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书《心灵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机制》穿越爱情迷雾,那些存在于爱情中的防御机制
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个深陷爱情中的人,都会被感情困扰,好像变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白痴。ta在感情里遇到的哪些困惑,身边的人一眼就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只有ta自己还蒙在鼓里。所以,爱情里,人们总是当局者迷。其实是我们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来让自己在爱情中自欺欺人。 下面,我们来说存在于爱情中的那些防御机制 恋爱前期:投射、依附、反向形成 在恋爱前期,我们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都会不自觉就使用某种心理防御,以便让我们收获一些良好的感觉。投射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一种。 投射说的是,你喜欢把自己所认为的东西加在别人身上。有时候就是表现为“戏太多”。 在经典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中,主人公GIGI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天真女孩。在酒吧里遇到一个感觉很来电的男生,给男生留下电话号码之后,男生答应之后会打过来。于是Gigi就一直等,一天,两天,一周过去了,那个心心念念的电话始终没有响起。 她着急地跑去问酒吧老板Gerg,说,会不会他不想破坏我们的友情呢?或者他就是很害羞,或者很自卑呢?又会不会他丢了我的联系方式,不知道怎么联系到我? 直到酒吧老板告诉她说,别傻了。他没有打过来,就是没那么喜欢你。任何一个男的,都会为了接近你而不惜断送友情。真正喜欢你的人一定不会让你费尽周折去找他——因为他会主动送上门来。 所以,你可以看出来,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像女主一样,只要对方给了某一个信号,内心就会演绎出一大段的故事,自作多情地认为对方喜欢我们,正如我们喜欢对方一样。 “内心戏太多”不仅是女生的天赋,男生也不例外。微博上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只要那个喜欢的女孩冲我笑一下,我的脑海中已经和她走过了一生。 往大一点来说,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面镜子。你所看到的世界,往往是你脑海中的投射。 还有一个比较经典又好玩的防御,叫依附。即对一个拒绝你的人表示出格外的兴趣。 这似乎和社会心理学的人际交往原则不太一致。因为,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人们更容易喜欢上一个同样接受和喜欢我们的人。但依附这个心理防御,说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校园偶像剧鼻祖《流星花园》中,那个红遍校园的校霸道明寺,被众多女生花痴和捧在手心里,但他完全无动于衷。他偏偏喜欢在杉菜身上寻找存在感,看到杉菜总是忍不住要去捉弄她,但又看不得别人欺负她,看到别人欺负杉菜,自己就又忍不住站出来保护她。 本以为杉菜会知道自己对她的心意,但不成想在自己表白的时候,杉菜竟然拒绝了她! 天哪,他可从来没有被一个人这样对待过。一个又有钱,又长得帅的男生,从来只会有女生过来投怀送抱,杉菜这个女生,真的太不一样了!之后,对于拒绝自己的杉菜,道明寺开始展开了追求。偶像剧里的常见套路,就是主角总是对拒绝自己的人另眼相看,并且认为对方很不一样。 但这种情况,和容易被喜欢自己的人吸引是不一样的。因为道明寺是一个很少被拒绝的人。所以被杉菜拒绝之后,他的感受是陌生的,其中还包含了对被拒绝的羞愧,因自尊变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可想而知,为了避免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道明寺最需要的,就是追求到拒绝自己的这个人,通过与她在一起而消除自己的羞愧,提升自尊水平。 其实,在刚刚的故事里面,道明寺还使用了一种防御机制,叫反向形成,又叫做反向作用。指的是一个人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行动来控制内心的焦虑。 比如,小的时候你喜欢一个女生,明明喜欢地要命,但是又忍不住总是欺负她。所以你看,道明寺明明喜欢上了那个脾气倔傲的杉菜,但似乎又不太能接受自己的意识是喜欢她的,所以,为了防御自己情感上的这种冲动,他采取了与喜欢一个人的表现完全相反的行为。这也怪不得杉菜一开始钟意那个温柔的花泽类了。 热恋期:理想化 进入热恋期的人,最常使用的心理防御就是理想化了。理想化,指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的过高评价,并且这种评价往往是脱离现实的。 我有一个来访者,长得很漂亮。她的恋爱期不超过三个月,所以总是频繁换男朋友。分手的时候,她跟我说:这些男的跟一开始给我留下的印象真的太不一样了。我不知道除了分手我还能怎么办,难道继续委屈自己和原来那么差劲的人在一起吗?我还那么年轻,我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加完美的人? 不过后来她来找我的时候,满脸神采飞扬。她兴奋地跟我说,你知道吗?这次我终于找到我的Mr. right了。我们在健身房认识的,他长得很高大,待在他身边我很有安全感。他的身材超赞的,像极了彭于晏。他说起话来超好听的,是我喜欢的低音炮。