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嘿,冤情昭雪的日子吗?
早上趴床上在闹钟的呼唤中醒过来,看到时间上写着7月7日,一条旋律即刻泵入脑子里:七月七日晴,下起了大雪。。。嘿,这是昭雪冤情的日子?
昨天与一个朋友聊起,行业内有将门诊体系做得热闹非凡的运营培训人,那操作方案一套一套的,执行建议一摞一摞的,输出的成就感必然是金光闪闪啊~ 朋友来了一句,没有大型连锁或大场子临床执行管理经验的培训,都是耍流氓,哈哈哈哈,我被ta这充满了各种复杂情绪的评论笑翻。
我特别理解ta说的话。行业里的培训当真是用金子铺起来的,稍微有些专业基础,再来点炫酷的外形,再加点儿玲珑的话语,基本就可以娓娓道来,拿纯语言输出换饭吃。
专业领域总是需要这种人,很多医生技能非常好,但不太会聊天,这类人优秀的基本都还在一线与技能奋斗;很多医生技能非常好,很会聊天的,这类人优秀的基本会在学术领域游走;技术不是很好、不会聊天的,在为更好地生存努力;大家都一片祥和,唯独这技术一般般,语言能力特别强的,撑起了这个行业医院运营的培训。这个领域,借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东风,悄然兴起,原本线下上课,因为是运营类,鉴于组织的个性化特点,多少有些艰难,疫情来了后,被迫搬到了线上,竟因祸得福得摆脱了对个体组织的特殊情况关注,主攻基础运营逻辑,就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出错,又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再承载了一点儿囤精力在家无处发泄的同行们的学习热情,一夜间若星河般,灿烂起来。
朋友是做一线实体帮扶的,看到后,又是酸又是唾弃。我特别理解。做一线帮扶,收入虽然也很可观,概念迭代也很快,但那个真的是靠汗水洗刷出来的一点点成果。用朋友ta自己的话说,坐在马桶上还在纠正人家沟通一线的具体应对话术。时刻在规划和应急带教中挣扎。
我做实体一线管理的,是医患线,但落到实际中,也是大部分低头拉车小部分抬头看路的心路,和普通一线管理者不一样的是,我还逼着自己留个天眼,时刻关注着医患关系这条看不见的线条的流畅度(算是有点点的专业追求)。医疗管理也好,医疗服务管理也好,都跑不出与人交道。只是,一天10多台手术下来,这么热的天,放谁那里都只剩下喘气,而没有力气纠品质了。
人越多,事越杂,流程越不可控,具体执行,虽有标准,最后,仍是要靠精神力。个中酸楚,比培训、咨询、帮扶都要更费时费力吧,当然优势也有,和他们比起来,运营院长头衔听起来也是很有吸引力,至少被喊得时候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多少还有点level,偶尔说到一线管理的时候,也有点专业领域的自我陶醉感,哈哈哈哈,好吧,偶尔自hi下,算是每天挣扎在专业奋斗方向和鸡毛蒜皮之间的灵魂出窍修整吧。
嘿,小暑天,大家都不容易,身体保重,情绪保重,抖擞精神,继续go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