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Z,魔方》
内容梗概:这篇小说的几个部分,都是似梦似真的片段,片段间又有所关联。其核心来自于一名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遭受的压抑,以及对于一个未知的自己的迷恋之情。向残雪老师学习,不过,自已感觉差距还是太大了!哈哈
---------------------------------正文-----------------------------------
在梦的彼端,他回忆着,仿佛看到天空的远处破开了一个洞,几道光线从里面逃窜出来,瞬时变大变宽,他的眼睛便不再看到天空,他看到的是团团缠绕了强烈光芒的紫色云霞。
坠落
翅膀不是重要的东西,在梦境入口的码头上,他被告知,你甚至不用带着自己的身体。
光怪陆离,他变成水下的某种事物,在不明晰的场景里来回浮游。从河流的水下地道通往那个小木屋,里面是吉他声,也许还有歌声,和一个男孩有关的歌声。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他认识他,但是想不起来是谁,只好称他为Z。那所房子好像是他们的家,但他又觉得从未见过。
Z说:“我要去演出了。”但是并没有背上吉他。他隐隐觉得不对,却依旧跟随着Z。他跟随着Z走路,不知为何,他觉得Z有些忧郁。
他们来到了一座图书馆顶层的阳台上,下面是欢笑的人群。但是人群看上去那么小,只有一点点。他心想,既然看不清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应该也看不清他们。这时Z突然说:“如果坠落,是没人能够发现的吧。”他惊慌失措,他说不要。可是Z饱含忧伤的眼神让他感到绝望。他抚摸着Z,Z的脸像是一块小小的玉。他又说了一次不要,然后进一步洞察着Z的绝望。
Z又说:“让我们一起坠落。”Z继续说:“我们已经到达过于完美的境地,未来已经失去意义。”接下来,那坠落,就像冬天一样。寒冷,容易遗忘。他对自己说,这是一场梦,别担心,都会过去的。这是他梦中短暂的清醒时刻。
在那个不停旋转的室内溜冰场,身后的阵阵喧哗让他听不到冰刀与冰面摩擦的声音。溜冰场在他身下的底端,他耳边的巨大又不清晰的声响让他陷入了某个并不存在的小说中的片段。他听到自己跌落了下去,这时晕旋感潮水一样袭来,他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在降落动作的末尾消失了。甚至来不及想清楚是怎么回事,来不及拥有后怕。因为身后的喧嚣实在是打扰了意外事件的心理准备。
等待
他并不想记录自己的梦境,但是他想捕捉自己在梦中的意识。
他在教室等着。他还是在等Z。他心里有点着急,似乎有人在催促他,于是他来到教室门口。事实上根本没人注意他,也没有人在乎他在想什么。他在想,Z是不是早就走了呢?自己却还傻傻地站在那里,站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Z还会回来喊他一起走么?
