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狠一点》 田朴珺 著
当你自己没有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时,你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别人的选择,说不好听一点,就像被弃掉的宠物,等待一个新的主人来认领。我们都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当你抱怨现实不尽如人意时,应当问问自己,是不是对自己不够狠。
“爽感”是你的制胜法则
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David R. Hawkins)把人类的情绪做了一个排比,羞耻感的伤害最大,焦虑和愤怒这种负面情绪反而有时是有正面作用的,比如面临大挑战的时候,一点焦虑感都没有往往也不会做好。愤怒也是,当受到欺负时,如果连正义之心都没有也不行,所以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
情绪分为有利和有害,并且有等级之分。我们要预防会让我们丧失生命和行动力的负面情绪,如羞耻感、痛苦、冷漠等,但是其他有积极意义的负面情绪是不用消除的。反之,正面情绪也未必都是好的,比如自得自满。
爱、安定、满足,这些才是最好的情绪,这些让人温暖的情绪,也是我们建造城堡最好的材料。
我以为高价值的朋友圈,并不是以你的朋友圈里有多少有钱人为标准,而在于他们是否能拓展你的阅历,是否对你的人生有所帮助。
双向交流的秘诀是找到那些能够让双方持续下去的共同话题,而两个人都感到舒服则是双向交流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它的要点不是展现自己的价值,而是让对方展现出他的价值。我之前为什么在社交中总是遇到尬聊,恰恰因为我忽略了这一点。
从那以后,我的沟通方式就变成了报喜不报忧,制造乐观情绪和释放我能搞定的信号。在他一团乱麻的生活中,当我表现出很自信、很直接的特质时,就像看剧一样,他会特别有爽感,觉得我是他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会特别愿意和我沟通,让我为他解决问题。在一个效率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大大提高、都喜欢爽感的年代,如果你是那个能提供爽感的人,那么,大家一定会像追剧一样,喜欢和能提供爽感的你打交道。
找到对方的最高价值
曾有心理学家分析,人有三种价值:第一种是利益价值,你对他人而言是有利可图的;第二种是情绪价值,你对他人有情感价值,和你发生关系并且愿意帮助你,他人在情感上可以得到满足;第三种是你和他人生命中所认为的最高意义价值发生了关系,你和这些价值发生了关系,懂得欣赏他们,自然会引发他们对你的亲近感和交流欲。
一旦触动对方,和他们引以为傲的认知发生了共鸣,体现价值,就很容易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得沟通渐入佳境。
价值意义作为人类追求的最高意义,往往也和那些终极命题息息相关,比如价值观,信仰、事业成就、艺术和文化归宿,找到一个人身上的这些部分也就找准了他们的价值意义,所有的沟通也会因此变得渐入佳境。
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选择安稳,还是看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而判断这件事情要不要做,我把它细分为三点:第一,这件事情合不合法;第二,这件事情凭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够完成;第三,如果失败,后果自己能不能承担。
如果这三点都有把握,那么就不用顾及其他,勇敢向前吧。
清洁、保湿、防晒
我开始明白,暴饮暴食或者极度节食对身体都不好。把体型和体重保持在一个理想范围内,要付出的远比想象中多,就像储蓄一样,每天循序渐进,得到的好处和惊喜才会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