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刘少雄《宋词之美》第一講
情感與形式─詞體的美感特質
詞的抒情特性,主要是以時空與人事對照為主軸,在男與女、情與景、今與 昔、常與變的對比安排下,緣於人間情愛之專注執著和對時光流逝的無窮感嘆, 美人遲暮、春花易落、好夢頻驚、理想成空等情思遂變成詞的主題
词的特质:词是一种很经济的艺术。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詞之為體,要(一声)眇宜修(出自九歌,形容神的优美)。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词需要修辞,不是坊间的民歌,需要修饰,不是“我手写我口”。
中唐之前,文人之间,男性唱歌的记录更多。如高山流水,荆轲刺秦王“鼓瑟而歌”,竹林七贤与王维的弹琴复长啸,以及杜甫的江南逢李鬼年。女性多为舞者,而非歌者。
中唐之后,女性歌者则层出不穷。这与词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安史之乱之前文学是贵族的,之后则为雅俗共赏以及下里巴人的阶段。陶渊明的诗歌在当时的时代只是中品,不如曹子建与谢灵运,就是身份地位的原因。
宁娶五大姓的贵族,不娶公主。
词像漩涡,像涟漪,被牵扯,游转。欲振乏力。建筑是空间,音乐是时间。时间是词的关键要素,回忆的美感,摆荡在时间的流逝之中。
流行乐写的都是“时不我與”。
時間不等待我們。比喻錯失時機,後悔莫及。来源《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文選.嵇康.幽憤詩》:「實恥訟免,時不我與。」北周.庾信〈周使持節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敦崇傳〉:「方欲討論國恥,伸雪家冤,橫尸原野,是所甘心,時不我與,先從朝露。」也作「歲不我與」。
词因变化而起,李后主与李清照不得不成为词人,因为国破家亡。
不能无情而要多情,情是救赎人的力量。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文体没有高低等,不会害人。朱熹也填诗写词。宋人多情,现代人则闪躲,逃避,扭曲情感,情无法得到真正的安顿。
阴柔中的韧性,将男性自我投射到词描写的女性身上。
繆鉞〈論詞〉一文謂詞之特徵約有四端:(一)其文小─詞中用字多取輕靈細巧者;(二)其質輕─詞質輕柔,更多妍美之致;(三)其徑狹─惟能言情寫景,而說理敘事則非所宜;(四)其境隱─詞多隱約淒迷之意境。
地方建设,士大夫奉献,人民意识很强。知己不可为而为之的文人精神。所以以文治国看似孱弱的宋代却比开疆辟土强大的唐朝要长寿的多,而且抵挡住蒙古等大国非常久。养士三百年,精神完全体现在文天祥身上。正气歌,在历史中审思自己的意义,宋代在这里结束。
词多为两段式,词与诗相比对: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 〈題都城南莊〉)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
诗歌的节奏不能根据断句,而应根据音乐的节奏,四言六言均为二二。如在河之洲,应读成在河/之洲。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也应读成断肠/人在/天涯,而不是断肠人/在天涯。
现代人的流行乐多为人的喃喃自语,情话绵绵,无尽的爱恨纠葛,而缺少古人的“景语”,因为现在的音乐有MV相配合。
古人咬字必须完全清楚,而现在则是含糊。以前是言词带动情意,而现在是音乐带动情绪,歌词越来越不值钱。
快乐的当下埋下悲伤的种子。
(二)詞:情意結構的相對性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是四季更替之中,年年反覆的良辰美景,去而復來,斷無終了之時;往事則指人生在世,值得回憶的賞心樂事,時移則事往,往而難追,最是無常。兩句以問句彰顯「永恆的自然」、「無常的人事」各自運行、兩不關涉的無情,此一對比是全詞的基本架構。前六句即從不變的自然景物、具體物象,對照出人世無常的悲感,最後遂引發了一種天下人所共有而永遠無法消除的哀愁長恨。
李後主詞中的相對意境:前期之旖旎歡樂─後期之沉痛悲涼;囚虜生活(以真為假)─夢中世界(以假當真)。
詩的含蓄克制,詞的如實坦誠。
漸進地描寫,很多的描摹匯合最后情思一刻的浮現。李后主沒有在詞中寫具體的家國之恨,包括辛棄疾,他們只運用象征性的語言,而不是只寫個人經驗,所以得到了普遍的共情。
天生的词人掌握到幽微,秦观与晏几道。
馮煦《蒿菴論詞》:「淮海、小山(两位词人的字),真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
以景写情,景不完全是客观的,需要有变化的脉络。轻柔,小的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只能入诗而不能入词。
1. 秦觀〈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澹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挂小銀鉤。
漠漠:廣遠密布貌,形容廣漠迷濛之景象。双重叠字传递出幽暗的,沉闷的氛围。
窮秋:即深秋。 无赖:没有东西可以依靠,心灵没有归宿。无聊,彷徨不安。
絕句漫興九首·其九 杜甫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覺鶯語太丁寧。
畫屏:繪有山水之屏風。古代屏風多安置於床枕之上或床榻之前,有避寒、倚靠、掛物等功能,也是美麗的
裝飾;而為求精美,屏面往往繪有雲、龍、山水、花鳥、人物,其中又以山水畫最為常見;且甚者,
更於其上鑲嵌貴重之物,如象牙、雜玉、龜甲、金縷、翡翠等。
寶簾:珍珠簾子。
2. 晏幾道〈鷓鴣天〉
翠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翠袖:指穿著翠綠色衣袖的歌女。一作彩袖。
玉鍾:玉製酒杯。鍾,酒器也。
當年句:回憶當時為報答女子之殷勤勸酒,縱使因酒醉而滿臉通紅也在所不惜。拚卻,毫不顧惜,猶甘願。
拚,音盼,不惜。卻,作助動詞用,拚卻猶言拚得。
舞低二句:意謂不停地起舞,舞到樓頭明月自中天沉落低於楊柳之時;不斷地歌唱,唱到桃花扇底隨風回蕩的歌聲都消失為止。二句極寫通宵不倦狂歌醉舞的情景。
幾回句:謂多次在夢中與你歡聚。
今宵二句:意謂今夜意外重逢,儘管把銀燈相照,仔細端詳,深怕這回見面還是夢中情境。賸把,儘把,更把。賸,「剩」之異體字。銀釭,銀質的燈盞,泛指華美的燈。釭,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