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奖作品荐读 | 为希望做顿好饭——共享厨房幸福的家【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多维的绿·共享的城”为主题,吸引了333所高校、310家设计机构、9668人次参与,共征集到2592项作品(其中,省外作品数量占比首超50%)。经专业评审和社会公示,共产生181项“优秀作品奖”和104项入围奖,省外单位获奖作品占比达36.7%(其中,学生组省外获奖作品占比达63.3%,首次突破60%)。
参赛者聚焦与绿色发展关联的各类空间,创作了一批亮点纷呈、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近期我们将逐步推出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获奖作品解读,期待能为推动“双碳”目标下城乡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思考启迪。

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银奖作品【职业组】

作品编号 | B121-002134
作品名称 | 为希望做顿好饭——共享厨房,幸福的家
设计机构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奖人员 | 何永乐 汪衡 张濛 陶鹤友 滑芳
获奖情况 | 紫金奖银奖、优秀作品奖(职业组)一等奖
◎ 作品视频
◎ 主创人员

主创人员(从左至右):陶鹤友 张濛 何永乐 汪衡 滑芳


作为建筑师,我们既有社会职业身份,也有着儿子女儿、丈夫妻子的家庭身份。家人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如果家人住院了,除了陪伴,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一份可口的饭菜,或许不仅仅是康复所必需的营养,更融入了家人的关心爱护。

我们以江苏省肿瘤医院作为设计改造的对象,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空间为设计出发点,对该医院进行局部改扩建设计。据统计,江苏省肿瘤医院每天平均有一百多名患者住院,院内用地局促,仅有两栋相对独立的高层住院楼。设计选择在两栋住院楼间的空间展开,主体采用钢结构,隔8.4m设置600mm×600mm的钢柱,根据现有建筑层高,每隔4.2m搭设钢梁。

设计场地区位图


设计方案在A、B两栋楼之间加建C体量

方案结构示意图
方案以装配化方式构建厨房、煎药间、洗衣房及温室菜园等功能模块,并根据各模块与厨房的服务距离将功能模块安装于主体框架中,合理设置给排水、排烟、供热、强弱电架桥等。

各单元模块的设备系统
方案各功能单元采用可回收再生材料作为围护界面,使用清洁能源作为系统运行动力:厨房单元立面采用竹木材料,内部配置操作台、电磁炉、油烟机等设备;洗衣单元将回收的废旧玻璃制品加工后作为围护结构,内部配置洗衣池、洗烘机;煎药单元立面采用将废旧纸箱、书本等压制成的纸板,内部配置相关厨具;温室单元以回收的塑料制品消毒后再制作的塑料膜作为围护结构,夹层作为覆土空间。

使用不同材料的单元模块

为了方便搭建与使用,我们采用了4.2m×4.2m为单元模块的立方体进行拼搭,并进行了模块化设计。
我们将立方体分为三种单元模块:
a不透明功能性空间,
b半透明功能性空间,
c全透明交通性空间。

三种单元模块
1.a+c组合:形成熬药间、温室房、冥想室等独立空间,灵活方便,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不同的空间体验。

a+c组合
2.(a+b)+c组合:形成洗衣房、组合型温室房、书房等功能空间。简单复合式的多功能场所,带来更多家的归属感。

(a+b)+c组合
3.(a+b)×n+c组合:形成厨房与餐厅空间,患者家属在这里为患者做饭的同时,可以互相交流,相互安慰与鼓励,感受不一样的温暖。

(a+b)×n+c组合
4.(a×n+b)+b×n+c组合:形成康复室、交流角等便于患者及其家属活动的空间场所,使得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立体社区,每家人在这里洗衣做饭,形成一个充满希望的大家庭。

(a×n+b)+b×n+c组合
以爱之名,做顿好饭,家人就是希望。
以绿之行,做好设计,城市就有希望。
我们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绿色低碳的理念,为患者及其家属打造一个温馨如家的共享空间,为城市增添温度,为生命点亮希望。


共享空间设计示意

主创团队作品自述

如何解决主楼采光以及建筑之间视线遮挡的问题?

何永乐
为降低对北侧病房楼,尤其是1-4层场地通风和采光的影响,设计方案将1-4层设计为开放空间,5层以上再设置各个功能模块。根据相关软件的模拟分析,设计方案中所有病房均能满足医院病房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日照要求的规定。

改造前后日照分析

场地开放空间设计

对于厨房等设备性功能模块,设备与管线如何与结构空间结合?对于开放空间等非设备性的功能模块,结构间隙空间如何合理利用?

张濛
我们在单元模块周边设置600mm×600mm的设备走廊,这既是建筑的主体结构空间,也为未来功能变化提供了可能性。

单元模块周边的设备走廊
对于设备性功能模块,以厨房为例,厨房单元需要布置排油烟管、给排水管和强弱电桥架等设施,我们充分利用装配式结构的特点,采用抗震支架将其安装于钢木主结构上,并预留连接件。

设备走廊空间局部放大图
对于非功能模块而言,我们也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尝试,比如增设垂直绿化、生态书吧、便民售卖柜、爱心许愿墙等,并期待在实践中挖掘更多的功能,让场所更温暖、更富人情味。

不同的功能模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决赛现场花絮

贺风春
江苏省设计大师
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
本设计关注到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属,以“让爱心厨房也有家的感觉”为出发点,结合江苏省肿瘤医院改建的实际项目,以三种单元模块为基础,搭建不同空间组合,为患者和家属创造了具有厨房、洗衣房、温室、书房等多种功能的空间。设计不仅极具创意,还给患者带来了家的温暖和康复的信心。设计采用绿色天然竹材和玻璃、废纸、膜等回收再利用材料,结合其他科技设施及设备的使用,进行富有创新性的改建工作,为老旧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提出了一种探讨思路,值得推广实践。
(作品内容及图片由设计团队提供)
更多获奖作品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附件:《为希望做顿好饭——共享厨房,幸福的家》作品图版(点击查看)
— END —
审 核 | 何伶俊 何培根
编 辑 | 姚梓阳 廖静静
校 对 | 邱 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