书会,第一次给自己读书会打广告。

晚上看书。
6.周六上午《梦华录》E19-20,《警察荣誉》E3-4,下午看书、keep,晚上设计下周活动海报。

7.周日上午看书,《警察荣誉》E5-6,下午组织了6月第二场主题沙龙活动:聊聊讨好型人格。这次延伸出了很多新话题呀。

晚上和爹、大伯吃虾。
8.本周读书打卡7天,运动2天。听新闻5天,吃水果3天,发了1段视频。
9.本周周均入睡时间11:34,比上周早28分钟,总算有点进步。
10.这周继续沉迷于看剧,依然没有以重新开题选题为重心,好在没有再失眠。
02 下周计划
1.11点前上床睡觉。
2.至少拍1段露脸视频。
3.每天要吃1个水果。
4.每天要听5min以上的新闻。
5.每天至少找人交流5分钟吧。
6.至少踏青一次。
03 反思
1.自我反省下,最近这几个月学习状态很差,效率极低!可能是没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2.以后每周一早上发活动吧。我发现早上发活动,关注度高。
3.犯错误很正常,重要的是不能一直犯同一个错误。
4.晚上是思绪纷飞的高发期,所以可以尽情幻想、放肆去做白日梦,但切记不要做任何决定和新行动!不然早上醒来后会后悔莫及。
5.我得多做做不擅长的事,比如重新开题选题,以避免让我过于自信和盲目自信。
6.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整理或翻看自己的原则,多看看自己的优势!
7.做了失败也比不做要好。
9.自信的人不怕拒绝,不怕批评,也不怕失败。
8.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熟能成巧的过程,没事,我已经勇敢迈出了第一步!
04 想法
1.受不了别人2小时之外还不回我!
我知道不回复有时本身就能表示一种态度,但我更喜欢别人直接干脆拒绝,毕竟也有时不回复是因为真的有事。
2.现在真的越来越忙了,能转移情绪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蛮好。
3.一遇到问题时就凸显学心理学的好处和重要性了。
学心理学蛮好的,遇到情绪问题马上学以致用进行疏导。
4.别说,除了看自己的视频觉得搞笑,现在回看自己的周记也忍不住被逗笑。
5.回到家,换个环境明显感觉状态不一样了,
6.无语=_=家里的wifi比学校差多了。
7.星巴克yyds! 安静有水,就是空调开太足了。
8.运动完好累啊。
9.网购好麻烦啊,我还是去实体店试吧。
10.有时直觉还是蛮可信的。
11.体验不同状态下的自己真的蛮有意思。
12.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不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中。
13.我也想谈恋爱,但是现在学业学业不灵,事业事业不灵,哪有心思找对象。
14.下次遇到感兴趣的人多接触,多了解,说不定了解着就不感兴趣了。
15.判断一本书对你有没有帮助的最快检验方法就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你有没有觉得以前的自己太蠢。
05 自我认知
1.我发现我肩窄,属于小骨架。
2.我得多做做不擅长的事,比如重新开题选题,以避免让我过于自信和盲目自信。
3.我发现我在理性状态下是真的特别理性,而在感性的时候,那又特别感性,特别冲动,真的很难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呀。
4.我真的越来越自信了,之前有肌肉的时候不穿背心秀一下,现在没肌肉了反而好意思穿背心秀肉了。
5.读研期间又一突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
6.一困就容易饿。
7.历史上的突破:这真的是迄今为止我做的最主动的一件事了。以后会早点主动。
8.现在的我真的成熟好多。
9.我就是自尊心很强啊,我才不要卑微。
10.我绝不会做强求的事。
11.我知道自己迁移能力强,但没想到这么强啊,自我说服、自我安慰能力一流。
12.我这状态调整得也太快了吧,厉害!
13.以后多跟女生们接触接触,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也换种风格。走走淑女风!
