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为什么你感觉说得自己很有道理,但对方却总是沉默?

很多时候沉默并不意味着妥协,它往往体现的是一个人强大的忍耐力和包容力。
你没赢我也没输,是沉默的最高境界;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

老辣的人都深谙静水流深之道;不逞匹夫之勇,不逞口舌之快;
刺客行刺曹操失败,逃窜于洛阳,曹操顺势出题考四个儿子应该怎么处理;
曹彰觉得应该立马封锁城门,挨家挨户搜查,将刺客碎尸万段;
曹植接道:还应该发布悬赏,动员全城百姓一起拿贼;
但曹冲建议大开城门,放刺客逃生,因为刺客行刺失败,杀了他们也没用,还不如让他们带回消息给敌军,让他们更加忌惮。
唯独曹丕只是简单地附和道:三弟四弟说得极是;
铜雀台之会后司马懿单独约谈曹丕,对其评价道:雕章琢句算什么,懂得审时度势,相机行事乃更高境界;
而达到此境界的公子还装作一无所知,善于韬晦藏拙,那么我对这样的公子只有两个字评价:潜龙;
不出司马懿所料,最后即魏文帝的正是曹丕;
正所谓大方无隅,最方正的东西,往往看不到棱角。
沉默需要容纳更多

都说忍耐是一种美好品质,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为什么美好;
金刚经讲,一切法得成于忍,忍耐之所以被提到这样的高度,它真正的可贵在于对本能的挑战,本能就是人性,在佛家,它有着响亮的称号:贪嗔痴;
跟口无遮拦和知无不言不同,沉默意味着需要同时容纳不同的思想;无差别收纳别人的贪嗔痴;
赤壁之战前夕,江东文臣武将分别向周瑜进言,双方观点相悖,周瑜只道知晓,却没有对其中任何一方的观点加以反驳;
一时间周瑜同时被两种观点架起来,进退维谷;
他的处境尽管看上去左右为难,但却用沉默巧妙地平衡了双方的关系;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
大多数时候沉默并不是看上去的不说话,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所有事情都不是看上去的那样,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现象,不是本质;
认知心理学讲:认知加工是接受信息,内化信息,辨识信息,构成知觉,评价事件,解释事件,激活情绪,指导行为的过程;
简单来讲就是把自己的大脑比作一个加工工厂,工作流程就是接收外界送来的原材料,仔细甄材料的优良中差,重新将原料归类放到你自己的加工模具里进行加工,最后产出属于你的产品;
这一系列流程总起来就两个字:逆熵。
很多时候沉默不是缓兵之计,而是决策之选;
沉默就是不认同你是对的,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你可以认为自己是对的,但不要轻易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
以前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嫉恶如仇,看不惯的人或事,能说一句就一定不会落下;
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就是扫盲大队出来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管对方说什么都要用自己毒辣的眼光犀利的言辞去品头论足一番。
我就是个圣人,凡事都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我真优秀;
但社会就是一面镜子,有一天,我被小年轻用同样的方式招呼的时候才瞬间恍惚,当时的那位年轻人有多么的稚嫩,原本想开口反击的我,在这一刻打消了所有的念头;
我再没有要改变对方的想法;尽管他说得不怎么对,但也不见得我知道的就有多正确。
我开始意识到沉默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抑制好胜心,是双赢

沉默就是克制自己的胜负欲,表达欲;每次不言,都是对自己发起的一场挑战。
一位老人和中年男子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两人中间放着一袋橘子,老人顺手在袋子里拿出一个橘子剥来吃,男子见状诧异,这个老人为什么拿我的橘子吃;
男子不说话,也顺势在袋子里拿了个橘子,老人只是瞄了男子一眼,并微笑示意;
老人吃完手里的橘子,又伸手在袋子里拿了一个出来,男子更加不解地盯着老人,但老人依然点头微笑,男子气不过,不能让老人太占便宜,继续拿橘子吃;
直到最后一个橘子,男子怒目而视,老人见状依然微笑,把手里的橘子分成两半,分了一半给男子,男子觉得老人不可理喻,愤怒的接过橘子;
老人依然没有说话,微笑着转身离去,等到老人走后,男子才发现椅子中间被自己衣服遮住的那袋属于自己的橘子。
王小波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说出来的人。
我认为所谓强者,就是有些话可以不说出来的人。
欲言是本能,又止是修养

战胜对手只是赛场的赢家,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
能够对自己把控得游刃有余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这一生有且只有一场修行,就是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