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运营—生意火爆却不赚钱,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开一家外卖店,单量每天都不错,为啥最后算下来还是亏了呢?而有些外卖店,看着生意一般,大家都觉得活不了多久,结果人家却开了一年又一年,甚至开始活得越来越滋润了。这是为什么呢?
1、产品卖不上价格,最终不挣钱
一天单子300多单,有的甚至500多单,最后一算账目,发现还没有100多单的销量挣钱多,哀声叹气说:“外卖,其实不挣钱。”
单子多,但是卖不上价格,很大程度上在于品牌包装和差异化定位上。“餐饮人都喜欢高客单价,但如果你的产品没有差异化,只是纯外卖品牌,那么只能看数据形成最大净利润的算法。”
用产品差异化作为突破口,用技术或管理壁垒达到高品质,在具有相当品牌影响力的情况下,合理提高价格消费者不太会受到影响。
同样一碗土豆粉,有的商家外卖15元销量爆棚,有的商家外卖10元都卖不出去,核心的区分点,外卖产品没有溢价增值的部分,导致顾客不愿意为除了产品之外的东西付费。
应对措施:
对外卖店来说,顾客的购买率是由菜品品质决定的,它决定了顾客能在你这吃多少次。把外卖做成一个外卖品牌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提高价格和利润,也就是品牌溢价。
可以对整个品牌进行合理定位和包装,增加整个产品(包装、产品)体系的溢价,让外卖体验更高,顾客更愿意买单。在校园区,要另论,因为学生消费群体因为消费能力有限,需要区别对待。
2、过高的人力成本
开外卖店的优势之一是也能省掉很多人力成本(服务员、收银等),但是有些老板一上来就招很多人,希望自己当甩手掌柜。有很多老板甚至自己还上着班,前期投入招人后希望外卖能成为摇钱树,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实际上是这么高的成本往往会在3个月内压垮一家店。
那么如何控制呢?建议商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成本结构安排,将人力成本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
比如说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就是说根据店铺的规模和营业情况对员工劳动定额的科学制定,这样有利于员工效率的提高,还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缺乏工作积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而引起的人力浪费。
3、店铺活动设置存在误区
对于一些商家来说,虽然店铺时常都在做活动,但是为什么做了活动之后利润却没增加呢,其实是有些店铺的活动设计存在着误区。
1)活动力度越大越好
很多商家很容易想到,我提升价格,然后再做个力度较大的满减,不就能轻而易举的提升自己的曝光排名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影响排名的因素不仅仅是满减力度,还有销量,客户评价等,而满减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2)满减的金额越大,力度就会越大
比如说一家店铺是满30减10,一家店铺是满10减5,这似乎看起来是第一家店铺的力度大一点,满减力度并不是取决于满减金额的多少。而是看折扣力度的大小。
第一个满减,减了10元,但是折扣力度为33%(即10除以30)。
第二个满减,虽然减了5元,但是折扣力度为50%,(5除以10).
所以,第二个满减活动的力度更大。
3)盲目跟随同行
对于有些商家来说,看见同行通过各种活动获得了很高的利润,所以也照搬他们的经营方式,他们怎么做满减,我们就怎么做满减。其实,这种方式对于一家店铺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
因为每家店铺的餐品进货渠道、原料成本、凑单品,以及由于商圈不同所产生的用户点餐习惯不同,所以所需的毛利率不同,所以活动的设置也是不同的。
商家最好要根据自身店铺的情况来设置适合自己的满减活动,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同行一直挣钱,而你却一直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