放学的时候天色已暗。不过是刚刚放学而已,他的焦急等待,果然是白费力气了。Z从操场来到教室的门口,问他是否回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熟练地锁上教室的门,和Z一起走。就像往常一样,记忆中的往常。
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聊了那么久,总是在放学的路上。然而在转弯的街口,Z突然露出凶恶的脸。橱窗里摆满了年轻的男孩子,一个两个三个,都极为美丽的。但他们的衣服不再洁白,清晰的眼也开始有点浑浊,却仍是那么美丽。整个世界变得阴暗、肮脏而潮湿。Z从前总是充当保护他的角色,今天却恶狠狠地欺负起他来,这令他感到伤心,他总是容易伤心,他看不起自己。
他记起了Z的真实姓名,那一刻,他又觉得开心。他眼看着Z抢走了他的钱,在街边买了很多羊肉串打包带走,然后骑着自行车,驶向与他相反的方向。
房间
有个声音在问他:那些密集而细微的片段,是否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一边思索自己,一边考虑着如何回答那个声音。
他放学回到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柜旁边的鱼缸。这里才是他的家,过于熟悉的家。这个家,他说不好喜欢或者是不喜欢,他只知道,他总是要回到这里,就好像他一生都在这个两居室的小房子里运行。
客厅里有一套黑色皮质沙发,一大两小。两个小沙发中间放着一台茶几。茶几后面是一面茶色的大镜子,镜子的映射使得客厅的体积增大了一倍。镜子对面的墙壁上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有山谷、河流、铁道、站台、花丛以及秋千。壁画下方是电视柜,电视机以及一座长方形的玻璃鱼缸。
鱼缸里面曾经游动着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金鱼,也添加过浮动的水草,但一直被保留下来的,却是塑料制成的水下旋转装饰盘。圆盘正对着观赏它的人,通上电之后,圆盘里的彩色条纹不断向外部扭转发散开去,让人联想到理发店的招牌。只不过,理发店的招牌一般是圆柱状向上循环旋转的,而鱼缸里的圆盘则向四周旋转。
他看着鱼缸的时候,也看着那些金鱼。除了金鱼,他还养过麻雀、刺猬、鸽子、蝈蝈、田螺、老鳖,他们死去又复活,爬满了房间。他感到自己也像这些小动物一样,终其一生都在这个两居室的小房子里运行。一放学他就必须马上回家,不然妈妈就会给所有认识的同学家长打电话。他回到家,看着他的那些小动物们,再次充满了悲伤。他想离开房间,但苦于没有借口。
卧室,他走进他和姐姐共同的卧室。高中之前,他没有自己的卧室。姐姐大他十岁,他盼着姐姐早日嫁掉。他喜欢父母的卧室,那间卧室连着阳台,阳台在夏季是绿色的,丝瓜的藤蔓和叶片遮挡在上方,如同一个小小的天堂。最重要的是,他喜欢在父母卧室的床上做那件事,总是趁着父母不在的时候。
时光机
他心想,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够逃离。
他看着鱼缸底端不断旋转的彩色圆盘以及不断涌出的气泡,死水开始流淌,水藻摇曳炫目,绿色以及橘红色,旋转旋转。他心想,有时候亲眼所见也许都并不可靠。母亲仍在身后数落着他,他感到羞愧难当。他在适当的时机溜走了,乘坐木制时光机穿越了一个山谷。
他的身旁立了一只麻雀,或者还有一只刺猬,以及所有他养过的小动物。他低头闭上眼睛,抓紧了栏杆,却还是在呼啸之中偷偷睁眼,隧道的底端没有尽头,全是一派黯淡岩石的色泽。
时间很短,仿佛是游乐场的把戏,车厢将他带至平静的地段。这个山谷里的列车站,搭起的草棚子遮盖了铁轨,阳光却渐渐透散出阴云。车站的架子上有座小秋千,一个剪发头的小女孩在上面荡漾,她的母亲在一侧很安稳地站立着。
列车站的东北方向有一个货运汽车站,他看到庞大的不规则形状的货车从那边驶来。小动物们蜂拥着向那辆车奔驰,一溜烟地钻进了车辆的窗口,油箱门,以及各种可以钻进去的地方。一些训练有素的警察也飞快地跑到车辆前,迅速地捉拿着小动物们。这些动物们明知会被追赶缉拿的,所以它们撒娇似的故意跑过去,躲起来,然后等待被发现。这种捉拿完全像是一种拯救,如果没有人去把它们弄出来,它们反而会遭遇真正的厄运。
