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外卖员和黄金宫 漫评(一)
光影荡漾的树荫下,心绪随风轻动~

我曾经有过比较偏激的想法——认为一部好作品(无论是不是耽美),情节中不应该有霸总,不应该有富家少爷,不应该有私人飞机,更不要有离家出走负气跳楼突然失忆……等等等等吧,至少那时我觉得,要摒除一切这些“看起来是套路的”设定,才应该是好的。
虽然目前,我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缓和了不少。因为这部作品。
有霸总,有富家少爷(应该也有私人飞机),还有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外卖员。但是这些人碰到一起之后,情绪中摩擦出的光亮,却如此平静和谐,张力十足。
作者UPI一定是位很温柔的女性。她把笔尖的力量,尽情挥洒在了人设,台词,分镜……以及那一帧一帧用来营造情绪的画面和构图上,流畅,平和,极具美感。
这些画面的张力,无数次从树荫光影下那些斑斑驳驳的剪影中显现出来,无数次从那些清亮透彻的浅淡色系中尽情流淌……温婉而宁静……“宁静”到,已经24话了,主CP的二位……连手还没牵上……呢。哈哈哈哈哈哈。
我无法判断,《黄金宫》目前还没大火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过于清水,但是无论是画风,人设,尤其是情绪渲染和细致的分镜,它都值得一看。

更吸引人的是——这是一部你100%会站错CP的作品,哈哈哈哈哈。
今年jaxx的新作《绿色镌像》里,晋清禹让人眼前一亮——暴力,戾气浓郁,黑帮大佬,血债累累,嗑药…然后是个0(其实他可攻可受,只是在剧中是受)。巨大的反差产生了不小的张力,很有吸引力。小晋哥凭一己之力,重新定义受。
所以我完全没想到,上周还沉浸在《绿色镌像》第一季的漫评撰写里,这周发现了另一位——温柔,内敛,文静,说话都不敢大声儿的那种,生活压力大,有点小脆弱,坚韧,看起来可能一辈子都没打过架的,一位好看的男孩子都佑元——是攻。

当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一脸懵逼。
其实在这之前,剧中给了一幕:两个人在树荫的光影下站着,猛一看一边儿高,但细看后发现其实佑元稍高一点。我当时的OS是:佑元是攻?(BL黄金定律——谁高谁是攻)。他是攻?不像啊……万一作者想画个反黄金定律的呢?嗯嗯嗯一定是这样。

自欺欺人结束之后,我就以“站错了还站的理直气壮”的状态一直看到,啪啪打脸。
好温柔的攻。(温柔到有点担心他搞不定书安,捂脸)
此后发现,原来作者UPI并不是第一次这样的设定,在她的其他作品中,美攻x强受出现过。所以佑元也不是她笔下的第一位“看着是真不像攻的攻”。


挺好。一切都脱离定义,一切都没有固定标签,一切都顺其自然。
故事开始了。
财团二少爷书安,29岁,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开始窝在家里——他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伴发惊恐症。所以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会比较危险,情绪容易失控。

来首尔打拼的都佑元,29岁,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拼命打工挣钱——家里有债务,有时要打几份工,生活拮据,经常被钱不够困扰,他有些小秘密——把游泳视为唯一但被迫放弃的他,觉得“助人”并非“为乐”,而是这种“伪善”可以让自己好受。

论别扭,目前看,可能佑元更别扭一点儿。

两个重压之下的人,在一个大雨天碰见了。随时会爆发惊恐症的书安,在超市门口发呆,下雨的声音诱发他想起很多恐惧的回忆。想释放“伪善”的佑元偏巧在不远处的店里打工,看见他愣在门口——“你应该是需要把伞吧?”
书安因此,记住了他。
两周之后,佑元来他家送披萨,第一次都没认出来(佑元忘记摘口罩),第二次,书安一下子就记起了雨里的那张脸——原来是他!
但佑元没想起来哈哈哈。佑元当时的OS应该是:不是说这个顶级公寓里的有钱人都会给很多小费么?为啥我来了两次都没有。哈哈哈哈哈。
佑元甚至被书安盯得有点迷惑……“您是还有什么要嘱咐我的么……?”
书安说没有,没事。谢谢你送披萨来。
某种意义上的,二见钟情。

