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搭建知识体系的相关思考与执行安排(一)
今年一直有在思考如何重新搭建和精进自己的知识体系,暂时确认的定位是 做建立在医患沟通设计与研究基础上的口腔医院运营 。不好意思在后面加上专家二字,那就是个理想吧。
医患沟通,是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有一定的基础,也愿意深入介入的一个领域。曾经集中大量地处理医患纠纷,也总结出一套颇有用的操作流程,同时,医患关系也是一个医院能够立足和壮大的基础逻辑,想来,设定应该OK。
流程设计是个需要研习的题,两年来,我也翻阅了大量的服务及流程相关类书籍,从各种领域中寻找服务设计的一些基本要素,但真讲出来,仍旧觉得浅薄。
心理观察、疏导和行为管理,是今年主攻的内容,前段时间花了较多的时间去学了心理咨询,也通过了中科院的心理咨询师基础技能考核。但心里明白,真的想要应用到一线,仅是开始。
因为是非专业人士立足口腔医院管理,所以,同步还有非常多的口腔专业知识需要深究。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能做到每个项目都熟悉,但至少每个项目的医患关系特点需要非常清晰。这个部分,专业的门槛有点高,也是艰难地在推进。
最后,是品牌观念和消费心理,这个部分,多少因为自己是广告学出身,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仍旧是有一些老本可以啃啃。
综上,是近两年来给自己定好位置后,在努力的内容。最近觉得需要重新梳理,是因为突然发现,近一年多没有什么建树,嗯,或者说没有太多的认知更新,这个让我有点慌。是方法问题,还是方向问题,还是着手的不如想象中那么有的放矢。想着,边打字边思考梳理一下。
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系统,首先需要一个目标,我想这个暂时是清晰的。这个部分花了我好多年,才梳理清楚,算战略准确。即使不准确,那也可能就是还有些模糊,就逐步清晰吧。剩下的,应该是战术上的问题。将认知系统分解为几个专业部分的整合,这个应该也还好,从涉猎来讲,流程设计、心理学、口腔医疗、品牌核心观等,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出入。最后剩下的问题,应该就是底层的执行层面了。
昨天在听万维钢老师的《搜索的喜悦》的解读,结合在看的系统论的书籍,意识到可能有如下几个问题吧,
一个是每个板块的书单不够精炼和精读,每个领域最初的5本书,需要重新梳理下;
其次,每日安排的学习和思考时间不够固定,这个部分,可以考虑把每天的这个时间段拿出来,每天至少1小时完整时间,再加碎片时间1小时,确保每个板块的顺利推进。或者可以把运动部分放到中午去游泳或晚上去跑步。新的学习内容加足够的时间安排,效率才能提升。
第三,近期出去太少,眼界狭窄。在没有办法尽快安排出去游学的情境下,可以考虑把搜索引擎的技巧学起来,找到一个同步行业信息,分析当下市场,同时get最新行业认知的有效方法。如果尝试无果,下半年需要想办法调整当下的工作节奏。
第四,最近输出过少,琐事过多,情绪过多。需要调整。需要增加培训课程,不管对象是谁,需要多讲。多讲才能更快地进行认知梳理。考虑与外部的朋友联系,每两周安排一个分享主题。保持高效输出。嗯,这个部分很重要,算是能够刺激自己的知识与逻辑构建的最有效的方法。
最后,就是列具体的执行计划了,希望这一轮梳理后,能够提升效率,奔着想要的目标更快地前进。40岁,希望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真正的专家,剩下的2年,要高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