他也惊慌地追逐着自己的小动物们,却一无所获。他沮丧地往回走,走向列车站的方向。那短短的一小段路程铺满了多边形的马赛克,他沿着马赛克往外走,反正没有多远,他于是一边走一边阅读起那些马赛克的含义来。橘红色的马赛克以圆圈的形式围绕着中间白色的马赛克,这样的图案延伸着。他知道地面上的形状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是一篇诡异的小说,小说的作者是村上春树,他觉得这篇小说可能是《海边的卡夫卡》的姐妹篇,要不然就是《海边的卡夫卡》。他最近在看这本书的,课业闲暇时单调却乐此不疲的娱乐。
回到列车站台的时候,天空放晴,荡秋千的女孩的影子反射在对面空隙狭小的木栅栏上。车站旁的草地散发着芬芳,母亲依然站在一边,时而对女儿低语。如此温馨的场面只持续了片刻,他突然异常慌张起来——他站到秋千女孩的面前,看着木栅栏上晃动的女孩的影子,却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他丢失了自己的影子,他心里一阵冰凉的恐惧。
女孩依然欢笑着荡漾秋千,母亲也旁若无人地陪伴着女孩。他的手中握着一只湿漉漉的小鸟,感到惊恐万分。他觉得自己被写进了小说,被写进了困境。他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却没有人能够帮助他解说疑团。那个时刻,他百般渴望回家,回到紧紧束缚着他的两居室小房子。
塑料袋
那道不为人知的小径,环绕着层层浓郁迷离的雾,它隐藏在意识模糊之后但又委婉成通进梦中的那个时刻。
客厅墙壁上的壁画,它看到镜中的自己,奇异地增加了诸多内容。那些内容像木偶片一样,一帧一帧地移动变换再消失。
那河流有个地下通道,那是他的秘密。他每次都从那里出发,去往不同的地方,去遇见不同的表演。那些地方,有的很熟悉,有的则十分陌生。其实陌生的地方,呆久了,也就会觉得熟悉。如果他喜欢,他就会再去,乐此不疲。
那个过程很奇特,如同一种特异功能。他如愿以偿地学会了游泳。他记得小时候学习游泳时曾经溺水,他沉入水底,他看到气泡不断地浮升到水面上,然后与空气融为一体。他眼看着自己消失在水面,手忙脚乱动作着呼救,却没有人听得见。只能依靠自己,他的手掌触到了游泳池底,生命的本能,用力按了一下,身体反弹,露出水面。如今他像个机器零件一样,在一根足够大的管道中快速游走着。
他看到另一个男孩也在游泳,他忘记了其他人的名字,只能记起Z,所以,那个男孩应该就是Z。Z在游泳的时候,某个器械涌出了水,后来Z就被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据说已经死了。人们把Z抬到了某处,人们想方设法挽救这个孩子。他的手中有一把小刀,他把刀给他们让他们割破塑料袋,但他们不紧不慢,接过刀后去切另外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脐带。于是他只好继续掏裤子口袋,里面应该还有一把瑞士军刀的,但他怎么也掏不出来。
Z在塑料袋里,所有的人都无能为力。他心急火燎,仿佛一起都是他的错。他们责怪他不把瑞士军刀掏出来。
总是有人责备他。他总是担心自己犯错。他从来都不是有意的,但一切仿佛与他息息相关。他为此感到痛苦,他因此想要躲起来,但他不知道去哪。
图书馆是个不错的选择。每当他无处可去的时候,想到图书馆,他就感到一丝安慰。
顶楼的马戏团
欺骗我,打扰我,让我思索,让我迷糊,让我快乐。
他在进入图书馆大门的时候被守门人拦住,那个人说了一大堆不让他进去的理由,但他一个都记不起来。他和守门人理论着,他说,我书包里有很多老师和同学的东西。争论了好长时间,守门人的态度突然转变了。他们之间变得极其友善,守门人的妻子和孩子也都出现了。守门人是一个瘦削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十分善良。
男人制造了一个大团圆的场面。他很疑惑,但他此前的闷气消解了。接下来,守门人开始用一个长者的善良姿态,强迫所有的学生们去听某个讲座,参加某个活动。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守门人果然是有目的的。
他穿越过道,来到一个屋顶很高的房间。小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打扫卫生,他们把一部分课桌摆放在过道里。他穿越过道,小学生们的嬉闹声消失在那里。他来到最高一层的房间里,房间的屋顶也很高。
