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足的“富二代”陈淳开创写意花鸟新篇章
画史上有一称谓:“青藤白阳”,说的是徐渭、陈淳。将二人联系在一起的是花鸟水墨大写意,两位不曾照面的画家,共同敞开了明清花鸟水墨大写意之门。
陈淳(1483——1544,初名淳,字道复,自号白杨山人。长洲(今苏州)人。
相比徐渭,陈淳生活条件优越,对做官也没什么兴趣,淡于仕途,流连诗酒临泉。陈淳之父陈钥“为郡阴阳正术”,所谓“为郡阴阳正术”是明代官方设置的地方道教官,据《明史·职官志:4》洪武十七年设立阴阳学官,府、州、县各设一人,负责管理天文、占候、星卜、相宅、选日这一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可谓十足的“富二代”。
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诗词、书法、画,都有相当造诣。陈淳是画史上称之为“吴门画派”中的一员,他虽曾师承文徵明,但不受文派主体画风的羁束,在花鸟和山水画领域俱能另辟蹊径,别成新调。中年以后,笔墨放纵,诗文书画均有明显个性,自立门户。
书法以行草书成就最高,是晚明狂草大家。早期小字行草风格,用笔精细;后期变为率意纵横,草书的抒情性得到极大的发挥。《白阳山诗》圆润清媚,率意纵笔,稳健老成,是陈淳晚年之作。

陈淳,《湖石花卉扇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今存世最早的一件陈淳作品《湖石花卉扇面》作于1514年,陈淳31岁,父亲尚在世,画太湖石一,右上即旁边点缀朱红色小花,画上有文征明、祝允明、唐寅等题诗。
陈淳作品欣赏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