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5-比烂的开始—永历朝和清军的比烂大赛
清军的第一份大礼-八旗兵战斗力下降-开始转由以汉制汉的策略
我们常常认为,清军到清末时战斗力才逐渐下降,实际上,清军从1647年开始,八旗兵所向无敌的的战斗气势再也没有出现了。因为满洲兵员少(不到10万)士气低落(在温柔乡中失去自我)。并且,在1658年时,满洲大将也普遍迷失在美色之中,顺治2年,多铎抢得有才的汉族美女103人 ,送给顺治10个,多尔衮3个,等等。大将的子孙们又普遍年轻,没有经过历练。所以清军开始以汉制汉——战斗几乎不用满洲兵,满洲兵基本负责监督汉军和最后夺得头功的地位 。
清军的第二份大礼-残暴统治导致北方不断起义,无暇顾及南方
山东、山西、陕北、甘肃等地起义不断,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那个时候),因为清政府政策已经触及整个汉民族的利益。
南明的第一份大礼-皇帝没用
永历皇帝是长的很端正,但是从小失学,全没读书,对皇帝的言行举止完全不懂。永历在制定措施时,总感觉很被动,比如赣州失守,永历(当时在肇庆)马上就跑了,这导致了广东人民对明朝的民心降低,之后又跑到了广西,然后跑到了武冈,听说广州江西有起义只是加官进爵,但是并没有派兵支援,以至于大好形势浪费。
南明的第二份大礼-内斗不断
1、永历年间军阀不断内斗,永历帝无法控制朝廷
2、永历与绍武政权的内斗, 永历与郑成功的内斗导致广东沦陷
绍武政权是隆武帝弟弟建立的政权,在永历逃跑出广东后,绍武政权重新建立,但是由于绍武政权把主要兵力都放在和永历政权的对抗中,以至于广东被轻易占领。
永历政权重新掌握广东部分地区时, 郑成功为了军队的粮食,在没有向永历要的情况下,直接去广东攻城抢粮,导致重新掌握的城市被逼反
总结
清军虽然战斗力下降,但是内部相对与南明更加团结(至少皇帝指挥的动),领导人一般也比南明皇帝更英明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可以理解为何南明军能多次大捷,但是南明政权依旧覆灭的原因。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