他和同学们一起看了场话剧。在图书馆的顶层,学校话剧社演的。舞台就像一间咖啡馆或者小吃城,上面聚集着不同的人,似乎比台下的人还要多。他们说笑或者争执,也有暴力和迫害。炸油条的油锅冒着热气,买卖双方稍有不和,就动用身边的武器,误杀层出不穷。如同一场马戏团的表演,他坐在那里看着发生的事情,内心却十分兴奋。
舞台斜前方有一个兜售CD的男孩,他很感兴趣,花30块钱买了一张附有赠品的CD。那男孩是一个轮廓清晰面容模糊的影子,仿佛长久以来一直藏在他的心里和梦里。他因为和男孩的相遇而激动不已,男孩贩卖的是自己的音乐,他们聊得来,男孩就准备上台为大家表演自己的作品。台下都是一些认识的朋友,他们鼓掌叫好。他们玩的很开心,他们占领了整个舞台。
中场休息的时间,他才发现,男孩连吉他都没有带。但是吉他不吉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感到男孩的手放在了自己小腹以下的部位。可能是男孩主动放在那里的,也可能是他把男孩的手牵到那里的。这种模糊的肌肤相亲的感觉,像是一场漫无止尽的前戏。
但是表演很快就继续进行了。他只好自己把右手搭在了小腹以下的部位。他觉得是另一只手它搭在了那里,也可能是他把那只手牵到那里的。他的脑中是个名字。他脑中的声音在轻声叫喊这个名字。那名字是Z。
罪恶在黑暗的深夜醒来,他强迫自己回去,他想回到那个舞台,千方百计,费尽心机。他听说止咳糖浆有种奇异的功效,小道消息,但他勇于尝试。他还在读高中而已,他去药店买药,没有任何人怀疑他。
在梦的彼端,他回忆着,仿佛看到天空的远处破开了一个洞,几道光线从里面逃窜出来,云彩是紫色的,同时缠绕并搅动着一些血红的烟丝。烟丝不一会变成靛蓝,一点一点地吸收进一个洞穴。洞穴连通着他的身体,他在晕旋里估摸时间的流逝,他知道这种掐算时间的方式很不精确。(完)
---------------------------------正文-----------------------------------
在梦的彼端,他回忆着,仿佛看到天空的远处破开了一个洞,几道光线从里面逃窜出来,瞬时变大变宽,他的眼睛便不再看到天空,他看到的是团团缠绕了强烈光芒的紫色云霞。
坠落
翅膀不是重要的东西,在梦境入口的码头上,他被告知,你甚至不用带着自己的身体。
光怪陆离,他变成水下的某种事物,在不明晰的场景里来回浮游。从河流的水下地道通往那个小木屋,里面是吉他声,也许还有歌声,和一个男孩有关的歌声。那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他认识他,但是想不起来是谁,只好称他为Z。那所房子好像是他们的家,但他又觉得从未见过。
Z说:“我要去演出了。”但是并没有背上吉他。他隐隐觉得不对,却依旧跟随着Z。他跟随着Z走路,不知为何,他觉得Z有些忧郁。
他们来到了一座图书馆顶层的阳台上,下面是欢笑的人群。但是人群看上去那么小,只有一点点。他心想,既然看不清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应该也看不清他们。这时Z突然说:“如果坠落,是没人能够发现的吧。”他惊慌失措,他说不要。可是Z饱含忧伤的眼神让他感到绝望。他抚摸着Z,Z的脸像是一块小小的玉。他又说了一次不要,然后进一步洞察着Z的绝望。
Z又说:“让我们一起坠落。”Z继续说:“我们已经到达过于完美的境地,未来已经失去意义。”接下来,那坠落,就像冬天一样。寒冷,容易遗忘。他对自己说,这是一场梦,别担心,都会过去的。这是他梦中短暂的清醒时刻。
在那个不停旋转的室内溜冰场,身后的阵阵喧哗让他听不到冰刀与冰面摩擦的声音。溜冰场在他身下的底端,他耳边的巨大又不清晰的声响让他陷入了某个并不存在的小说中的片段。他听到自己跌落了下去,这时晕旋感潮水一样袭来,他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在降落动作的末尾消失了。甚至来不及想清楚是怎么回事,来不及拥有后怕。因为身后的喧嚣实在是打扰了意外事件的心理准备。
等待
他并不想记录自己的梦境,但是他想捕捉自己在梦中的意识。
他在教室等着。他还是在等Z。他心里有点着急,似乎有人在催促他,于是他来到教室门口。事实上根本没人注意他,也没有人在乎他在想什么。他在想,Z是不是早就走了呢?自己却还傻傻地站在那里,站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Z还会回来喊他一起走么?
