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法到行法,读完这6本书,我摆脱了“假努力”
我忽然发现,颜控是可以治愈的,治疗过程充满魅力。
董宇辉,治好我颜控的男人。他才华横溢,诗词歌赋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他乐观幽默,别人调侃他眼睛小,他说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他热爱生活,贪恋人间烟火气。
这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男人,卖货时没有歇斯底里地喊“买它”,没有打压别家突出自己,甚至没有主动提及商品,却又每一句话都在讲商品。聊起书籍侃侃而谈,聊起生活淡然通透,面对爆红出圈不骄不躁,他讲故事、讲情怀、讲知识、讲现实,每个看完视频的人都恨不得小鸡啄米般点头,发出赞叹:说的太好了!
他的直播看上去很容易,聊聊天而已,实际上完全反应出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强大的知识整合能力、无懈可击的逻辑推演能力、高维度的认知能力、完善的知识体系、无懈可击的口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定。他的魅力,全在于学识和思维。但凡有一处是短板,便会沦为众多主播的一员,新东方老师跨界带货也会成为笑柄。
这是心法和行法结合在一起,带给普通人的特殊魅力。让平时看上去貌不出众的人们,在提到专业领域的刹那,带上光环,令人情不自禁欣赏,以认识他们为荣。
当然,获得这种魅力的过程绝对是痛苦的——它来自我们多年主动或被动地学习,我这边有一个书单,从认知到执行,从心态到行为,由内而外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做主题阅读时我会选择一本“枢纽书”,《认知觉醒》就是这样的存在。
因为它够底层、够全面、够持久,里面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经得起时间考验,5年甚至10年之后依然有用。
《认知觉醒》分为内观自己和外观世界两个部分:内观的是大脑的构造和人类的本性,或者是本能;外观是借力,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都在其中。这些内容最终可以归结为早起、冥想、读书、写作、运动五个部分。
通过这些作者周岭想要告诉我们,人真正的耐心从来不是依靠苦哈哈的耐心或意志力支撑,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只要了解大脑规律,并知晓诸如“复利效应”、“在舒适区边缘努力”、“学习周期”、“跨界”、“变换视角”等规律,我们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耐心水平。

这本书是《认知觉醒》的姊妹篇,主要讲“普通人如何做成一件事”或者“普通人如何打造个人IP”。
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想不被淘汰,就要将自己产品化,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这必然会令人悲观痛苦;但只要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受好处,让自己保持当下愉悦。
“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复利思维、利他思维、社交法则、价值规律,是确保长期乐观的基础。
制定愿景、明确使命、走出二元对立,并在舒适区边缘挣扎,是短期悲观的原因。
跨界思维、刻意练习、降低期待、敢于假设,是当下愉悦的方法。

这本书被称为2022年的《穷查理宝典》有点夸张,但不无道理,这本书的作者纳瓦尔,一个印度小家庭到身家过亿的黄金投资人。
书中有几个观点,我深受启发:
- 把自己产品化。
- 培养迭代思维。生活中所有的回报,无论是财富、人际关系,还是知识,都来自复利。
- 用专长、责任感和杠杆效应武装自己。
- 要想获得财富,就必须充分利用杠杆效应。商业杠杆来自资本、劳动力和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代码和媒体)。
- 普通人把时间浪费在短期思考上,浪费在毫无价值的繁重工作上。而巴菲特会用一年斟酌判断,然后用一天采取行动。他一天的行动可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 你每时每刻都在死亡和重生。是遗忘还是牢记,取决于你自己。

这是本经典读物,很多企业培训课程以它为课本。书中介绍的七个习惯分别是:
1.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当你主动去做一件事时,不需要任何人监督,甚至觉得时间不够用。比方说打游戏,李白一出,时间成路人,转眼40分钟过去了。
2.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任何事情都是由两次创造而成的,第一次是在大脑中,第二次是在实践中。
3.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我给这条换个名字,第二象限优先。对时间管理四象限我们并不陌生,之前讲究第一象限优先,结果导致精力浪费,杂乱无章,如今时间管理变革后明确,第二象限优先。
4.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任何事双赢才是最佳选择,吃独食永远不会长久。
5.知彼解己——疫情沟通的原则
沟通时,最怕的就是各说各话,能够站在对方立场,听对方说话,可以迅速拉进双方关系。
6.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面对难题不是只有AB两个选项,聪明人可以通过沟通写作找到共赢的方案C。
7.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行为是,投资自己,一般可以从身体、精神、智力、情感四个方面入手。

《福格行为模型》围绕着公式B=MAP展开,简单讲就是当人们有能力、有动机的时候,只要得到提示,行为就会发生。
理解这个公式后,会发现,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设计。
其中,动机是最不可预测和最不可靠的。书中福格罗列了动机的五个特点:很复杂、不持续、不稳定、不具体、不给力。但动机又是不可或缺的。
行为越容易,能力相对越强,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书中福格教授了提升能力的方法和从能力链中找到薄弱环节的方法。
福格行为模型中,提示是必须存在的,但不同的提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书中提到了三种提示类型:人物提示、情境提示并做了详解说明。

这也是本老书,4年前我已经读过了,这次重新阅读是想找到深度工作的方法。
“极度专注+高效休息”是我找到的答案。
所谓极度专注是指,工作或学习时进入心流状态,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高效休息是指,在短时间(5分钟)内快速放松大脑,达到回血的目的。
我们不需要24小时保持这种状态,只需要工作时间如此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效率。
写在最后:
从心法到行法,认知——方法——行为——正向反馈——心态——认知,形成闭环,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
罗曼罗兰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没有那么多年的积累,就没有一炮而红的董宇辉。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同样被生活挤压过,在认清自己的平凡后,依然较劲死磕,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