14.我很容易和跟我性格相似的人成为朋友。
如果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一些观点很一致的话,那就会成为好朋友。
15.这几年放暑假也明显感觉自己的成熟和进步,从暑假安排就可以见得。
16.我发现我联想、迁移能力比较强。
17.历史性的突破:第一次在别人读书会上打广告。
18.我发现我适合露齿笑,不适合抿嘴笑。
19.第一次涂口红出入正式场合。
20.由于准备正式做垂直博主了,所以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从发型、口红、穿着都开始精心设计。还有表情管理,练习微笑。
21.我发现我现在是专心搞事业哇。想了半天,我最喜欢的还是想当郭总。
22.喜欢干脆直接型。
23.我发现自己管人的能力较弱,做事的效率还可以。以后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风格。
06 人际
1.现在明白了之前看哈利波特1时别人的评论:大大方方是朋友,小心翼翼是喜欢。
2.经常和志同道合的人接触会形成良性循环,觉得生活真美好。
3.多交友也蛮好,眼界开阔多了,不会只关注某一个人。
4.下次遇到感兴趣的人,早点主动!早接触早放弃。
有共同点最好,没有共同点就去多问问别人擅长的事情。
5.谈谈我对我妈的观察。
我妈太拧巴,总是心口不一,不愿直说自己的感受。和她在一起,我情商被迫大大提高,总是需要去猜她的真实想法,搞得我很累。
她还总逞强不想麻烦别人,可最后还是去麻烦别人,何必自己硬抗,让自己那么累呢。
和她在一起,总是把我气的不行。晚上问我吃啥,我说想吃烧烤,她说要清淡,我说吃羊肉汤,她说吃了上火。我问你想吃什么,她说她晚上一般不吃饭,就吃点水果。结果最后我们一起去吃兰州拉面,她吃炒拉面,我吃番茄鸡蛋面,每个人都一大碗,结果最后我没吃完,她那一大碗全吃完了!我真无语!以后她的话我只听一半。
还有,她脾气阴晴不定,时好时坏,让人难以适应。
07 读《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感悟
1.自我卷入也就是主动进行认知加工,和个人相关性能够对态度改变有比较大的影响。
这个睡眠者效应也就是延迟说服,没看太懂,我感觉实际难以生活中也难以应用。
现在有点疑惑,态度和信念有啥区别呢?
我发现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学术性略强,导致有时翻译得比较晦涩难懂,所以阅读速度很慢,思绪总是纷飞。
2.先通过引发积极情感,然后通过重复或者其他方式促进更进一步思考,可以形成强烈的积极态度。
态度保持的3要素:个人相关性、自我说服和系统分析。
第5章看得很慢,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本身内容有难度,总是容易走神。以后再反复阅读。
3.态度卷入的两个要素:个人关联和积极思考。
前面翻译得还算是在说人话,现在看到第5章第6章了,这翻译质量让我有点想放弃了。而且内容也没什么很大的逻辑性,经常重复之前的内容。
突然发现这本书并没有标注第几版,那说明这可能是第一版的翻译。怪不得这么烂!
我决定明天去省图看看那本《社会心理学》!
08 读《麦肯锡晋升法则》感悟
1.今天追剧没去省图看《社心》,正好为了准备明天的读书分享,所以就看了这本书,没想到还蛮不错的。
我发现自己管人的能力较弱,做事的效率还可以。以后要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风格。
第一章讲的六个原则:
(1)聚焦最重要的部分。利用迫切感和期限;与绩效挂钩。
(2)早起先做最困难的事。这一点我却恰恰相反,我总是早起先做最简单,最想做最容易的事。
书中提到好几位领导者早起的第一件事都是运动,我决定明天开始也尝试像他们那样。
(3)捕捉小信号。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关注对方的需求。
(4)准备好30秒万能回答。需要具备拆分问题、总结归纳、了解听者的需求、超强的表达等能力。
(5)任务开头就全力以赴。绝不能拖延,只要机会一出现就立马行动。
(6)描绘最终的成果画像。即建立确定性。
要定时看一看这种干货跟工具书,给自己打打鸡血,我发现看书和自己实践总结这两条轨道要并重。之前我光顾着自己实践总结了,而忽视了看书。
判断一本书对你有没有帮助的最快检验方法就是,看完这本书之后,你有没有觉得以前的自己太蠢。
2.第一章讲的六个原则:
(7)在压力下保持微笑。微笑的好处:减轻压力,展现自信,少发脾气。
(8)突破自我。给自己一些时间暂停;抱怨不如去行动;寻求有经验人的帮助;着眼现在。
(9)做好最糟结果的预案。方法包括:项目可视化、提前想好对策。优点是能控制情绪、降低预期;准备得更充分,更积极乐观。
(10)及时跟进。包括记录当下情况、复盘总结、重读笔记。记录的方法:快速编码,用不同颜色、不同符号予以区分。
(11)高情商拒绝。包括24小时原则;被分配任务时,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否有价值?面对他人建议时,进行筛选,缩小范围。
突然发现目前看来这本书对我帮助特别大,这些原则正好对应我当前状态,需要我慢慢去领悟、应用。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有几个原则的标题和内容不太相符,但总体来说依然实用性很强。
我发现我看完一本书后,不喜欢立即回顾,喜欢隔很长时间再回顾,那样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3.第一章讲的5个原则:
(12)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保持乐观和积极,主动从项目中找到可与热情结合之处。
我觉得我现在缺少热情,目前唯一能让我充满干劲的是可能就是早起看剧。
(13)找到自己的榜样。表达异议;不同的场合要有不同的榜样;榜样名单少要有十个人。
这一点在《富爸爸穷爸爸》中也提到过。
(14)知道自己的能量来源。73法则。
我得开始整理表格,来区分喜欢和不喜欢的事。
(15)独处+运动。设定目标,养成习惯。
这个在学习之道里也提过,运动可以让我们从聚焦模式转化为分散模式,会增加自己的灵感,想清楚很多事情。
所以运动绝不能停!