放学的时候天色已暗。不过是刚刚放学而已,他的焦急等待,果然是白费力气了。Z从操场来到教室的门口,问他是否回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熟练地锁上教室的门,和Z一起走。就像往常一样,记忆中的往常。
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聊了那么久,总是在放学的路上。然而在转弯的街口,Z突然露出凶恶的脸。橱窗里摆满了年轻的男孩子,一个两个三个,都极为美丽的。但他们的衣服不再洁白,清晰的眼也开始有点浑浊,却仍是那么美丽。整个世界变得阴暗、肮脏而潮湿。Z从前总是充当保护他的角色,今天却恶狠狠地欺负起他来,这令他感到伤心,他总是容易伤心,他看不起自己。
他记起了Z的真实姓名,那一刻,他又觉得开心。他眼看着Z抢走了他的钱,在街边买了很多羊肉串打包带走,然后骑着自行车,驶向与他相反的方向。
房间
有个声音在问他:那些密集而细微的片段,是否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一边思索自己,一边考虑着如何回答那个声音。
他放学回到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柜旁边的鱼缸。这里才是他的家,过于熟悉的家。这个家,他说不好喜欢或者是不喜欢,他只知道,他总是要回到这里,就好像他一生都在这个两居室的小房子里运行。
客厅里有一套黑色皮质沙发,一大两小。两个小沙发中间放着一台茶几。茶几后面是一面茶色的大镜子,镜子的映射使得客厅的体积增大了一倍。镜子对面的墙壁上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有山谷、河流、铁道、站台、花丛以及秋千。壁画下方是电视柜,电视机以及一座长方形的玻璃鱼缸。
鱼缸里面曾经游动着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金鱼,也添加过浮动的水草,但一直被保留下来的,却是塑料制成的水下旋转装饰盘。圆盘正对着观赏它的人,通上电之后,圆盘里的彩色条纹不断向外部扭转发散开去,让人联想到理发店的招牌。只不过,理发店的招牌一般是圆柱状向上循环旋转的,而鱼缸里的圆盘则向四周旋转。
他看着鱼缸的时候,也看着那些金鱼。除了金鱼,他还养过麻雀、刺猬、鸽子、蝈蝈、田螺、老鳖,他们死去又复活,爬满了房间。他感到自己也像这些小动物一样,终其一生都在这个两居室的小房子里运行。一放学他就必须马上回家,不然妈妈就会给所有认识的同学家长打电话。他回到家,看着他的那些小动物们,再次充满了悲伤。他想离开房间,但苦于没有借口。
卧室,他走进他和姐姐共同的卧室。高中之前,他没有自己的卧室。姐姐大他十岁,他盼着姐姐早日嫁掉。他喜欢父母的卧室,那间卧室连着阳台,阳台在夏季是绿色的,丝瓜的藤蔓和叶片遮挡在上方,如同一个小小的天堂。最重要的是,他喜欢在父母卧室的床上做那件事,总是趁着父母不在的时候。
时光机
他心想,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够逃离。
他看着鱼缸底端不断旋转的彩色圆盘以及不断涌出的气泡,死水开始流淌,水藻摇曳炫目,绿色以及橘红色,旋转旋转。他心想,有时候亲眼所见也许都并不可靠。母亲仍在身后数落着他,他感到羞愧难当。他在适当的时机溜走了,乘坐木制时光机穿越了一个山谷。
他的身旁立了一只麻雀,或者还有一只刺猬,以及所有他养过的小动物。他低头闭上眼睛,抓紧了栏杆,却还是在呼啸之中偷偷睁眼,隧道的底端没有尽头,全是一派黯淡岩石的色泽。