强受开始“追”美攻。他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借来的伞要还。
于是,根本就不吃披萨的他,开始天天点这家店的披萨。
缘分的最开始,要感谢成喻汉,书安的朋友,怕他憋出病来,所以想办法让他跟陌生人接触一下,于是想到了外卖员,于是选了号称“我家外卖员非美即帅”的这家店,偏巧在这期间,佑元因为长得好看被前公司的人排挤了,为了不断粮,经朋友介绍来了这家店开始送披萨。
成喻汉每次都故意让书安去社交,去开门,去跟陌生人说话。
看着他后来的变化,证明是有效的。
好像把这一辈子的披萨都吃完了,还没见到佑元。人家都是随机分派,来的都是其他位“非美即帅”(哈哈哈)。
高额的小费和整理好的雨伞,都准备好了。“如果再不来,难道我要去店里试……”对书安来说这是大挑战了,别说店里了,店周围来来往往也都是人,这种密度他无法承受。
“……我这是在干嘛。”书安有点觉悟了,但是,脑中浮现了佑元在雨中送伞的那张脸之后……“真的,就最后再见一面……”
就在差点儿做决定出门的时候,佑元来了。和之前一样,招牌的微笑,温文尔雅的态度,还有那浅浅的发色。
中了彩票一样的心情哈哈哈。(太太也是可逗,细节拉满)
看到门外佑元的那一刻,书安内心乐开花,握着雨伞的手都攥紧了。

“那个,上次(见面)我没什么心思就没跟你说,你还记得我么。”浓密黑发的书安,问。“几周年,在店的旁边,你借了伞给我。”
“啊!”佑元终于想起来了,“我记得!下雨哪天,对吧?那时候平安到家了么?”
“是的。多亏有你。”书安很高兴,他还记得他。
还了伞,给了小费,感谢的话,不客气的话,都说完了。佑元走了。
自己定义的最后一面,就这么结束了。
……
自己定义的“最后一面”——让自己展开了更猛烈的接近。(捂脸)
其实很难说,这个时候,书安是不是把佑元直接断定为“一定要追求的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书安没有心理问题,那么应该就是(直接的想追求)。
但因为他的状态有时候很模糊,似乎和常人一样,但一碰到某种触动(可能是人,可能是回忆,可能是天气),他就当场“自闭”了,而这个时候能读懂他的人——给他的力量可能就不仅仅是“帮了一把”那么简单。所以书安对这个人(佑元)发出的,可能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欢。
类似于……只有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愿意去做一些尝试。有安全感,不会太难过,不会遇到太意外的事情(其实主要是“能读懂”所以即便发生了可能不会太狼狈)。所以仅从这个角度看,那佑元确实是攻。
温柔的安全感,丝毫没有攻击性。至少目前看,和其他那些攻好像不太一样。
拿了雨伞和小费出来后的佑元,在树荫下“消化”:

-原来是那个时候的那个人啊……
-原来不是生气(总是会盯住我的脸,好像要说什么),而是想要跟我道谢;
-原来,我也帮上了忙啊。
仅是这一幕。作者给了6-7个分镜(分镜的角度包括俯瞰,仰视,平视,还有细节特写;),其中5帧脸部特写。其中4帧为两次静态的慢镜头。

这真是我看过的作品中,分镜给的很细的作者了。不但细,而且相对高频。这样的分镜和节奏,会把情绪铺设的特别“细水长流”的,舒缓,柔和,可以大口喘气儿那种。
佑元是有点自卑的。在这些缓慢的分镜中表现出来的。
他挺在意别人的眼光,无论是所谓的“伪善”能让他心理好受些,还是陌生的人(书安)对自己的态度。明明是无法判断的态度,比如为什么不止一次盯着自己脸但是没反馈,他会不自觉的以为,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发生事情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这点在后面直接变成了情节推进的某种关键,明明出车祸的双方(佑元和车主)都有责任,甚至车主责任更大些,但佑元却是先道歉的那个。如果不是书安出手帮忙,佑元吃亏吃的更多。
温柔,又有点自卑的,攻。
拿着雨伞和小费的佑元,抬头看着黄金宫的顶层——书安的住处。这个楼层的高度,这个距离差,这和现世如出一辙的贫富差距,会让佑元想到些什么呢。
“原来,我也帮上忙了啊。”佑元想到的,是这个。


“在放弃掉唯一喜欢的游泳之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若是某天我无缘无故觉得寒酸,就会故意对人们很亲切。看到他们因为我的好意而开心的模样,我就会忘却那破败感,哪怕只是暂时的。
说不好这就是伪善。因为亲切待人只是为了让我自己开心。”
因为自卑,所以故意去“施善”,弥补自卑。

真不好说,是这样的佑元,遇到了书安。还是这样的书安,遇到了佑元。
后记:
我想吃披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