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的三座大山--《包法利夫人》(最后部分读后感)
成为包法利夫人的爱玛其实只被俩人真正打动过,一个是年轻内敛的赖昂,另一个是滥情老道的罗道耳弗·布朗热,远不至于因由此招致的“污名”自我了断,但她最终选择了自服砒霜,在痛苦折磨中香消玉殒。置爱玛于死地的与其说是婚外情,不如说是她无力抗争的三座大山:虚空的期待、失衡的物欲、脆弱的内心。
经历了罗道耳弗·布朗热虚情假意的包法利夫人,精神受到巨大创伤,再陷精神病态,整个人萎靡不振,爱她的查理想方设法满足她的心意,一次巴黎之行与赖昂的偶遇,激活了她和赖昂在永镇的暧昧之情。此时的赖昂已不再是永镇时年轻青涩的赖昂,他见过世面,能说出在永镇说不出的表白:“我常常给您写信,写好了,又撕掉。”“因为我爱您呀!”一直期待有书中浪漫的包法利夫人,开始还会说:“不成,我的朋友。”但很快便难以自拔,被牢牢压在第一座大山之下:虚空的期待。她认定书中的浪漫可以在现实生活里实现,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的感性带偏,她开始嫌弃查理的寒酸、软弱和无能,总之,查理是“一个地道的可怜虫。”她以学琴为由每周为见赖昂前往鲁昂,瞒着查理说是跟音乐老师费莉西·朗玻乐学琴,实际是租住旅馆会赖昂。开始,爱情是疯狂甜蜜的,但她期待的太多,频繁到赖昂事务所找他,直到赖昂说出老板责怪自己随意外出,让她尽量少找自己。这对沉溺于爱情的包法利夫人无疑是一种伤害,但更多她不知道还有赖昂妈妈反对儿子跟她交往,要儿子为自己升为首席文书的前程着想,离开包法利夫人。赖昂也会在心里默默想:“爱情过分喧闹反使人麻木淡漠,再也辨别不出爱情的妙趣。”陷入虚空期待的包法利夫人,像是爱上了爱情,就算感受到赖昂的冷淡,“她并不因而中止给他写情书,因为她认为一个女人应当永远给她的情人写信。”
失去赖昂的浓情蜜意,只是包法利夫人的烦恼和痛苦之一。随后,包法利夫人麻烦不断,她开始只知道商人勒乐总是让她看很多喜欢的东西:窗帘、地毯和漂亮服装,暂时无力支付,就赊账,而喜欢精致生活的包法利夫人无力抗拒美好物质的诱惑,她需要这些物件装点生活,提高生活情调。多次买买买之后,加上勒乐的一些她也弄不明白的记账和要挟方式,面对一次次的支票、签字,她开始拆东墙补西墙,甚至瞒着查理向未付诊费的患者收费,就这样最终欠下了八千法郎的债务,直到“爱玛如今即使什么都不干,也时刻感到劳累。她经常收到传票、贴印花的公文,她却看也不看。她还真想不活了,要不然就睡过去,再也不醒过来。”而这一切,查理并不完全知情,她去鲁昂交学费学琴,实际是瞒着查理偷欢,跟勒乐的交易也瞒着查理:“她的生活只是一连串谎话,好像面网一样,用来包藏她的爱情。”如果只有包藏爱情的谎话,或许不会有后来的生死危机,遗憾的是包法利夫人的物欲远超查理行医所得,无法收支平衡的物欲迟早会出问题,包法利夫人又被压在了这座大山之下。
她天真地以为可以从公证人那里借到钱,事实是不仅没借到,还差点儿被公证人凌辱,她愤然说:“先生,您丧尽天良,欺负我这落难的人!我可怜,但是并不出卖自己!”这是爱玛的可爱之处,她只爱她爱,并不屈从不爱,虽然会眼拙,但一直真诚。她甚至期待罗道耳弗·布朗热念及旧情,能借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等来的却是:“摧残爱情的方式很多,不过连根拔起的狂风暴雨,都是借钱。”无路可寻的爱玛又一次想到“要不然就睡过去,再也不醒过来”,她来到药剂师家,弄到了砒霜。她本来可以求助查理,可以查账,可以解释,可以等待,但她因缺少理性而脆弱的内心,已无法替自己找到清晰的出路,当“脆弱的内心”这座大山迎面而来时,包法利夫人选择走向人生尽头。
最终,她倒在了虚空的期待、失衡的物欲、脆弱的内心,三座大山之下,凝固在《包法利夫人》里,为后世女性点灯照路。