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Things I wish I knew when I was 20想到的
刚读了一章,发现用词啥的还比较OK,适合保持对英语的感觉。里面提到,社会不同于学校,开放性问题无处不在,不要害怕问题,而要致力于解决。问题在于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以及如何自学。不要抱怨,停止自我攻击。情绪只会让问题变糟糕(适用于装修导致的一系列emotional outburst)。
大部分情绪问题,其实都是认知问题。
要学会目标导向,而不是盲目忙碌。遇事要多想一想:手头做的事情有助于达到目的吗?和人相处要多想一想:对方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回到自身,我愿意将核心目标总结为:在经济基础良好的前提下获得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以及自我价值感。
(1)家庭和谐
和家人维持良好沟通,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伴侣。李笑来总结得很对,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更重要的判断。迄今为止遇到的困境多数和价值观不清晰有关。你若是问我人生伴侣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我想我终于可以有一个答案(但不保证接近真相)。客观来说,他是一个聪明且善良的人。主观来说,双方能进行有效沟通并且价值观相近。
(2)身体健康
如何平衡好剧烈运动和拉伸类缓和运动还没有想好。但现阶段缺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要注意饮食健康和心理健康。血压上升时要学会深呼吸,不要过分依赖手机。不开心的时候要对自己好一点,通过冥想放空大脑。
(3)自我价值感
短期来看,律师职业可以给我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但乙方工作的天然性质导致自我认同有限,而证券律师工作就更让人无法热爱了。所以问题回到,要么通过提升自己给周围人带来更多价值,要么转换赛道,借助平台的力量。
如何在糊口的同时找到自己的激情呢?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参与到教育、妇女和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公益活动中去。
作为小镇做题家,我非常清楚小城青年和一线学生在眼界等方面的差距,也知道他们进入一线所要面临的心灵冲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如何在本科阶段最大化利用学校资源并为择业做准备,希望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但目前还没有找到很明确的实现路径。
另外就是妇女和劳工权益保护的问题。或许可以尝试和千千律师事务所和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取得联系,看有无志愿工作的机会。千千律所的创始人郭建梅律师是刘震云的妻子,法学院师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代理,令人叹服。致诚劳动者是之前关注骑手权益时了解到的。
前段时间看了奈飞拍的盖茨纪录片,认同盖茨通过技术手段改善贫困地区生活水平的理念。看得出来盖茨母亲对他的影响巨大,而我也打心底里觉得,助人者自助。
说了这么多,行动大于一切,那就从在现实生活中传播更多的善意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