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动物也不得不开始“修仙”作息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城市中,土狼似乎更喜欢夜生活,而鹿和松鼠则更喜欢天黑前回家。犹他大学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发现,城市环境中的哺乳动物改变了日常活动的时间,可能是为了避免与人类相遇。
在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美国生物科学学院的生物学家建立了一个由300多台跟踪摄像机组成的监测网络,覆盖盐湖谷以及尤因塔国家森林的城市区域。在2018年和2019年的夏季,他们记录了19034次哺乳动物的目击事件,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动物得到了特别关注:土狼、骡鹿、浣熊、松鼠和臭鼬。

图片来源:pixabay
但城市里的哺乳动物并不都像他们的同伴。在这两个地方,浣熊和臭鼬基本上都是在夜间活动的,但在城市里,土狼的活动转移到了夜间,鹿和松鼠的活动则转移到了白天。(而在野外,土狼、鹿和松鼠在黎明和黄昏的时间更活跃)。
这些变化会对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松鼠活动时间的改变减少了它们与人类的互动,但鹿增加了它们与人类的互动。在夜间活动的土狼与鹿和松鼠的互动更少,从而影响了它们接近猎物的能力。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前,研究人员发现单一物种改变了它们在城市环境中的活动时间。这些结果表明,活动时间变化可以在生态系统的多个物种之间延伸,研究人员现在可以深入探究动物如何应对人类活动及其原因,以及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该研究对应的论文发表在发表在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上。
本文来自: 中国数字科技馆
欢迎浏览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