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陶陶-北顿涅茨克战役:俄国人的后勤成功
王陶陶 陶太郎 2022-07-17 13:36 发表于山东

俄国人在北顿涅茨克的战术胜利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俄军在这里拥有三重优势。
首先,相比于乌克兰人,俄罗斯拥有更好的运输后勤优势。
俄国人从顿涅茨克的火车站后勤点到战场,距离不足40英里,这是理想的俄国大炮军团工作的地点,这里拥有俄罗斯在其他战场所不具备的后勤优势,能够最大程度上使俄军发挥火炮集中的优势——因为俄军具备这种后勤能力。
相比之下,乌克兰人的后勤供应线则是置于俄国火炮威胁下的,这个很难相匹敌。
这点,我们在此前的文章《铁路后勤的距离:俄军战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提到过了,俄军在北顿涅茨克拥有很强的后勤保障,足以使其获得优势。
其次,5月中旬开始至今,俄军在北顿涅茨克地带的作战时间段,正好处于乌克兰人俄式弹药濒临耗尽的窗口期,这对于俄军火力优势的放大具有相当大的增益。
这个时间段是俄国人在该地区扩大战果的良好时机。
最重要的是,俄国人在该地区集中了所有力量,俄国人将这场战役不仅仅视为重创乌克兰人的机会,更将其视为提振国内信心的策略,通过一场战术性成功能够唤醒俄罗斯国内的国家自信,尤其是压制那些批评声音。
为此,俄罗斯几乎集中了所有可用的兵力,这点至关重要,尽管在赫尔松、扎波罗热和伊久姆地区,俄军都因此面临兵力不足而陷入防御,但集中兵力可以使俄军的攻势更显锋锐。
总之,俄国人在北顿涅茨克的战术成功是不可避免的,乌克兰人不管如何不甘心,都不得不做出退却。
然而,此次胜利对俄罗斯的战略贡献是微不足道的,这只是漫长战争中一个变化的插曲:
乌克兰人的军事动员储备依然充足,西方供应乌克兰人的后勤体系不会受任何影响,残酷的战争依然会继续下去,梦寐以求的和平依然看不到尽头,其唯一的真正战略后果就是:
刺激西方的恐慌情绪,进而使对乌克兰人更大规模的快速武装不可避免。毕竟,没有一场乌克兰的战役失败,西方援助紧迫感是很难具备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