时间很短,仿佛是游乐场的把戏,车厢将他带至平静的地段。这个山谷里的列车站,搭起的草棚子遮盖了铁轨,阳光却渐渐透散出阴云。车站的架子上有座小秋千,一个剪发头的小女孩在上面荡漾,她的母亲在一侧很安稳地站立着。
列车站的东北方向有一个货运汽车站,他看到庞大的不规则形状的货车从那边驶来。小动物们蜂拥着向那辆车奔驰,一溜烟地钻进了车辆的窗口,油箱门,以及各种可以钻进去的地方。一些训练有素的警察也飞快地跑到车辆前,迅速地捉拿着小动物们。这些动物们明知会被追赶缉拿的,所以它们撒娇似的故意跑过去,躲起来,然后等待被发现。这种捉拿完全像是一种拯救,如果没有人去把它们弄出来,它们反而会遭遇真正的厄运。
他也惊慌地追逐着自己的小动物们,却一无所获。他沮丧地往回走,走向列车站的方向。那短短的一小段路程铺满了多边形的马赛克,他沿着马赛克往外走,反正没有多远,他于是一边走一边阅读起那些马赛克的含义来。橘红色的马赛克以圆圈的形式围绕着中间白色的马赛克,这样的图案延伸着。他知道地面上的形状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是一篇诡异的小说,小说的作者是村上春树,他觉得这篇小说可能是《海边的卡夫卡》的姐妹篇,要不然就是《海边的卡夫卡》。他最近在看这本书的,课业闲暇时单调却乐此不疲的娱乐。
回到列车站台的时候,天空放晴,荡秋千的女孩的影子反射在对面空隙狭小的木栅栏上。车站旁的草地散发着芬芳,母亲依然站在一边,时而对女儿低语。如此温馨的场面只持续了片刻,他突然异常慌张起来——他站到秋千女孩的面前,看着木栅栏上晃动的女孩的影子,却看不见自己的影子——他丢失了自己的影子,他心里一阵冰凉的恐惧。
女孩依然欢笑着荡漾秋千,母亲也旁若无人地陪伴着女孩。他的手中握着一只湿漉漉的小鸟,感到惊恐万分。他觉得自己被写进了小说,被写进了困境。他到了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却没有人能够帮助他解说疑团。那个时刻,他百般渴望回家,回到紧紧束缚着他的两居室小房子。
塑料袋
那道不为人知的小径,环绕着层层浓郁迷离的雾,它隐藏在意识模糊之后但又委婉成通进梦中的那个时刻。
客厅墙壁上的壁画,它看到镜中的自己,奇异地增加了诸多内容。那些内容像木偶片一样,一帧一帧地移动变换再消失。
那河流有个地下通道,那是他的秘密。他每次都从那里出发,去往不同的地方,去遇见不同的表演。那些地方,有的很熟悉,有的则十分陌生。其实陌生的地方,呆久了,也就会觉得熟悉。如果他喜欢,他就会再去,乐此不疲。
那个过程很奇特,如同一种特异功能。他如愿以偿地学会了游泳。他记得小时候学习游泳时曾经溺水,他沉入水底,他看到气泡不断地浮升到水面上,然后与空气融为一体。他眼看着自己消失在水面,手忙脚乱动作着呼救,却没有人听得见。只能依靠自己,他的手掌触到了游泳池底,生命的本能,用力按了一下,身体反弹,露出水面。如今他像个机器零件一样,在一根足够大的管道中快速游走着。
他看到另一个男孩也在游泳,他忘记了其他人的名字,只能记起Z,所以,那个男孩应该就是Z。Z在游泳的时候,某个器械涌出了水,后来Z就被装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据说已经死了。人们把Z抬到了某处,人们想方设法挽救这个孩子。他的手中有一把小刀,他把刀给他们让他们割破塑料袋,但他们不紧不慢,接过刀后去切另外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脐带。于是他只好继续掏裤子口袋,里面应该还有一把瑞士军刀的,但他怎么也掏不出来。
