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每7分钟拿起一次手机?
我是陶先先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有限时间基本是固定的。
比如我,减去必要的上班、睡眠、看娃、通行等,有限时间还是挺紧张的。
我尝试通过晚睡来拉长时间,但是发现,第二天的效率极低,同时由于睡眠不够情绪非常容易糟糕,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和生活质量。
我尝试通过早起来拉长时间,但是发现,如果不匹配相应的早睡,刚醒来的3个小时非常清醒,但到了9点左右便开始迷糊了,整天的状态也好不到哪里。
我求助于科学知识:科学家研究表明,睡眠的时间是不能省去的,一个人大概1/3的时间要用来必要的睡眠。
如此看来,我们不应该总想减少睡眠的时间,而应该考虑如何提高睡眠的质量。那所有有助于睡眠的投资都是值得的,比如家中买一个舒服的床垫、在公司买一个可平躺的折叠床等等。
睡眠的时间不能减少,有限的时间还是那么多,如果我们想做更多的事情,或者让手头的事情更有成效,那最佳的途径就是提高利用时间的效率。
众所周知,现在最影响工作效率的就是手机,因为拿起手机就很容易放不下,海量的信息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而引起我们拿起手机因素又有很多,比如电话、微信等等,这类接近属于不可抗力型;比如查天气、点外卖、购物等,是我们自己拿起手机,属于自主可控型。
我查阅了自己最近一周拿起手机的次数,平均算下来是130次。减去必要的8小时睡眠,清醒时间是16小时、960分钟,拿起手机130次,那就是平均下来:每7分钟拿起手机一次。
我咨询了身边的朋友,最多的拿起手机240次/天,那就是相当于每4分钟拿起手机一次。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时间是多么碎片化,但是我们很多的工作,又是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高效甚至顺利完成的。
那我们为什么会高频率、不自觉地拿起手机?
为了找到答案,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比和复盘思考。刨去接电话等不可抗因素,我自己拿起手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让我在写工作报告的时候,在潜意识指挥下拿起手机,开始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真的是为报告寻找更精准的词语么?
是什么让我在思考如何做好一顿饭时候,拿起手机却逐渐转向了外卖页面?
是什么让我在接到领导任务安排时,第一时间不是想着落实,而是想让自己喘口气?我什么都没做,为什么会有歇一歇的想法?
我又用近一周时间,把自己每次主动拿起手机的背景、触发点、实际原因、结果进行了统计。
然后又进行了一次复盘,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每次我主动拿起手机,本质上是想逃避当前正在做的事情。
从统计结果看,往往触发我拿起手机的背景,恰好是我正在做着、或面临着多少带点挑战的事情。
这种挑战性有的来自于工作的难度、有的来自于自己的不擅长、有的是需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沟通、有的是因为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等等。
也就说,面对这些略带挑战性的工作,客观讲我应该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专注高效来面对和处理。但我却总是不自觉地拿起了手机,打乱了之前的状态的思路,无意识中给自己造成了干扰,影响了工作的完成。
那其实我在做什么?
其实,我在逃避、逃避挑战、逃避痛苦。
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人本来就是“趋利避害”的,不是么?
推导到这里,我感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原来,是潜意识让我在逃避,虽然这种逃避给我带来了高频次的自我干扰,不断打乱了自己做事的状态,降低了工作的成效和全天的效率。
虽然这种逃避,有时候还造成了更糟糕的局面:逃避、拖延,让我失去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最佳时机,让本来就有挑战性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感。
但是这种逃避,就是在潜意识中控制着我,控制着我每7分钟拿起手机一次,控制我不断给自己造成干扰,控制了我的有效时间、工作效率和工作感受。
那怎么办?
如果可以的话,把相关的工作推掉;
如果不可以,学会承受,更重要是鼓励自己快速解决战斗,不要再逃避,因为逃避只会让自己在同一件不得不处理的工作中,感受更多的痛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