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5)——顾轻舟的赌注
很多读者都卡在65章行房这一节,来跟我说,啊,司行霈好恶心啊,顾轻舟一个小孩子哎,他就强迫她去适应他的兽欲。
其实啊,顾轻舟是老太太给阿霈的,用来生育的妾啊【7.1-2(1)】。顾轻舟主要是身份不够做了妾。阿霈却独宠他,未说娶妻。人家两个人就像是普通的夫妇一样,你情我愿。管天管地,管不着别人夫妇圆房。我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当然这事可以接着杠,顾轻舟她不是自愿的啊,她是被逼的。我是觉得,从顾轻舟的性格来看,她不完全是被迫的。顾轻舟先有自保的必要,再有倚靠阿霈的必要,【吃人嘴短(66)】。所以她会为阿霈身上的利益,权谋的压抑自身的情感,主动讨好阿霈。她的身体是她的资本,她选择付出这部分作为交换权利的代价。
民国时期的顾轻舟的性命,并非与和平时代的我们一样,包含无限可能。顾轻舟是细作培养。细作的归途是因保密而被杀。她其实不能主张她的生死。也许她没有这种远景,但这个设定从顾公馆篇原案一开始,就伴随着她。
推倒顾家的本质是杀人。在推倒顾家之后,顾家的恶名能否让她在岳城全身而退,是她眼前更现实的问题。她在用一条死路上的性命,去博一个生的可能。她想从不可能的荒野中,开辟出一条生的路。她赌这个新的主人阿霈,他的权益会给她一个崭新的未来。
在机权前,说守身,说道德,那不是老学究一样不切实际吗?阿霈看重的是顾轻舟的应变和稳重。顾轻舟对阿霈做冥顽迂腐的主张,得罪了阿霈,她不一定能够活过当下,不一定能够打赢顾公馆,不一定能够逃出生天。
当下顾轻舟的视野里,阿霈一朝弃用她,和让她在岳城的身份死亡没什么区别。此时失去了岳城身份,她就失去了细作的价值,失去了全部未来,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废品回收的细作。一个流行小说的女主,总不能故事一开始就走这个趋势。她得必死,不然就去送死,劫后余生,死而复生,故事才能九转回肠。
所以,顾轻舟此节忍辱的目的,我觉得是偷生。所以她下意识的没有死命的抵抗,反而尽力的忍耐下来。
文面上我们读者看着顾轻舟受委屈,看着贼挨打,好像我们可以站在制高点上去同情她,或者批判她。但是后来贼吃肉了呀,阿霈娶了顾轻舟,给她献了一座城,看见了没?
【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所有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而法律本身,是立法者的武器,而不是束缚立法者的锁链。法,也就是规矩。道德,也即礼法,不过是规矩的一种。此时的顾轻舟,挣脱了束缚百姓的规矩。她向阿霈证明了她有实权贵族的品质,实现了阶级的跃迁。上游者越下流,是因为他们把更多的筹码,放在了赌桌上。
不同意顾轻舟做法的读者,是品德高尚的生活家。能接受顾轻舟做法的读者,是寻龙探虎的冒险家。我不觉得这两方孰优孰劣,我也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轻舟显然是选了通行证。
只有一样请各位读者注意,顾轻舟是一个小说人物,她有人物设定固有的局限性。她在幻境中表演着梦的剧场,她连个真实的人都不是。她不太够格被作为一个现实道德的标杆,去被颂扬或者批判。看故事的时候无需上纲上线。
~~~~~~~~~~~~~~~~~~~~~~~~~~~
7.1-2 老太太为阿霈娶妻
(1)“霈儿什么都好,就是不愿意娶妻生子” https://www.douban.com/note/826065036/
(2)如今,顾轻舟是他的!https://www.douban.com/note/826154385/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 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