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干货 | 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决策?
我是陶先先
在工作中,我们的领导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决策,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意无意进行大大小小的决定。
有研究讲,一个人每天做的大大小小的决定有3万个。那到底是什么影响我们的决策?
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关键之一就是:你所处在的位置。即:“屁股决定脑袋”。
我记得在参与公司/领导年度工作报告写作组“磨稿子”时候,有次关于某个表述领导不认可,同时为了让我们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他举例讲到了“屁股决定脑袋”这个论断。
“屁股决定脑袋”,工作时间越长、经历的事儿越多、见到各式各样的人越多,我越是认可。
职场中,很多事情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甚至没有明确的黑与白,那拿捏的角度、最后的结果就都很值得玩味。
类似相同的事情,A领导牵头,就是一个结果;B领导牵头,就是另一个结果。
让结果南辕北辙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是不同领导的不同思路,是不同领导的不同位置。
甚至是在同一个岗位的同一个领导,类似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点,他处理事情的思路不一样,因为那个当下,他的处境不同。
我上班的路上有个大十字路口,有时候等红灯时候,看到有骑着电动车的人逆行过来,但站在十字路口的交警却不怎么管,我总会不自主念叨两句:“早高峰逆行都不管,电动车还这么快,交警这作用没发挥!”
等到有天汽车限号,我骑上电动车,为了不迟到也选择了逆行穿过大十字路口时,心里却在默念:“警察哥哥一定要体谅我上班快迟到的不容易,一定不要过来拦下我。”
看,这就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鲜活例子。
那我们研究“屁股决定脑袋”的目的是什么?
是灵活运用。
比如:
1.如果我们不确定某个人在某件事上的立场,我们可以从他所处的位置进行推算;同样,如果在某件事上某人的立场让我们意外,我们也可以反向推演出他实际的位置及心理状态等;
2.如果我们想让某人促成一件事情,我们就要从他的角度、从他的位置出发,去做合乎规矩、合乎情理、又能相互受益的工作,这样遵循人性做,才能形成合力;同样,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情被相关领导叫停,那我们就要去思考自己是否没有提前考虑到他的工作需求、情感需求,然后去梳理补救的措施;
3.如果想看懂职场,就用“屁股决定脑袋”对目标对象进行逐个分析,在持续动态的分析中,你会发现,除了位置,影响他们决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性格。同样,当你对某人、对职场中关键人员的“位置+性格”都有所了解后,如果你愿意,你在职场中就可以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