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语录
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他所处的关系的反映。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爱跟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控制相互交织,以至于很难分清楚什么是爱,什么是控制。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人的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的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抑郁来自于自己跟别人的边界不清楚。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只有心灵得到了很多的满足、温暖、幸福的滋养,它才能够经得起挫折、严寒和伤害。对抗挫折的能力,跟获得的爱的多少有关,而跟设计任何“训练项目”无关,或者说: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给予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一个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期望,也就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一般来说,任何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者的“配合”,才能够完成。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仪式行为的功效和目的,是缓解和消除焦虑。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由于亲情提供的是一种距离太近的关系,所以它也可以是最有杀伤力的一种感情。如果说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的话,那么,没有经过反思的亲情,也同样是不值得拥有的。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紧密最珍贵的感情,但是,因其基于血缘的和婚姻的坚固基础,所以有时会使处于其中的人过于有恃无恐而为所欲为,后果就是带给亲人和自己以伤害。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要拒绝成长,最好的办法是永远使自己处在过去的经历中。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或者不想看到更多的风景,那一定是过去的风景在我们内心里占据了太大太重的位置。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人生真正的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信任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界的人和事的信任,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信仰是将一些已经存在的、别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装入自己的脑袋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自己探索过程中的焦虑、恐惧和时间的浪费,或者说,可以起到减少和避免内心冲突的作用。坏处也显而易见:它扼杀了个人的经验和创造性,并且容易导致思想和政治上的专制。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每一个人,首先都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里,称之为投射的世界,这个世界隔离了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也是这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丰衣足食之后,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大约可以分成三个类别:①艺术类的喜好;②科学上的探寻;③自我探索,以了解自己为目标,更好地活着,是这些人的最高理想。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最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一个人如果总是生活在恶言恶语中,他就会潜移默化地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和有价值的人,所以他需要通过虐待自己来惩罚自己。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一个人的人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语言制造的。一个人如果总能重话轻说,那就意味着他时刻在呵护他人,作为回报,他也会得到很多的温暖的呵护。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作为心理医生,目睹了太多的亲情框架内的迫害与被害、施虐与受虐,而最令人难过的是,在这样相互拼杀的关系中的当事人,还误以为他们是在相互爱着。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抱怨者是在人格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低人一等的境地。在他或者她的想象中,认定有一个高于自己很多的人在安排着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但却安排得不好。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这个世界上,最为“边界不清”的关系,就是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他们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融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爱情最容易导致抑郁。为什么大多数爱情诗句和歌曲都弥漫着抑郁的情绪,就是这个原因。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干预的目标首先应该是避免最坏结果,而不是追求最好目标。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如果一个人对我的实际态度比我希望他对我的态度要差,我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他的伤害。我们如果感觉受了伤害,那并不是被人伤害了我们,而是自己的愿望伤害自己。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真正的助人,或者说真正的慈善,不仅仅是帮助别人获得读过难关的经济的和物质的支持,而且还应该包括,让受助者不丧失尊严,不因为接受帮助而要用时接受低人一等的屈辱感。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温和的自大是一种人格的核心之气,它打不死、拖不垮、揉不烂、捏不碎,浑然天成,无需借助任何外在证据,就在那里顽强地存在着......这样的人同样会更经得起人世间的风吹雨打。入世越深,就越会感觉到身外之物的无常和虚妄,也许只有自己对自己的那一份满足和坚守,才是真正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东西。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因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快乐是一种礼貌,而忧伤是一种不礼貌。
——曾奇峰《你不知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