天哪,我觉得就算他对着我生气,我也会觉得幸福的……她神采飞扬,然而两个月之后,意料之中又分手了。 其实接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但理想化程度过高的人,比如她,总是把起点定的太高,把对方完美化,所以再接受他们从高处降到低谷,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你可能会说,这种人太少了,我才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呢。真的如此吗? 你有没有过一个非常喜欢的暗恋对象,只要远远地看着ta,心里就全是粉色泡泡。但是一旦有一天,你凑近看了,就会发现ta身上的很多缺点。你根本接受不了。 我想起以前班上有一个男生,一直挺喜欢一个女生的。班上也时常传出他们的“绯闻”。但突然有一天,两个人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回到了非常冷淡的同学关系。大家觉得好奇,就去问那个男生发生什么事了。结果他说:“说起来也挺奇怪的。就是有一天她给我还书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白色衬衣袖口上竟然脏脏的。我瞬间就接受不了。所以就不来电了。” 艺术家们利用大家的“理想化”的特点,创造出美神“维纳斯”。事实看上去就是那么奇怪,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竟然会成为大家心目中对美的定义呢?这是因为,正是因为维纳斯失去了双臂,人们才会各种脑补她会拥有怎样迷人的手臂,以及完整之后的她会是怎样的。正是每个人自动的理想化,才让维纳斯真正成为美神。 通常来说,过于理想化对方,其实是不想接受同样不够完美的自己。我们是世界的镜子,而他人也是我们的镜子。当你认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和你在一起时,你会有一种自己也感觉良好的体验。所以,脑补一个非常完美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尊和自信水平的。但是,如果这个对象过于理想化了,一旦被现实打破,你的自尊就会受损,可能很难一下子接受。 瓶颈期:压抑 进入爱情的瓶颈期之后,女生就很容易开始对男生有了抱怨,最常见的原因是,男生忘记两个在一起的重要日子。这里,我们要讲的新的防御机制,就叫压抑。 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即忘掉你意识层面不想忘掉的想法。这个过程通常也是发生在无意识水平中。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当人们的本我的欲望和超我的诉求发生强烈冲突时,自我无法很好地整合这部分冲突,所以经常把这部分的信息压制到潜意识中去。 比如,有一个丈夫忘记和妻子重要的结婚纪念日。那一天,他在公司一直加班到很晚。回到家的时候,两手空空,妻子非常生气。这时丈夫就拼命道歉,寻求妻子的原谅。这位丈夫感到很奇怪,来找心理咨询师,说,他以前从来没有忘记过和妻子的纪念日,为什么这一次忘记了呢? 表面上来看,他是因为工作太忙而忘记重要纪念日的。但实际上,这位丈夫和妻子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系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他的超我告诉他,他应该像以前一样,做一个非常尽责的好丈夫。但在自我本能中,他在这段关系里感到很累,他想要逃避。 所以,他通过拼命工作来让自己逃避这两者的冲突,将这些冲突的情节都放在了潜意识中,通过让意识“遗忘”它来获得平衡。所以,忘记重要纪念日是关系进入瓶颈期的一个重要信号。它的背后,可能并不是一次偶然地忘记这么简单。忘记这一行为本身,就泄露了你潜意识中不愿意去做那件事。 过度压抑,还可能会以口误、梦、话到嘴边突然忘记,也就是我们说的舌尖现象等形式出现。在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对方有时候因为冲动而说出来的话,可能预示着ta在这段关系里的某些真实的感受。因为它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包装。 分手期:否认,贬低,物质滥用,重建现实 当爱情的泡沫慢慢被打碎之后,就进入了分手期。人类可爱的大脑,也会通过使用一些心理防御来帮助自己度过这个难熬的阶段。比如,否认这段关系,找到对方的缺点去贬低对方,通过重建现实、移情别恋等方式,帮助自己迅速走出这段关系。 曾经有这样一个悲伤的笑话,是妻子拖着行李箱从外面回到家,发现丈夫和另外一个女人表现很亲密。她非常生气,上前就给了丈夫一巴掌,说你为什么这样对我。这位丈夫非常的错愕说,可是我们已经离婚两年了啊。 当一个人不能承担现实给他的心理打击时,常常会通过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避免让自己看到现实。对于无法快速处理分离的人来说,否认这种心理防御很好地保护了他。但是长期使用某种心理防御,则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心理防御,才让我们的爱情蒙上了很多神秘的色彩,也让我们体验到爱情当中的各种跌宕起伏的情绪。可以说,人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导演,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导出很多荡气回肠的爱情诗篇。当你不曾意识到你一直在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你可能总是在爱情的迷雾中失去了方向,难以看到自己真实的内心。唯有解构那些心灵的操盘手——心理防御,你才能穿透爱的迷雾,找到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