(16)制定承诺计划。制定结果导向的任务,可以使自己更积极主动去完成、量化自己的进步、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半年回顾一次。
正好我最近准备在做一个半年总结,来回顾一下去年定的计划。
4.第2章讲的6个原则:
(17)牢记演讲时的前三句。背熟开场白和转场话术;使用简短的句子;每段停顿几秒;通过情感联结来抓住注意力。
(18)用简短话语沟通。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19)回答问题前停顿3秒。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私下再回复;最重要的是保持自信!
在这一点我承认自己确实做的不太好,以后需要刻意练习。
(20)多问少讲。多问那些出于思考而且有助于理解的问题;可以从一起吃饭开始。
在这一点我有一种无师自通的天赋,所以很早就能做到这点。
(21)不直接说“不”,改以建设性的提问。先肯定别人的想法,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22)不要拿出半成品。不要以牺牲品质为代价来追求时间效率!
这一节的核心要点:简洁沟通,停顿3秒,多倾听,先肯定。
09 摘抄
来源于《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重复的这一价值需要受众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才能得以显示。
无论是受到重复或者其他一些方法的促进,源于主动而系统的心理加工的态度改变是最持久的改变。
主动创造的信息能够引起心智投入,而且这一投入的产物——认知反应——是难忘的。
聪明的信息生产者会强调当前态度的个人关联性。
强烈的态度也有其消极面:它让我们变得顽固、认知僵化和不愿意考虑新的有效信息。
真正的证据同样要求知道负面例子的相对频率。
来源于《麦肯锡晋升法则》
管理方法论分为管人和成事的方法,管人更关注执行的效果,成事更关注执行的效率。
管人则是一门艺术,需要更加高明灵活的技巧,不能照猫画虎,也没有标准的路径可以遵循。
由于个体的差异,千万不要强行应用风格,不适合自己的方法论,通过外部反馈总结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强大而独特的风格。
更重要的是你需要立刻将所学付诸实践,我每每在第二天或一有机会出现时,便试图把我的原则转化为行动。
练习等同于经验,而经验的积累将造就能力。
理清思绪把思考得来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步骤。
优秀的写作能力有助于你梳理和提炼想法。
循序渐进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而言,早上适合做需要发明、创造和想象力的工作,晚上适合做那些被动、不太需要耗费脑力的工作。
在职业领域爬得越高的人,越擅长把情绪隐藏在笑容之下。
你得意识到,你需要耐心和行动力才能培养出处理事情的能力。
最糟糕的就是只抱怨不做事。
如果你要发点牢骚,抱怨,推卸责任或者指责,那还不如动手去做点什么。
有一个真诚在意你的导师,给你指出正确的解决思路非常重要,向外寻求帮助可以让你跳出思维定式。
没有成长是光鲜亮丽的,都伴随着痛苦。
及时跟进是一个快速达到更高成熟度、建立更强可信度的方法。
即使项目已经结束,也不要不好意思邀请客户一起用餐。这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及时跟进。
通常要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总是需要在你所能接触到的机会和你擅长的领域之间权衡。
热情就是你选择相信的东西,重点是找出让你快乐,让你在早上充满干劲儿的那股能量。
试着去抓住能激发你内在共鸣的东西,然后由此出发,重点是你愿意被点燃热情,并投入120%的精力去让某件事尽可能发生。
人类天生会带着狭隘的条条框框来看待事物,榜样可以帮你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使你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你需要整理出一个简单的表格,列出你喜欢的可以帮你找回活力的事,也列出你不喜欢的,会令你感到精力耗尽并且压力增加的是?了解自己的活力来源,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
73法则。
要在工作中找回活力,消除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自己留出大块的时间段。
独处时光可以让你理清自己的思绪,思考事情的优先级。
通常当你开始觉得工作比以前简单时,这就是一个警告。
如果按照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去对待他们,我们就会促使他们变得更好。——歌德
经验丰富的领导者会知道对方提问的潜台词,不会直接给出草率的答案,他们知道缓一缓才给答案比较好。 有时候你的言语听起来是不是可信,取决于你有没有自信,这需要你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表现的充满自信,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喜欢提问的人消息会比他人灵通,因为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最多的信息。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直接反驳任何人,除非情况紧急。通常比较好的做法是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让他自己去发现。
你在处理潜在冲突时应该保持最大的敏感度。
有很多书探讨如何不在意别人对你的否定,不过很少有书籍讨论如何控制自己的否定立场。不过你想一想就知道,控制自己容易多了。
采用“建设性提问”时,首先必须卸下你的防备意志,想纠正别人的冲动。
只要你用心对待你所拿出的成果,好名声就比较容易建立,而你展现出来的东西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