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原本自信的人,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的异常自卑
爱上你之后,我变得不再闪耀。
——青玖情感
本不该的卑微

偶尔我也会觉得很纳闷。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遇到过许多条件优秀的男孩、女孩。他们外貌出众,事业成功,谈吐有礼,却甘愿去做爱情里的“舔狗”。
他们对自己这种行为的解释是,“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太爱了。”
所以真的是因为太爱那个人,因而变得卑微吗?
太爱,注定只是表象。爱情这件事,应该是能够给予我们力量的。我们在一段爱情中付出,也在一段感情中收获。这本是一件能量守恒的事。太爱是不会拖垮一个人的自信的。
那些拖垮自信,将人们变成“舔狗”的是对自己错误的认知,即“我觉得我不够好,不配被爱”,或“Ta随时都可能抛弃我,不爱我”。这一系列对自身价值和处境的错误认知。使得人们不得不矮下身子,卑微的希望能借助更多一些的付出,更多一些的妥协,来求得一丝丝爱情。
久而久之,便就此彻底忘记了自信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卑变成了常态。这种根植于自我认知里的自卑,是不会因为更换了一个伴侣便就此消失的。
源自原生家庭的自卑

为什么那些单身时,光芒四射堪称男神、女神的人,只要步入感情,就会变得自卑起来呢?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他们客观的条件。
在感情的最初,他们是被对方选择的,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到伴侣的关注。他们的并不至于在一段感情里表现得如此卑微。
导致他们自卑的根本原因,往往来自于他们的原生家庭。
亲密关系中的自信与安全感都是从原生家庭中习得,并在一次次的亲密关系中重复、改变或获得新的体验。从心理咨询中的依恋理论来看,我们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便会重新激活并经历早年与父母(或其他重要养育人)之间的关系中那些动荡的复杂的体验。
如果一个人的童年生活中充斥着不被认可,不被重视,不被爱的声音,那么便注定了他将在未来的情感经历中,表现得不安而焦虑。他们的自卑,并非来自于伴侣对他们的轻视,而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他们会无时无刻不再揣测对方的行为和态度,并希望从这些蛛丝马迹中了解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及评价。
对于自信的人来说,自我的认可是首位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自卑的人,则会更看重对方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价值,是由伴侣判定的。所以只要伴侣表现出对他们的哪怕一丝不瞒,他们都会认定,自己是失败的。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我们要明白亲密关系不是两个完美的、足够优秀的人的结合,而是两个不完美、有着各自缺陷的人的结合。
爱情的滤镜以及晕轮效应,会使得我们无限放大爱人身上的优点。这是心理认知使然。但同时我们不应贬低自己,忽视自己的优点。
我们与恋人都是不完美,却又独一无二的个体。要克服自卑的心理,就是正视彼此的不完美。
我们的童年可能是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是我们无从选择的,我们可以做的是,利用后续人生的经历和经验,重新审视过去发生的事。尝试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接受和理解它。如果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淡然处之。
我们的爱人可能是不完美的。Ta并不会像我们期待的那样,为我们提供百分之百完美的爱情。在亲密关系中,要学会减少期待,降低标准。这样才能在感受被爱时,拥有更多的惊喜。
我们自己可能是不完美的。我们有缺点,但同时也有优点。开启一段感情,注定我们要与伴侣从陌生走到相守。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磨合和分歧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做一个完美无缺的梦中情人。

让我们与恋人长相厮守的,不是彼此有多么完美,而是即使不完美,我仍旧爱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