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最近刚看完一本书,那书的作者叫“Zheng Kaifeng”,他是我侄女(我大哥哥的女儿)的儿子,现在加拿大读高中11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二吧)。他用英文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正在改变的世界“(The changing world),副标题是”An enthusiast’s compilation of history” 翻译成中文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的汇编”。全书用英文写成,共226页。我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侄女发布消息,说她的儿子写了本书,可以在亚马逊网店买到,我觉得一个16~17岁的高中生能写一本书很不容易,那书是讲历史的,而历史也正好是我喜欢的题材,就去亚马逊网店买了那书。那书是电子版,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电子版的书。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我岁数大了,阅读速度慢,而且那书的前半部讲的是500~600年前的事,我对那段历史了解不多,书中的许多人物和事件都很生疏,很多单词不认识,看起来就慢了。看完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我觉得一个17岁的高中生能写一部200多页的书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更不要说是一部介绍世界历史的书。要写那书,至少自己先要学习那历史吧。看看周边的年轻人,也许大部分都在低头刷手机,还有多少人在学习历史?更不要说去写历史书了。所以我很佩服那年轻人,他能写那书,一定是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功课的,不亏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且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爱好者吧。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爱好上历史的?我自己也喜欢历史,那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我觉得许多现实的问题可以从历史找到原因。比如,为什么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在30年前就放弃了社会主义而解体了,而中国却到现在还坚持社会主义?像这样的问题,只有从历史上找答案,通过历史,你可以发现虽然过去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两国的历史大不相同。第二,我喜欢旅游,去过几十个国家。我到一个国家,除了看风景,还喜欢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看看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欧洲是我喜欢去的地方,去了十多次,去多了就知道,欧洲那么多国家,虽然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比如说,英国,法国,和德国,都是发达国家,但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却大不相同。为什么?我觉得这也要从历史上看。我个人更喜欢英国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既保持了原来的传统,又避免了剧烈的冲突。看看现在世界上那些发达的国家,许多都是说英语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原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什么那些英国的殖民地都变成了发达国家,而许多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的殖民地却没有?难道这没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原因吗?第三,我喜欢历史也许是一种求知欲吧。因为文革,我的学历中断在初中二年级,后来虽然自学拿到大专学历,还在美国拿到了企管硕士(MBA)但我从来没有学过世界历史。所以总想补上这一课。
第二,他的那本书写的是从1400年到现在那600年的历史,而这一段历史,也是我感兴趣的历史,为什么?因为从历史学上分,世界历史应该分为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100年)古罗马,也称为中世纪(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450年),而他写的部分,就是中世纪结束以后到现在这将近600年的历史。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一段历史。在这600年时间,人类的发展远远超越了过去几千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开始。在公元1400年,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时候,那时候中国和世界其他部分相比,应该并不算落后。而欧洲正是在那以后才发生工业革命,社会民主化,从而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所以要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西方国家现代化的时候落后了呢,那就要去了解那一段时候的历史。懂得了这一段历史,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像牛顿那样的物理学家?也许进一步你会去想,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中国关闭自守的话,能不能靠自己自身的演变,变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作者把自己的那本书称为“汇编”,就是对那些历史事件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那本书确实是做到了。但作为一个读者往往也许期待的不仅仅是描述的汇编。一本书,除了描述,作者主要想对读者表明什么观点?我觉得这是那书所缺乏的。我在看那书的同时还在看一本中文书,叫“走向现代国家之路”,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和陈意新在1987年写的。那书虽然也是写历史,但主题是欧洲那些国家是怎么走向现代的。所以我认为除了描述历史事件外,对历史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结合现实社会的主题。
另外,即使是对那500~600年的历史描述,作者也花了过多的笔墨在欧洲各国的战争和王朝的更迭上。欧洲有几十个国家,确实在那段时间有无数次战争。但欧洲的历史应该不仅仅是那些国家之间的战争和王朝更迭。我觉得,欧洲在那段时间还有文艺复兴,还有工业革命,大航海,宗教改革,科学的兴起,这些事件都不仅影响了欧洲,而且是造成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而这些在书中几乎都没有提及。
当然对一个17岁的高中学生来说,我的这些评论也许过于苛刻。但如果他以后真的成为一个历史学者,我相信他会明白我的评论。他妈妈说,他SAT考了1580,希望到美国读大学,我相信凭他写的那本书和SAT的成绩,应该有滕校会录取他。希望他能继续保持对历史的爱好,以后成为一名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