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莒南)首届高榆木梳节诗歌集锦(二)
值新时代,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弘扬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高榆村响应号召,决定于二零二二年“七夕”举办首届木梳节,光大优秀传统文化,人们闻焉,赞誉声起,和诗颂之。

七律·高榆木梳
薛彦玲
(济南铁路局)
高榆木梳优名冠,祖业精神世代传。
剔齿纹花工艺美,雕龙画凤匠心贤。
通经活络增青发,健脑祛邪助睡眠。
华夏非遗添异彩,莒南板泉谱新篇。
如梦令·高榆木梳
薛彦玲
巧理鬓丝描黛,美目盼兮娇态。
方寸枣檀梨,雕凤画龙神裁。
青睐,青睐,陈氏木梳尤爱。

五言律诗·高榆木梳与太极人
程振军
(莒南科协)
高榆木梳节,
太极人欢颜。
作诗又弄赋,
抚掌有新篇。
若问这为何,
都是非遗产。
仗剑走天涯,
手艺守家园。
一技在身上,
畅行天地间。
纷呈放异彩,
华夏美名传。
七绝·高榆木梳(新韵)
王安国(山东)
小小香梳誉四方,
玲珑乖巧袖中藏。
神舟十五出征日,
带去蟾宫送老乡。

赞非遗高榆木梳
魏茂春
(莒南县人民医院)
高榆落坐沭河畔,
精制木梳誉百年。
通络活血健儿郎,
扮妆美女乌云倩。
木梳虽小真情献,
华夏文明永相传。
七绝·高榆木梳(新韵)
赵树艳(莒南)
能工巧匠显神通,
娇小玲珑扮玉容。
沭水清滢梳锦绣,
非遗文化立新功。

赞木梳
唐红华(莒南)
养生木梳在莒南,
打理青丝千万遍。
掌上工艺最精湛,
书写文明五千年。
七律·木梳与太极
王桂妮(莒南)
高榆木梳数百年,
非遗文化永流传。
五洲美女爱打扮,
巧系发辫赛台前。
飞针走线似织女,
刀剑掌中如轮转。
谁言巾帼输须眉,
飒爽英姿比木兰!

题诗有感
陈 青
高榆木梳谱新篇,
诗人幸会更无前。
歌颂乡村产业旺,
汗洒广场太极练。
武能擂台夺桂冠,
文能登上金兰殿。
七夕相聚沭河畔,
喜看如画好家园。

(本期编辑:陈青 摄影:季本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