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中的主角名字
在刚看剧时,我就注意到主角们的名字,让我很不舒服,都有深深的封建社会里的男权烙印。
赵盼儿,她的父母盼的是儿子;宋引章,我想到一个成语“弄璋之喜”,希望她引来一个弟弟;孙三娘,应该是排行老三,她的父母甚至都不愿意费一点点心思给她起个名字;葛招娣,招个弟弟来。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连父母都不欢迎她们,仅仅因为她是女儿。我和孩子爸爸讨论,人家说我是“女权”,我批了他一顿,一个享受了性别红利无法共情一点点的既得利益者。
我有一个女儿,小学刚放暑假,平时在外面玩的时候就喜欢玩你追我跑的游戏,不夸张地说,就脱缰的野狗一般,前两天从奶奶家回来,不开心地说奶奶说她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不要疯跑。我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小孩子,有安静的女孩,也有活泼闹腾的女孩,如果你的本性就是文文静静,让你出去疯跑着玩就不太可能,但如果你就是活泼闹腾的性格让你安安静静呆着你肯定也很难过。奶奶说这话的本意可能是怕你磕着碰着,你自己小心注意安全就行了,奶奶说就让她说吧,你别进心里。她就开心玩去了。
宋朝到现在,700多年了,女性的状况依然这样不容乐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生下来就是“第二性”。这是全社会的共识,男女就是不平等的,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来了,在这样的社会里,男女都会被伤害。活泼的女孩被认为是野孩子、假小子,温柔细致的男孩是被认为娘娘腔,整个社会已经给所有人打上了性别标签,不认可人都是有差异性的。
女性不是天生的,是被后天规训的,我的女孩也迈进了 这个环境。女孩子就要乖、最好学个舞蹈,要白、要瘦、要……我能做什么?我要尽我所能,告诉她世界的宽广,人的多样性,不要太乖,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给自己设限,想做的事情就拼尽全力去做。还有,对一切在她面前有意无意说“女孩就要怎么怎么”的人和事坚决制止,让她奔跑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做个挥洒率性、心里自由自在的普通女性!我希望这个社会对她更加和善,如果这个社会做不到,那么我就加入进去,让它变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