Z在塑料袋里,所有的人都无能为力。他心急火燎,仿佛一起都是他的错。他们责怪他不把瑞士军刀掏出来。
总是有人责备他。他总是担心自己犯错。他从来都不是有意的,但一切仿佛与他息息相关。他为此感到痛苦,他因此想要躲起来,但他不知道去哪。
图书馆是个不错的选择。每当他无处可去的时候,想到图书馆,他就感到一丝安慰。
顶楼的马戏团
欺骗我,打扰我,让我思索,让我迷糊,让我快乐。
他在进入图书馆大门的时候被守门人拦住,那个人说了一大堆不让他进去的理由,但他一个都记不起来。他和守门人理论着,他说,我书包里有很多老师和同学的东西。争论了好长时间,守门人的态度突然转变了。他们之间变得极其友善,守门人的妻子和孩子也都出现了。守门人是一个瘦削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十分善良。
男人制造了一个大团圆的场面。他很疑惑,但他此前的闷气消解了。接下来,守门人开始用一个长者的善良姿态,强迫所有的学生们去听某个讲座,参加某个活动。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守门人果然是有目的的。
他穿越过道,来到一个屋顶很高的房间。小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打扫卫生,他们把一部分课桌摆放在过道里。他穿越过道,小学生们的嬉闹声消失在那里。他来到最高一层的房间里,房间的屋顶也很高。
他和同学们一起看了场话剧。在图书馆的顶层,学校话剧社演的。舞台就像一间咖啡馆或者小吃城,上面聚集着不同的人,似乎比台下的人还要多。他们说笑或者争执,也有暴力和迫害。炸油条的油锅冒着热气,买卖双方稍有不和,就动用身边的武器,误杀层出不穷。如同一场马戏团的表演,他坐在那里看着发生的事情,内心却十分兴奋。
舞台斜前方有一个兜售CD的男孩,他很感兴趣,花30块钱买了一张附有赠品的CD。那男孩是一个轮廓清晰面容模糊的影子,仿佛长久以来一直藏在他的心里和梦里。他因为和男孩的相遇而激动不已,男孩贩卖的是自己的音乐,他们聊得来,男孩就准备上台为大家表演自己的作品。台下都是一些认识的朋友,他们鼓掌叫好。他们玩的很开心,他们占领了整个舞台。
中场休息的时间,他才发现,男孩连吉他都没有带。但是吉他不吉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感到男孩的手放在了自己小腹以下的部位。可能是男孩主动放在那里的,也可能是他把男孩的手牵到那里的。这种模糊的肌肤相亲的感觉,像是一场漫无止尽的前戏。
但是表演很快就继续进行了。他只好自己把右手搭在了小腹以下的部位。他觉得是另一只手它搭在了那里,也可能是他把那只手牵到那里的。他的脑中是个名字。他脑中的声音在轻声叫喊这个名字。那名字是Z。
罪恶在黑暗的深夜醒来,他强迫自己回去,他想回到那个舞台,千方百计,费尽心机。他听说止咳糖浆有种奇异的功效,小道消息,但他勇于尝试。他还在读高中而已,他去药店买药,没有任何人怀疑他。
在梦的彼端,他回忆着,仿佛看到天空的远处破开了一个洞,几道光线从里面逃窜出来,云彩是紫色的,同时缠绕并搅动着一些血红的烟丝。烟丝不一会变成靛蓝,一点一点地吸收进一个洞穴。洞穴连通着他的身体,他在晕旋里估摸时间的流逝,他知道这种掐算时间的方式很不精确。(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