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个人阅读报告
年初的时候,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一年读书50本,目前刚好时间过半、目标完成过半。

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每天哄睡孩子之后,23点至0:30才是我的读书时间。大致模式为主题阅读+交叉阅读,这半年的主题阅读主要聚焦了都市圈、科技创新和个人成长三类话题,一般读一本干货多的书之后,就交叉读一本轻松的书换脑子,比如花半个月时间读了《人的应当:三千年人类思想史》之后,就花两个小时读了《一年顶十年》,精华书、注水书插花阅读,总体感觉是开卷有益。

1、个人成长类话题的书主要读了以下几本:
《底层逻辑》 (吕白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规划最好的一年》 (迈克尔·海亚特 天津人民出版社)
《精进3:找到你的潜在生态位》 (采铜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 [美] 加里·凯勒 / 杰伊·帕帕森 中信出版社)
《一年顶十年》( 剽悍一只猫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结构化表达》(黄漫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切从目标开始》 (水野学 天地出版社 )

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底层逻辑》 》和《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三本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颠覆了我很多认知,读起来比较过瘾,在认识论上获益良多;《底层逻辑》 》和《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则给了我很大启发,在方法论上受益匪浅。

其中,《结构化表达》和《一切从目标开始》两本,我觉得有点失望,精华度有点低,看后基本上收获不大。其中特别要说的是《一年顶十年》这本书,看这本书的宣传架势,本来对这本书期待还挺高的,没想到读了之后发现,基本上就是汇编的碎碎念,像梦话合集一样,不仅大失所望。这也算是一次教训,以后选书,决不能只看名声响不响,内容还是第一位的。

2、都市圈话题的书主要读了以下几本:
《都市圈解构与中国都市圈发展趋势》(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城市崛起:新时代都市圈发展观察》(贾宝胜 重庆出版社)
《大国之城》,(秦朔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互动与产业发展:以上海都市圈为例》 (罗守贵 李文强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大都市的嬗变》 (于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都市圈综合发展能力评价》 (陆军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中《中国都市圈综合发展能力评价》 这本书比较系统全面客观,干货较多;《都市圈内部城市间的互动与产业发展:以上海都市圈为例》这本书则完全是玩弄数学模型,比较垃圾。《城市崛起:新时代都市圈发展观察》和《大国之城》两本,偏个人视角,虽然系统性不足,但文笔不赖,悦读性比较强。

3、科技创新类话题的书主要读了以下几本:
《中国优势》 (王煜全著 中信出版集团)
《创新进化史》(卡莱斯·朱马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创新的真相》( 谢耘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三本书,都在不同角度上富有独到见解,《中国优势》 一书认为,在当前的全球创新生态当中,中国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代工生产,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量产能力;《创新进化史》说,有些新技术面临的被质疑、被抵制的局面,持续时间甚至可以长达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创新的真相》说,如果我们揭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成功后被披上的华丽外衣,看到的很可能是累累伤痕。

读了这半年,从三个主题阅读的话题角度来说,突出收获有三:一是对郑州都市圈刮目相看(可能因为在郑州定居,有点偏爱,从几本写都市圈的书中,还是能看到一些亮点和潜力),二是颠覆了对科技创新的认知(以往总觉得创新是一个充满鲜花掌声、光彩照人的领域,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艰辛苦楚),三是摒弃了对个人成长类书籍的成见(以前对个人成长类书籍,停留在励志鸡汤的观感上,可能是之前看张萌之类的书影响了判断。最近读的这些,都能从中汲取到一些认识和方法上的精华,比如从《底层逻辑》《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认知觉醒》等书中,解锁了不少提高工作效率和时间管理水平的技巧,举例来说,有任务清单、费曼技巧、知识关联等。
上半年的读书计划,顺利完成,下半年准备调整策略,换个方式读书,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